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龙游续——逐鹿天下 > 第75章 第七十章 天道轮回

第75章 第七十章 天道轮回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一着不慎,多年大计就要毁于一旦,必须三思而行啊……

荆州发生的这些事情,远在长安的玉龙尚不知晓,珊珊与褚钦斗得如火如荼之时,他正在紫宸殿中凝神细看陈巍呈上的献俘大典仪程。

虽然五礼仪程在典籍中均有详细记载,但执礼者身份不同,仪典的细节就会大不相同。譬如献俘礼中有祭告太庙这一节,如今玉龙在京中,便该由他亲祭,国主亲祭的仪程自然比臣子代祭要复杂得多。

且此次大败金荻,意义非凡,玉龙明言,当以重礼告慰先王,于是这大典仪程几经修改,礼部与太常寺诸人连轴转了一个月,才写出一份让玉龙看了不皱眉的折子。

若是这回还不能让国主满意,那他头上所剩无几的杂发可就保不住了……陈巍与太常寺卿傅沛立在下首,脑中漫无边际地想着,他偶尔偷瞄一眼国主的神色,心下惴惴。

“甚好,就这么办吧。”玉龙看了半晌,终于发话。

“臣等遵旨!”陈巍二人顿时大喜过望,跪下磕头,起身刚想再细说两句,便见一个内侍急匆匆进了殿。

“启奏陛下,忠义侯押送金荻质子已至京郊,正在安顿人马,请陛下喻示!”

离京一年多的赵羽终于回来了。

听闻此事,玉龙原本沉凝的面色瞬间消失,眉间带了几分喜色,欣然笑道,“好极了!陈卿,你即刻率人前去迎接,鸿胪寺、金吾卫协理,务必确保一切平顺!”

“马远,你亲去一趟,宣忠义侯与李舍人立即入宫!传令御膳房,清晖阁设宴!”

这一串旨意连发,殿中人立即忙碌起来,陈巍与马远领命退下,玉龙向内殿走去,将家常白袍换下,穿了身更得体的夔龙纹常服。

清晖阁建在延英殿附近一座小丘上,凉风习习,视野开阔,玉龙最近时常来这儿走走,此刻看着最后一盘菜肴被摆上石桌,他就知那二人将到了。

果然不多时,就听两个沉稳的脚步声迅速走上石阶,在阁前停住,跪下行礼。

“二位贤卿快快起身入席,本王在此可是望眼欲穿啊!”年轻的君主回身清朗一笑,点漆双眸在夕阳映衬下流光溢彩。

“谢国主恩典!”二人同时起身,赵羽与玉龙久未相聚,心绪还有些激动,上前刚想问候两句,另一人已毫不见外地絮叨起来。

“竟让国主久候,臣等有罪,不过细说罪魁,那必然是赵侯爷!侯爷这一路上都在婆婆妈妈、提心吊胆,总担心耶律劼那小子离了他就活不成了!平白耽误许多功夫!”近来声名鹊起的通事舍人李秋平大喇喇地坐到桌前,揶揄笑道。

赵羽闻言立即翻了个白眼,毫不客气地反唇相讥,“若不是李大人多番‘照拂’,我又何至于如此费心!”

耶律劼作为金荻派来的质子,不知有多少人想要他的命,偏偏这李秋平还总是不甘寂寞,一路上三番五次拿人戏耍,把赵羽气得够呛。

“国主圣喻,命我等拖延时间,缓慢行军,若不是我三天两头使些手段,就凭侯爷那直来直去的三板斧,能拖几个时辰?”李秋平可不怵他,咧嘴笑得越发得意。

“你!”

赵羽被气得虎目圆瞪,刚要再出言反驳,玉龙在一旁看得开心极了,朗笑出声,“看到你们二人相处融洽,我就放心了,此次北疆大捷,你们居功至伟!来,这杯酒为你们洗尘!”

“谢国主!”二人面色一肃,连忙端起酒杯。

玉龙将酒水饮尽,才摇着折扇淡笑道:“这一路上当真有人对耶律劼下手?”

“回国主,确有几桩可疑之事,臣已写好奏报,稍后便呈国主御览。”李秋平微微点头,褐色眼瞳中有精光闪过。

此人鼻高目深,头发微卷,赫然便是潜入金荻逼完颜烈自尽的使臣,但他这长相又与金荻人不尽相同,更像是带了西域胡人的血统。

玉龙了然,于此事上便不再细问,转而又道:“北疆计划实施的情形究竟如何?可有意外发生?”

