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容与起身,神色郑重道:“殿下,慎言。”
赵瑾年用手扫去徐容与发上,肩上的白雪,道:“好了好了,本宫知晓了。这次让你等这么久,是本宫的不对,真是不对。”
徐容与微微一笑,道:“无妨,殿下。”他的眼底是赵瑾年的脸,汇聚了轻柔的扬扬白雪。
赵瑾年随即转身对赵瑜铃道:“铃儿,留步,为兄这就走了。”
赵瑜铃轻轻点头,而后转身回了寝宫。
赵瑾年注意到了提醒自己两次的公公,笑道:“老朋友,多亏了你提醒我,小顺子,赏钱。”
公公拿了银子,露出了特有的谄媚笑容,“多谢殿下。”
随后,几人背影的渐渐远去,其中二人的脚印颇为醒目,在漫漫白雪下,闪着白色的光。
……
回到了宫中,赵瑜铃看着屋中的炭发愁。
崔兰儿问道:“殿下,这是要放起来,还是给质子送回去?”
她抬头看着窗外越下越大的雪,缓缓道:“送回去。”
而后,她又想起了方逸的痛打自己兄长的一幕,又看着这些炭,联想到话本子中的方逸嫉恶如仇,有恩必还,有仇必报。这算是作恶和结仇吧?
当下便有了一个计划,那就是让崔兰儿把炭给方逸送回去。她嘱咐崔兰儿,一会要怎么怎么敲门,一会要怎么同方逸说。
临道关头,崔兰儿却抱着赵瑜铃的裙角,哽咽道:“殿下!奴婢一人……不敢去啊!”
赵瑜铃只好更改计划,她扶起了崔兰儿,无奈道:“好了,我们一同去。”
赵瑜铃一行人很快又来到了方逸寝宫门口,萧条的大门此刻关的严严实实。虽然此门平平无奇,但赵瑜铃相信,门中之人绝非等闲之辈。
于是,当两个太监将碳放置在了方逸门前后。崔兰儿便按照赵瑜铃的计划,上前一步,敲响了门。
门内的声音传来:“何人”,声音清冽,却带着少年人特有的朝气。
崔兰儿立马道:“奴婢是淳乐公主的婢女今日领碳发现私底下有仆人克扣质子的碳于是将那人训斥并且拿回了属于质子的碳奴婢将碳送来了。”
赵瑜铃暗自思忖:崔兰儿背得可真是熟练,要是她能替自己背书就好了。
崔兰儿说话一气呵成,她边说边往后退,待崔兰儿退到赵瑜铃身边时,发现自家主子居然在原地发愣!
她拽过赵瑜铃就跑,几个宫人纷纷跟上。赵瑜铃被崔兰儿带着跑了一段后,才踉跄着回神。
一行人一路上就往小道疾步奔去,还时不时四下环顾,生怕有人看到他们形容狼狈,所幸这一带偏僻,到了冬天极少有宫人走动。
待再也看不见方逸寝宫后,一行人才开始大口喘气。
赵瑜铃扶了一下腰,正想拨一下铃铛,宣布此次行动成功时,结果发现铃铛没摸着。这铃铛,是母亲留给自己的,她可不能丢了它呀!
当下非常着急,急忙又带着众人原路返回。他们顺着之前的脚印开始寻找玉铃铛。好在玉铃铛是镶了一层金边的,且现在雪不是很厚,故找起来应当很容易。
一行人一路找下去,眼尖的崔兰儿突然大喊:“殿下,找到了!”
说罢,崔兰儿就激动的奔过去。赵瑜铃也快步跟上崔兰儿,结果没走几步。崔兰儿拿起手中的金色挂绳,遥遥对赵瑜铃道:“殿下,就只是一个挂绳。”
她暗暗叹气,但仍是对崔兰儿道:“兰儿,没事!我们接着找,一定会找见的!”
可一行人寻了一路,都没有看到铃铛,只看到了在满天白雪下的朱红建筑。以及满天白雪下,寂寥门前,静静伫立的少年郎,这个少年正是方逸。
赵瑜铃远远瞅见,方逸正细细端详,手中的一件什么物什。那金灿灿的颜色,在满天白雪下格外漂亮。
她暗自高兴:那就是是她的铃铛!
方逸身穿素衣,衣裳单薄,但是站在满天风雪下,没有一点瑟缩之意,仿若不是凡间人。听到脚步声,他缓缓抬头,冰雪天冻红了他的脸,却为他增添了一丝人气儿,但赵瑜铃仍看不清他的眼。
赵瑜铃仿若被蛊惑般,向方逸走近,她看到了一双亮若星辰的眼。一瞬间,忽觉自己仿若看到了冬天夜里闪着光的星,是肃杀清冷的,也是璀璨动人的。
赵瑜铃怔怔的看着,本来早就组织好的语言,到了嘴边,居然,变成了一句,“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