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高虐/be向』旭日东升西落 > 第6章 第五章:象牙塔初探红尘事(下)

第6章 第五章:象牙塔初探红尘事(下)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我们惟有团结一心,共同参与反抗,才能为自己和亲人换来永久的和平安定,才能不辜负任先生对我们的殷切期望!”

有了任平生做为“金字招牌”,蒋经纬很快就成为了慕花城中百姓们共同推爱戴的“精神领袖。”

他们也许永远也不会知道,在蒋经纬的“招牌”背后,潜藏的是一桩头卖狗肉的荒唐勾当。

蒋经纬没有什么关怀民生的觉悟,他也不过是个追名逐利贪财好色的伪君子,只是善于陪百姓演演戏、装装样子罢了。

人民群众的支持,只是蒋经纬取得最后胜利的一部分因素。

对他来说更为重要的,是自己妻子一家在经济上的补给。

蒋经纬严格地奉行着任平生推崇的一夫一妻制原则,却并不妨碍他先后换了三任妻子。

他的现任妻子,正是孔家排行第三的小姐孔德惠。

孔德惠是慕花城第一富商孔书利最小的女儿,她的大姐孔德贞门当户对地嫁给了同为富贵人家出身的宋家公子宋政。

二姐孔德媛则是同任平生自由恋爱,宁可与父母断绝关系也要嫁给那个比自己年长十七岁的男人,只为了追求共同的信念与理想。

任平生逃难到永绪国,她也跟从着一路风雨兼程。

陵山国人一向没有什么重农抑商的传统,金钱在他们这里可以说是上天下海的通行证。

科举不第,花钱可以买官,杀人放火,交钱可以偿命,穷官见了富商也要行礼作揖,有时甚至还要下跪,

金钱是万能的,富人可以凌架于法律之上.

有了妻子这方的经济支持,蒋经纬可谓是占尽天时,先是用些小恩小惠收买安抚受灾的百姓,再通过送礼行贿来游说慕花城周边的那几个竞争者,成功地实现了“化干戈为玉帛”。

先后地,安平城主聂启洋,颂华城主刘安闻,怀远城主苍朝夕,临胜城主张众越,都成为了蒋经纬的盟友。

虽说靠金钱维持的关系不长久,可若是一直有钱,这关系也就能一直长久。

在蒋经纬不遗余力地慷慨解囊下,越来越多的竞争者们同他化敌为友,在对方的甜言密语中成为他的“铁哥们”和“好弟兄”。

正所谓“兄弟齐心,其利断金”,开始了“抱团取暖”政策的蒋经纬,已经是扶摇直上,平步青云,在领土的争夺之中取得了压倒性的悬殊优势。

曾经僵持着的竞争者们,如今不是被打败吞并,就是在威逼利诱之下成为了蒋经纬的附庸。

很快的,蒋经纬的军队攻入陵山国首都恒荣城,复辟国君常思恒气急攻心,一病而亡。

执掌江山的重任,尽数落到了蒋经纬手中。

他和任平生一样,自立为新政府的总统,孔德惠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了陵山国的第一夫人。

1866年4月19日,陵山国总统府中,在一切似乎都已经尘埃落定之后,蒋经纬宣布了新政府的正式成立,宣告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大街小巷之中,百姓喧闹欢腾着,满面红光,载歌载舞,尽情地抒发着自己对于胜利的喜悦。

“我们胜利了!战争结束了!和平万岁!”

“太伟大了,我们的领导者蒋经纬!”

“要是没有蒋经纬,我们根本就活不到现在啊!”

令教会中人们安心的是,这位新上任的蒋经纬总统是一位极其虔诚的念初派教徒。

这也就意味着,至少她们的“铁饭碗”还能保得住。

5月3日,蒋经纬携妻于孔德惠一同来到恒荣,城教会中举行祈福仪式,美其名曰有利于百姓休养生息

然而,在与蒋、孔二人近距离打过交道之后,他们在神职人员们心中的形象已然从一开始的郎才女貌到现在的无耻至极。

刚进教会的院门,养尊处优惯了的孔德惠就开始抱怨起路面不平整,穿高跟鞋走路难受,吵嚷着要坐轿子。

“亲爱的,这地上坑坑洼洼的,根本没办法走路啊!”偏偏这蒋经纬还极其宠爱自己的妻子,恨不得为她摘星星捞月亮,。

孔德惠有了需求,蒋经纬自然乐意尽力满足。

“路不好走,你们抬架轿子来!”

这可急坏了负责接待的徐素英,毕竟这可是在教会的院子里,上哪儿去给他们找轿子去啊?

“要不然……我背着夫人走吧。”徐素英试探着问。

“哼,我才不要让别人背着,看着多丢人啊!”

周围安静侍立着的神职人员们此时也只是表面上冷静严肃,内心却早已乱成一团

“让人背着丢人,让人抬着就光荣吗?”她们心里直犯嘀咕。

最后,还是徐素英想了个办法——给节日里抬神像的木架上面铺上一层丝绸坐垫,这不就成了一台“轿子”吗?

坐在“轿子”上,孔德惠可谓是目中无人,颐指气使,走到哪里,都呵斥那里的神职人员停下手中工作,下跪回避。

“我家蒋先生啊,就是当今世界上最伟大的人,你们要用心侍奉他,就像侍奉你们的神明一样。”

蒋孔二人离开之后,教会院中已然乱成了一锅粥.

“本来以为他们两个是才子配佳人,真没想到……唉。”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那架子可是用来抬神像的,只怕她承受不住!”

“好小家子气!那孔德惠竟然把礼仪厅里的黄金烛台拿走了!”

“真气人,竟然让我们像侍奉神明一样侍奉他们,也不知他们能不能担待得起!”

江寒玉作为被强迫下跪的一员,对蒋经纬的印象自然也从一开始的仰慕到现在的嫌恶。

只是,她的担忧似乎比只会抱怨的众人更为深切一些。

“真是胜利的果实得到了,连装装样子都不耐烦了。

对待我们尚且这样,外面的百姓也不知要吃多少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