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犹看着孟灯手写的信。
亲爱的陈犹:
见字如面。
关于喜欢,我不愿谈很多。如果你收到这封信,那此时我们都肯定了对对方的情感,也明晓了对方的情感。
那么我要先说起,很久以前我向我朋友提出的问题:两个人互相喜欢就要在一起吗?记得他当时怔愣的样子,带着不可置信地问我为什么不是呢。
从小,人最原始的有关于得到的概念就是我喜欢,这是我的欲望与需求,我要满足它,所以我要得到我喜欢的。这样的想法在心理学上被称作“占有欲”。
我大概地了解了这个词,将它放在一段情感关系里,因为喜欢一个人就想要得到一个人是否就像小孩子因为喜欢糖果所以就要拥有糖果。
可是,喜欢是一个人的事情,互相喜欢是两个人的事情。知道互相喜欢,便不会出现暧昧般模糊不清,模棱两可的关系。不会让对方误会,不会让自己别扭。
似乎两个互相喜欢的人恋爱是一件十分顺其自然的事。然而恋爱,如若发生得如此顺理成章,那太多东西就言说不清了。
青春当中,难免会因为对爱恋的渴望和探索,不少少男少女之间恋爱。这是激素分泌的影响、新概念的输入与尝试,可偏偏这是极容易不纯粹的。我的意思是,我们真的能够辨析自己的喜欢和爱意吗?这是否将是一场自我性的骗局呢?
陈犹,我需要自己真正的心做出回答,我想或许你也如此。
我希望我们可以仍然以朋友的关系相处,我的意思并非是我们忘记了今天的一切,而是就先以这样的方式相处好吗?
喜欢是一个可以多么坦然的事情呢?就是这样的。含着青涩与试探,含着懵懂与无知,含着勇敢和坦荡。
我们还是学生,关于恋爱,这个概念我尚未很好形成,我不知道如何以那样的方式面对你,与你相处。至少如今,我想承认,我对你的感情很纯粹,纯粹到其实我从未想过你也会喜欢我,也从未想过与你相恋。
希望今天因为我的表白不会让你产生误解,不是恋爱,至少暂且不是的。
我不知道这些话会不会让你觉得我是个矛盾的人。可我想,如果你真的懂我,你便会明白我心底的纠结吧。
你是否因为两个人之间的互相喜欢而认为应该在一起呢?我们还太小,还不明白喜欢和爱,不能过早地将自己的情感付出。
请你明白我,第一是我确实喜欢你。可我不会和你在一起。或许我还需要很长的时间去接受这样的关系的变化。第二是我知道你也喜欢我,可我们不会因为我们之间对互相的喜欢而产生非分的举动,不是吗?第三是或许我们可以慢慢来,慢慢相处,或许再长大些时,我们将逐渐明白自我,那时倘若我们仍然真心喜欢,再慢慢地改变我们的关系和相处模式吧。
最后是,陈犹,我很感谢你。同时感谢木锦、方枝、陈眠、祁盛,是你们让我在短暂的时间内思考了很多,成长了很多。
我想和你不分离,一方面希望我们真的可以迎来未来,一方面如果不能在一起,希望我们还能是很好的朋友。我们六个人,成为很好很好的朋友。
信读到这里,陈犹,最后一次感谢你。
阐明了心底的想法,我一下子放松了很多。不因自己固执的感情而阻碍走向未来的道路,所以陈犹,下一次考过我吧。
不然,你又要完成我一个赌约了哦。
落笔:孟灯。
—
陈犹将信纸折好,又放回信封内。
这是离别时,她让他回去再看的。
今日他们算是不欢而散,可看了信,陈犹庆幸孟灯拒绝了自己。
偏头看着窗外下起的大雪,已经要渐渐铺了一地,然而月亮似乎不惧寒,仍然高高地挂在苍穹之上。
三个小时前,陈犹求助了自己的母亲。
徐清正在厨房切菜,而陈犹帮着她在熬汤。
“陈犹,我接下来说的话你要听清楚并且记清楚。”菜刀碰撞案板的声音停下,徐清拿起一片切好的腊肠喂给陈犹,“听了你说那么多,你明白吗?她要比你所想的更加理性和冷静,就像阿莉莎。爱情最美好的时刻,并不是说出:我爱你。”
“虽然我没有见过她,但从你的口中了解,她跟随母亲只两人来到南城生活。”徐清的话很委婉了,她有些惋惜。
“我只能说这样的女孩子在情感上会更加慎重,在这个年纪,她要比同龄人思考得更多,所以对于你的喜欢,她不拒绝但她不会接受。”
“如果你真的喜欢她,就要知道或许她没你想的那么好,如果你想要帮助到她,就要接受她的不完美和负面情绪,并且及时地帮助她完成自我调解。你能明白吗?”
她要爱,成熟的爱,长久的陪伴的爱,并不是青春里短暂的无知的爱。
这不是一副好说辞,有些太庄重严肃。
但徐清希望的是陈犹的成长。他已经长大了,恋爱对他来说是正常的,他需要明白这些事。
陈犹搅动着汤勺,一点点撇掉浮上来的浮沫,“我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