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穿越后,带着系统一起发疯 > 第11章 第十一章、拜师

第11章 第十一章、拜师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现在这样也好,他得了名头,这姑娘也算勉强有个靠山。她的菜得秀才公青睐,或许早晚会出头,但这年头的事谁说得准呢。

于是在婶子大娘们又一番热烈讨论中,陆七七做菜得林大厨指点这一消息便传开了,大婶们这才换了说词。

【她们说,难怪你做菜这么好吃,原来是林大厨教的,还说林大厨没眼光,居然教你这么个姑娘,八成也是看上你什么了……这流言怎么越发离谱了?】统子看不明白。

系统到底不懂人情世故,陆七七却是懂的,【放心,待我拜完师她们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喜宴第二日开始,她已经开始跟着大厨打下手了,大厨念她是新手分给她的活不多,但也足够她忙了。因为不太习惯这个时代的做菜手法和厨具使用,她一直都小心翼翼的,所以手脚反而慢了许多。

虽然之前炒了醋溜白菜,但几个小伙伴都在,所以都是给她准备好了她只管炒,现在很多菜自己准备,有些宴席的菜还得提前腌制,她忙得焦头烂额。她甚至还学会了几道点心的制作,有些在现代居然都吃过。但不得不说,这些现做的点心比她在现代吃的好吃多了,果然,现代流传下来的糕点制作工艺,确实差了一些。

下溪村只有一个晒谷场,就在村口不远,哂谷场入口有几棵大树,据说几十年树龄,树下不知是谁做了几个石凳,平常婶子大娘们爱坐在那里唠嗑做手工,比如做衣服做鞋纳鞋垫。有时候做得多了,她们会托人带去镇上卖,虽然卖不了几个钱,但多少也算是个收入,得些零花钱。村里大多数流言,大概都是从那里传出去的。

晒谷场很大,可以同时容纳十几家晒谷,所以徐秀才的喜宴摆在这里,居然生生摆下了四十桌。这算是下溪村难得一遇的大事了,陆七七头天晚上没怎么睡好,一想到第二天早起,她就不怎么能睡得着。这是前世养成的毛病了。

一大早起来匆匆洗漱赶到晒谷场,人已经很多了,她忍不住跟系统吐槽,大概这些人晚上都是不用睡觉的吧。直到锅铲上手她才知道,自家师父只需炒十来个炒菜做几个蒸菜和凉菜就行了,真正一桌最大的菜,是那些乡绅们特意带过来的大厨做的。她到时这些大厨也已经到了,正在搭灶台,他们周围围满了人,尤其婶子们嘀嘀咕咕。

“听说是来做京都菜的,都是达官贵人们吃的。”

“那边还有江南菜,还有那里,说是专做甜食的,这阵仗,这辈子见一回也算值了。”

“谁说不是呢,托了徐秀才的福,咱们乡下老婆子,也能吃到外地菜了。”

“所以啊,读书才是出路啊,也不知道……能不能送我家小子去学学。”

“快闭嘴吧,这得看人家徐秀才的安排,虽然我也打听了,说是三年后才会再考呢,总不至于这三年,他都要呆在书院里吧。听说县上的书院,已经教不了他举人老爷该学的东西了。可是咱们不能贪心,都是同村的,兴许人家闲下来会指导一二,可人家如果忙着,咱们都当体谅一点。”

“是啊是啊,可不能耽搁人家徐秀才的学业。”

陆七七在一旁听得无语,所以这些婶子们是已经认定徐秀才肯定会教导她们家孩子了?还不能耽搁人家的学业,如果忙着要体谅一点?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何其重要的身份,她们凭什么认为,她们在这里帮工几天,徐秀才就应该教导她们家孩子?

这么理所当然,如果徐秀才到时候不教导,她们又会怎么说?

四十桌喜宴是一个浩大的工程,镇上包括县里都来了不少人,县令自然没到,但他派了县丞过来,还带了两个衙役,喝酒期间县丞说他最近喝了好几家秀才喜宴,县令都没有亲自到,就派他带了份礼参加了。

乡下人哪里见过什么大官,坐他们旁边的几桌人根本不敢大声说话,徐秀才倒是不卑不亢,县丞问他什么时候再回书院,他说可能要先休息一段时间,在家里照顾爹娘。这话周围的人倒是听去了,大多都欢欣鼓舞,徐秀才一时不回书院,说明他是要留在村里了,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自家娃如果求到门上去,他也不好拒绝吧。

陆七七叹了口气,所以小秀才还是太过单纯了,没看到那些婶婶们眼里冒出的精光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