沈秋冷微微愣住,没想到孟老爷这么会听口音的吗?她之前听过外祖母说江南那边的方言,觉得很有趣便学过几句,这时候回忆起外祖母说话的语调模仿下,沈秋冷自认是没什么问题的。
“是吗?在下倒不知道自己还有盛京口音这回事,如果真是这样,那在下这样子的口音是不是在盛京更好做生意了?”沈秋冷倒也不怵孟老爷,语气不咸不淡地打趣着自己。
看见沈秋冷的神情,孟老爷笑了两声道,“老夫家里也是从商的,经常去各个地方跑,对口音难免敏感了些。不过老夫现在年事已高,判断多少有点不准确,如果冒犯了柳公子,那老夫在这里就给柳公子赔不是了。”说着孟老爷对沈秋冷拱手。
沈秋冷摆摆手,“孟老爷哪里话?”
“娇儿,你去让人准备一下,让柳公子中午留下来用个午膳。”孟老爷也没揪着这个话题不放,很自然地支走了孟娇,“柳公子,留下用个午膳可好?”
沈秋冷当然是同意的。
孟娇点头,“好的爹爹,柳公子,那我就先下去了。”
沈秋冷回应了孟娇一个温柔的微笑。
待孟娇下去了之后,孟老爷继续开口,“柳公子说你来着儋州,又姓柳,莫不是江南那户柳家?”
果不其然,孟老爷问了沈秋冷这个问题。
“在下家里只是江南柳家的旁支,没什么太大关系。”沈秋冷直视着孟老爷的眼睛,又将刚才解下来的玉佩双手捧上,“不过孟老爷可以凭着这枚玉佩,去柳家讨一个回报。这是柳家旁支都会有的。孟小姐救了在下,在下没有什么可以回报的,便将此玉佩奉上。”
孟老爷没接话,但是示意身边的下人将玉佩呈递上来。
孟老爷将手里的玉佩反复看着。外头下着雪,天算不上明亮,借着桌案上烛火的光,玉佩的颜色很是通透清亮,看得出来是用上好的玉雕琢出来的。玉佩上周围的花纹样式是柳叶,虽然不是很繁琐的样式,但是雕刻的技术极好,看不出来什么过多的痕迹。
玉佩中间是一个“絮”字,柳絮的絮。
孟老爷端详着玉佩,又看了看沈秋冷,嘴唇抿成了一条线,看不出来什么具体的情绪。
“不亏是柳家的玉佩,果真与一般的玉佩不一样啊!”孟老爷赞赏道,让下人把玉佩还给了沈秋冷,“不过老夫当时是听娇儿说,柳公子无以为报,要以身相许啊!”
沈秋冷听到这话,想来孟老爷已经认可了她的身份。她将下人还回来的玉佩放在一旁,与檀木盒贴着放。
这玉佩倒也不是柳家的,只是沈秋冷从自己的库房里挑了一个比较符合的玉佩拿了过来。不过好在孟老爷没见过柳家旁支的玉佩,也没办法求证这一点。要是孟老爷真得收了,那还要稍微麻烦点,还得传个信给柳家,让他们真得兑现这个承诺了。
沈秋冷装作尴尬,停顿了下继续道,“当时在下刚被孟小姐救下来,可能有些不清醒,才说了些胡话,让孟老爷见笑了。”
“那你愿意娶娇儿吗?”孟老爷身子微微前倾,语气里带上了点压迫感。
“啊?”沈秋冷继续装惊讶,有些犹豫,斟酌了一下言语,“孟小姐长相貌美,家境优渥,为人又热情豪爽,在下自觉有些高攀不上。”
“老夫就是问柳公子愿不愿意,公子直说就是,不用考虑些别的。”
沈秋冷站了起来,弯腰行礼,语气郑重,“在下愿意!”
“好好好。”孟老爷的语气又恢复正常,“你一句愿意就让老夫知道该怎么做了。”
沈秋冷直起身,有些不解地看到孟老爷,“孟老爷,这是何意?”
“你们年轻人不用多想,既然你有心娶老夫的女儿,就好好准备着娶她便是了。剩下的什么都不用管的。”
沈秋冷张了张嘴,却没有说出来。
孟老爷看出来了沈秋冷的犹豫,问道,“怎得,又不愿意了?”
“不是,”沈秋冷有些慌乱,看起来真得像一个遇见真爱不知所措的年轻人,“在下不知道孟小姐的心意,不敢妄加强求。”说完沈秋冷还装模作样地小声叹气。
孟老爷听见沈秋冷的疑惑,放声笑了,“哎,柳公子不必担心这点,正是娇儿和老夫提了这一点。不然你没有过娇儿这一关,老夫也断然不会把娇儿嫁给你的。”
沈秋冷松了口气,面露喜色,语气也不自觉上扬,“多谢孟老爷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