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艺术节歌唱比赛后的一段时间,孟灯唱歌的视频都在校园墙里流传,也让很多人都知道了这位小学妹。
这也为孟灯生活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困扰。比如这天,陈方枝参加辩论赛来到学校图书馆查资料,正好和借书的孟灯一块儿。在路上,就被几个男孩子走上前来要联系方式,她羞着想拒绝,结果被热情又善心的陈方枝泄露个人联系方式。
她挽着陈方枝的手,解释:“其实我是想拒绝的。和人家平常也没什么联系也不怎么相处,但还是朋友,感觉有点怪怪的。”
陈方枝却一脸无所谓,倘若是孟灯心底介意,她一定会道歉的。但她偏偏是知道孟灯的小别扭,知道她心中并不拒绝。
“孟灯,他们想和你交朋友,他们主动,你只需要留下合得来的就好啦。哪来那么多与人交流的顾虑,合不来就不做朋友呗。”
“你说不认识怎么聊,我说你不聊怎么认识啊。”陈方枝甚至有些气笑。
不觉间走到图书室,陈方枝的声音一下子放轻,靠她更近一些,“我这段时间算是发现了,你以前不自信。孟灯,无论以前有多少人曾否定你,但现在作为你朋友的我,我们都会告诉你,不要在意他人的话,遵循你的心。”
随后陈方枝向她挑挑眉,表示就这样好了。
像是武侠小说里的女侠,率真潇洒。
孟灯迎着她骄傲自纵的目光,没说一句话。
还完上次借的书后,孟灯便百无聊赖地随意走着,看着。
她又想起她的初中,那时她死板木愣,远没有现在看起来开朗。
十三岁那年,正应该是孟灯读初一。她的外婆在那年的秋天过世了。
彼时黎城正枫叶大红,满城如红绸铺盖,天神嫁女。
李枝梅刚带她从黎城搬来南城。办完转学手续那天,母亲和她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不要力当出头鸟,不要甘为队尾雁。”
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当她被同学孤立时,她说这是小事,即使她内心难过的要命,可她记得,不要出头鸟,不要队尾雁。
就是不能性格张扬,人人皆知,也不能固步自封,充耳不闻。她的成绩要是优秀的,却必须是谦虚的。她的性格要是中规中矩的,多一些自己都不行。
原生家庭对于她产生的影响太大,在没有父亲陪伴的岁月里,她接受了李枝梅的要求和复古,也接受了所有的指责和批评。
她总是不自信,即使在与成年人的周转间,他们夸赞李枝梅有一个好女儿,她却告诉她,“那是因为你是我的女儿,你的所有都源于我。如果你不是我的好女儿,不是学校的好学生,你只是一个大千世界里最普通的人而已。”
在同学不谦虚的赞扬与羡慕间,她也在想,倘若她没有这副乖巧样貌,没有这样优异成绩,她还有什么呢。
很长一段时间,她自问自己,而连她也不知道答案。
她在这活着的半辈子里,她都不是她自己,她是母亲的女儿,是学校的学生,是表妹妹的好姐姐,也是别人家的孩子。但这都不是她。
在规划好所属的世界里,她不断去质疑。一定要有参照物的话,为何不是和自己比?今天的她与昨天的她相比。
世人倘若真的要比个你死我活,谁高谁低,那大家都不活了,人生的意义也就止步于此。
到底该怎么活?
十五岁后,孟灯给了自己答案。
她读过很多书,却仍然会怀疑自己的价值。听过许多人的劝告,却还是认为死不算坏事,活着也是一种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