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阿爷,秀才公还跟里正带了话,我正要过去一趟。”
“阿爷跟你一起去吧,那小子时常没个轻重,还重我去跟里正解释,是关于私塾的事?”
陆七七不得不承认,家里能培养出秀才案首的,总有几个明白人。这徐阿爷就是个见过世面的,不仅对她一个小姑娘和颜悦色,对旁人也没摆过什么脸色。
里正见徐阿爷陪陆七七来,自然知道因为什么。他确实上门跟徐家人商量过,要不要在村里办一个私塾,反正徐秀才会在村里一整年,可以先帮着村里的孩子启蒙,之后他们再寻一个合适的夫子来,这村学便算办起来了。
有秀才案首的号召力,不愁找不到夫子,也不愁招不到学子。毕竟上溪村下溪村两个村就有不少适龄的小子。
他本想亲自跟徐秀才商量,奈何徐秀才一直在县上近半个月了,据说还得留半个月,他就想着要建私塾的话,不如先把房子盖起来再说。
如今秀才会留话说他在考虑,在里正看来其实就是秀才公答应了,但这私塾要建在哪里,其实他还没选好地方。
“我倒是有一个建议,或许可以用一用山脚那个大庄园?”徐阿爷知道,这园子如今算是在徐堇年名下了,虽然他没收地契只拿了钥匙,可听说喜宴后地契也没交回徐老爷手里,那位京城的老爷让人把地契直接留在县衙了,等徐堇年什么时候方便,就去把户改了。也就是说,人家送出去的东西,没有再拿回去的道理。你要不要的,房子就在这里,地契就在县里,县老爷直接给你记在名下了,推脱不了。
这事里正尚且不知,毕竟还没正式更名,新的地契也没交到里正这里过目,他只知道徐秀才有庄园的所有钥匙,相当于半个主人了。既然徐家开口,正好他手里有大门钥匙,如果把私塾改在那里,也不是不可以。
“那正好,只需要稍作改装修缮便可以用了,就用一进院好了,院子左右分别有两个大的房间,四个小房间,大房间用作学堂,小房间可以改为夫子休息处和厨房餐堂,如此再方便不过了。老爷子大义。”
“只是见房子正好空在那里,不如利用起来。”徐阿爷顿了顿,看了陆七七一眼,“正好修缮需要时间,大丫头即将要去学厨,不如以后私塾的饭食问题,都交给大丫头解决。所收学子交来的束脩,分出一部分来做为餐食费,都交到大丫头这里安排,里正觉得如何?”
“那正好。”里正一口答应,他也看出来了,原本村里关于徐秀才跟陆大丫的流言一茬接一茬,他以为两家怎么也得避个嫌。没想到两家小的倒是坦坦荡荡在交往,徐秀才还让陆丫头往回捎话。他以为会影响两家往来,倒是他想多了。
“大丫啊,如果徐秀才这么私塾开始收学生,你可愿意负责学子们中午那一顿膳食?”
“自然可以。”陆七七一口答应。
“餐食费和你掌勺的钱都会算给你,虽然钱没有你去做宴那么多,但饭食准备也简单,你刚学厨,有些宴恐怕也去不了。勉强先挣个零花钱吧。”
“多谢徐阿爷和里正叔,也有个零花已经很好了。”她所求不多。
“大约两个月后就会开始招收学子,毕竟徐秀才半月后才会回来,私塾的改建还得听他的意见。至于厨房和餐堂,到时也会一并问问你,你也好好想想。”里正语重心长,“你去学厨也好好学,村里那些闲言碎语不要搭理,如果太过分,你叔会帮你提点一二的,放心。”
里正会如此热情,陆七七觉得大概跟她即将学艺有关,而且徐秀才愿意跟她交好,徐家人对她的态度也不错,这才让里正愿意帮她操一两份心。
陆七七和徐阿爷告别里正,从里正家出来时,晒谷场的婶子大娘们流言就又传了一波。什么两家人已经说好了纳妾事宜,想请里正做作之类的。
“胡说八道,如果两家真的结亲,哪怕纳妾,也不可能陆家大丫头亲自去说,她家里还有人呢,再不济,她那位姑奶奶也会出面。我看啊,说的压根不是这些事。”
“确实,大丫头从镇上回来,兴许是传什么话,不会是,徐秀才建私塾的事吧?”
“咱村真的要建啊?那可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