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新朋友(上)
送走了李想李念姐妹俩,蒋声言跟着沈之忱来到画室。
经过沈之忱半个多月的辛勤劳动,这屋子总算有了画室的样子,门口的位置上放上了沈之忱从二手市场淘换来的旧沙发,供来接孩子的家长休息,四间教室也配备了新的设备,各种画具也整整齐齐地摆在柜子里。
“你打算招收多少学生?”
蒋声言看着墙上的画,那是沈之忱重新绘制上去的,画的是动画化的各种动物,甚是可爱。
沈之忱有些难为情:“其实我还没想过这个问题。”
蒋声言将信将疑地看着沈之忱,“没想过?”
“啊……”沈之忱带着蒋声言进了中厅,“声言先坐一会儿,我去拿些画出来。”
“好。”蒋声言只声应下,坐在了靠窗边的椅子上。
没一会儿,沈之忱就拿了一沓画出来,放在桌上。
“这些都是之前在北京的时候画的,最近比较忙,只是简单练习了一下。”
沈之忱边说着边拿出手机,找出来几张照片展示给蒋声言看:“这是我的学位证和毕业证,你要是不放心的话,可以到学信网上验证一下,货真价实。”
蒋声言饶有兴致地看着沈之忱的证件,嘴上却念叨着:“我可没有不相信你。”
沈之忱收起手机,连忙解释:“没有,我没有说你不相信我。还有我已经去办营业执照了,应该还有三天,就可以下证了。”
蒋声言点了点头,“好啊,你什么时候开业,我叫人来给你捧场。”
沈之忱笑着应下,抬手挠了挠头,犹豫着开口:“今晚有时间吗?一起吃个饭?”
“沈老师邀请,当然有时间。”蒋声言欣然同意。
“好,我们先看画吧。”沈之忱心中不禁为自己的钱包而流泪,随意拿起一幅画,展开给蒋声言看:“这幅是刀画,主题就是比较传统的长白山天池,春天的;还有这一幅,冬天的。”
诞生于D市的刀画,主题惯以山水为主,而长白山的天池和瀑布又是画匠们的心头爱。
“很难想象你这样的学院派画家,还会画刀画。”
“为什么不会呢?”沈之忱笑着,说着又打开了一个卷轴,“这个就是比较传统的山水文人画了。”
蒋声言其实对画并不感兴趣,而且好与坏,她也看不太懂,但是画的落款却吸引了她的目光。
“声言,你喜欢什么样的画啊?”
沈之忱的声音唤回了正在愣神的蒋声言,尴尬地笑了笑:“我其实不太懂。”
“无妨。”沈之忱耸了耸肩,“没有几个人敢说真的懂画的。”
“你倒是会安慰人。”
“我说的是实话了。”
沈之忱接着给蒋声言展示了几幅画,看着天已经暗下来,便问:“你晚上想吃什么?”
“离这儿不远有家朝鲜族的馆子,饭菜做的还算正宗,我带你去尝尝?”
“好啊!”
沈之忱跟着蒋声言下了楼,沿着街边慢慢走,天色见黑,市场里的工作人员也到了下班的时间,马路上的车渐渐多了起来。
“声言,你工作好像不太忙啊?”
“嗯?”蒋声言转头看着沈之忱,“你说什么我没听清,这里太嘈杂了。”
沈之忱直了直腰板,这个蒋声言要不要长这么高啊!沈之忱提高了嗓音:“其实,也没什么,就是觉得你和印象中的律师不太一样。”
一群人朝着她们相向而来,沈之忱停在原地,蒋声言则换到沈之忱的外侧。
“有什么不一样?”
“你好像不太忙。”
蒋声言被逗笑,“跟我那些年入百万的同学来比,我确实不怎么忙。”
“是因为地方小吗?”
“也对,也不对。”蒋声言笑道:“我的专长主要是商法公司法,我们所算是Y城比较大的所了,但是加上我只有三个律师是做这一块的。案子也比较少,所以我就不怎么忙。”
“李律师也跟你一样吗?”
蒋声言摇了摇头,“李想不是,她是专职的离婚律师,比我忙多了。”
“那你为什么会做这一块的业务啊?”
“硕博时期,就是学这一块的。当时想的是走一步,看一步。当然,现在也是这么想。”
诚如蒋声言所说,要去的馆子离她们很近,只是在大路口拐个弯,然后在学校门口一转就到了。
推开饭店的门,吧台里的老板娘看到蒋声言连忙出来迎接。看得出来,蒋声言应该是这里的常客了。
蒋声言和老板娘用朝语交流着,沈之忱觉得老板娘看蒋声言的样子就像看自家闺女。
蒋声言带着沈之忱在窗边的位置上坐下,老板娘端上热气腾腾的大麦茶,用并不标准的汉语说:“新朋友啊,声言。”
蒋声言笑着,接过茶,顺手拿起桌子上的菜单递给沈之忱,“崔姨,沙参还有吗?”
“有,有,我去给你做。”
“好!”
“你想吃什么就跟伙计吩咐,我先去后厨了。”
“好。”
看着老板娘离开,蒋声言又将视线转移到沈之忱的身上,“你能吃辣吗?”
“我……还好吧!”
“哦,我要一份辣牛肉汤。”
“我要一个炒打糕条好了。”
“主食呢?喜欢吃面吗?这家的炸酱面和温面都是招牌。”
“好,那就来个韩式的炸酱面吧,好久没吃了。”
下好了单,沈之忱在心中暗暗计算这顿饭的花销,还好在她能承受的范围之内。端起杯子中的大麦茶喝了一口,被冷风吹过的身体变得暖和。
沈之忱在脑中搜寻着话题,“你朝语不错。”
蒋声言勾起嘴角,柔声说:“还好还好,日常沟通没有什么问题。”
“你小时候念的是朝校?”
“不是,所以我书写会差一些。”
“我在Y城上学的时候,有朝族的小朋友上汉校,朝语就会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