奏报只报战果,许多交锋的细节并不在其中,此刻国主垂询,赵羽、李秋平便将他们与金荻的几次重要接触详细禀报了一遍。

听到完颜烈的死状时,玉龙摇了摇头,眼中似有感慨,“既是此人临终执念,回头上朝奏报时,你们便依诺而行吧。”

朝堂奏对,会被史官忠实记录,完颜烈的遗愿便可了却。

李秋平点头称是,想起某事,又意味深长地笑了,“说起来,当初要算计完颜烈的时候,赵侯爷对这个调虎离山之法可是十分不以为然,险些就要‘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啊!”

“我哪有!你少在这儿造谣生事!”赵羽眉毛一竖,险些要拍案而起,“我当时分明还……”

“诶!不过嘛,”醉翁之意不在酒,李秋平及时将赵羽按住,面上笑容越发欠扁,在玉龙看好戏的目光中抛出了后半句话,“现在侯爷定已深刻理解了国主的良苦用心、认为此计十分高明、对完颜烈的故事感同身受啊!”

图穷匕见,真正的重点来了。

在赵羽俶然涨红的面色中,玉龙忍不住哈哈大笑,“哦,原来如此啊!那不知赵侯爷是如何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的呢?”

“诶,这都是托了国主的鸿福啊!话说回京途中,为了拖延行程,侯爷选择绕道凉州北安郡……”说起此事,李秋平也乐得不行,跟个说书人似的,拿着银筷在杯盏上一敲,眼看就要将一个才子佳人的故事娓娓道来。

赵羽的面色红得发紫,慌不择路地冲口道:“国主,臣在北疆年余,多、多次勘查中收获匪浅!我发现了许多……”

“诶,你们餐风露宿走了两个多月,都辛苦了,正事容后再谈!”玉龙大手一挥,打断赵羽的话,笑眯眯地道,“秋平,你接着说,慢慢说!”

正事容后再谈?方才是谁先提的正事啊?!赵羽咬牙切齿,白姑娘呢,白姑娘在哪儿?有没有人来管管国主啊!

无论赵羽如何挣扎,玉龙仍是巨细靡遗地听了个够,直到亥时才把人放了,让李秋平回去好好休息。过些时日就要举行献俘大典,并在大朝会上论功行赏,还得举行正式的庆功宴,这一套折腾下来,丝毫不比行军打仗轻松。

李秋平功成身退,赵羽可是跑不了的,被玉龙拽着夜游太液池。

“小羽啊小羽,发生这么大的事,你竟也不写信与我知会一声!”玉龙信步在湖边走着,手中折扇对赵羽指指点点。

“八字还没一撇呢,这哪儿是什么大事……”赵羽尴尬地挠了挠头。

“诶,往日你逼问我的时候可不是这么说的!”玉龙煞有介事地摇了摇折扇,任由湖上晚风将他的鬓发吹起,面上都是调侃之意。

这真是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赵羽嘴角微抽,连忙转移话题,“啊、怎么今日白姑娘不在宫中?还有五味,他与您一道回京了吗?”

只要想到自己可能错过了五味知晓玉龙身份的场面,他就深觉痛心疾首。

“他们若在京中,今夜你就别想回府了。”玉龙如何不知他的想法,无奈地瞥了人一眼,才道,“月前京中出了些事,我急于回京,便只能让他们陪着母后慢慢走,现在应该快到冀州地界了罢……”

短短一句话中信息量太大,险些把赵羽惊得掉进湖里,“什么?您找到太后娘娘了?!太好了!这正是好事成双、喜上加喜啊!”

“既然如今四海升平,那您准备何时立后?”

玉龙嘴角微扬,手中折扇炫耀似的转了一圈,刚想说话,赵羽又自顾自地兴奋道:“臣入宫前恰还见过陈尚书,他竟一点口风都没透!难道礼部尚不知情?那太史局呢?”

“哦对,京中大事,臣仿佛也有所耳闻,可是宁王那桩案子?若有臣可效劳之事,但请国主吩咐!”

“……”瞧把这人给乐的,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他要成亲了。

玉龙被问得翻了个白眼,手中折扇敲着掌心,只道,“宁王的案子背后牵涉甚广,你刚回京,先休整一番,不可贸然插手此事,待日后我再与你详说。”

“臣明白,那太后……”

“夜已深了,早些回府歇着吧。”玉龙抬头望了望夜空中将要圆满的月亮,撂下一句话就迅速没了踪影。

……

太后娘娘总会回京的,他还愁打听不到么?赵羽笑容满面,觉得自己已经扳回一城,心情颇好地回家去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