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年不做梦了,时间早就无情地把少年的脸从脑海里擦去,只剩下一个模糊的轮廓。
2004年。
顾倾城十五岁,高一。
这一年,母亲带她移民美国的计划泡汤了,母女俩拉着行李箱在机场等了三个小时,林惠安一遍一遍拨打着国际电话。电话里那一连串的英文听得人心烦意乱。
顾倾城坐在候机室的长椅上,戴着有线耳机听音乐,看玻璃窗外的白云似乎静止不动。少女顾倾城,还有点儿婴儿肥,黑长直的头发,用简单的发箍箍住。她面无表情眼看着林惠安眼看飞机起飞,终于崩溃大哭,围观的人群和闻声而来的工作人员,在她和母亲之间竖起了高墙。
那时候,她分明看到林惠安坐在地上,不顾体面恨恨地盯着她,好像她是一切的始作俑者。
林惠安当时交往的一个男人,名叫路易斯,两人是在欢迎外宾的酒会上认识的。这金发碧眼的老外来C市投资考察,两人干柴烈火,很快就陷入热恋。情到浓时,路易斯答应带他们一起回美国定居。
这时候,距离林惠安和上一任丈夫离婚,还不满一年。上一任丈夫,也不是顾倾城的父亲。
林惠安漂亮、高挑,总是心高气傲,爱出风头,她是省文艺团的骨干,不必说,顾倾城的美貌很大程度遗传自她。
没有去成美国的顾倾城,中途转学进了当地的重点高中。她被安排和最后一排坐着的江潮成为了同桌。
江潮那时貌不惊人,小麦色皮肤,小臂肌肉结实,是班里的体育委员,爱打篮球,笑起来露出一排白白的牙齿。他是自来的乐天派,和顾倾城正相反。
顾倾城入学没多久,她的那一种显而易见的美貌,以及她总是冷淡高傲的气质,几乎碾压性地征服了所有同龄的男孩。但是她没有从江潮脸上看出任何一种局促和羞涩,换言之,他是个难得对她没有表露出爱慕之情的男同学。
一个美女的成长过程伴随着流言蜚语和虚情假意,顾倾城早熟地能够看穿别人的用心,而选择用更加残酷的方式去讽刺和拒绝对方。
“即使你不喜欢他,也不能说他像一只癞蛤蟆吧”,江潮很有点儿为隔壁班的同学打抱不平。
“他就是一只癞蛤蟆。”顾倾城一面低头做题,一面口齿清晰地回应他,“不仅如此,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你晓得别人怎么说你?”
“怎么说我?”
“……说你是个很坏的人。”江潮想了想,似乎有点儿于心不忍。
“你也这么认为吗?觉得我虚荣、滥交、瞧不起人?”顾倾城毫不避讳。
“我没有”,江潮认真回答道,“我没有那么认为。”
顾倾城转头,冲他莞尔一笑,“没有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