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刘老三,想升官自己不会努力吗?而且,有什么必要打点,秦朝都快亡了,刘邦这个亭长也做不了多久。
眼前最要紧的事还是刘肥,后娘继子自古都是最热议的话题。
她昨天刚穿过来,脑子接受了许多信息的冲击,加上精神不济就忘了李妇和她提过刘肥没去上学之事。
还好今天李妇再次提起,要是任由刘肥住在祖父家超过三日,那她的名声就别想要了。
什么有了亲子忘了继子,厚此薄彼,蛇蝎心肠,这些词马上就能黏在她身上,把吕雉前几年的付出全部覆盖推翻。
虽然她不想要什么博爱继子的名声,可一朝推倒别人几年的辛苦付出,她也做不出来。
在这 娱乐匮乏的年代,家长里短就是人们最大的娱乐。
一旦有点苗头,邻里邻居就像闻见腥味的猫,一窝蜂涌上来咀嚼八卦,直到满意了才离去,一传十,十传百。
他人之舌,可以杀人,吕枳十分明白这个道理。
三岁的小姑娘,襁褓里的婴儿,这会又来了个十三四岁的叛逆青少年,吕枳想想都头大。
李妇办事十分麻利,她先去了刘肥祖父母家中,果不其然,刘肥正在院里和堂兄弟玩耍。
她没直接带刘肥走,而是请见了家里长辈。
刘父刘母见她来面色不是很好
刘母责问"刘肥在这两日了,你们竟才发觉孩子不见了?"
"若是孩子有个万一,吕雉如何向我儿交待?"
李妇不软不硬道
"夫人生了个小子,身体损伤大,昨日都在昏睡,是仆做主将刘肥公子送到二老家照看"
"刘乐女郎昨日也是托给萧夫人照看,今日夫人精神刚好一些,就急忙让我来接公子回家。"
果然,刘家二老听了她这番解释勉强满意"她生子也辛苦,既然惦记刘肥,就让刘肥随你回家。"
刘母不忘嘱咐刘肥"若是家里不好,你随时来祖母家"
李妇就当什么都没听到
对他们来说,吕枳生的是孙子,刘肥也是孙子,甚至刘肥与他们相处的时间更多更亲近。
刘家内室,吕枳拖着虚弱的身体起身整理仪表,刘肥十三了,进继母的卧房于情于理都不合适。
刘肥跟着李妇进来时,她已经端坐在正房矮几后,并调整好脸上的表情。
"母亲。"刘肥低下头规矩行礼。
吕枳给了李妇一个眼神,李妇无声息退了出去。
"嗯,坐吧,可有吃午膳?"
"回母亲,儿已吃过。"
"祖父祖母身体可好?"
"都好。"
吕枳耐着心跟他车轱辘话转来转去,就是不开口问他为什么不去官学。
冷眼看着他从一开始安之若素变得坐立不安。
吕枳看他满脸都写着"你快问我!"
"你怎么还不问我!"。
故意道"母亲快两日未见你了,只挂念你是否吃饱穿暖,你既然样样都好,母亲也就放心了。"
"时间也不早了,去准备歇息吧。"
比耐心,刘肥还是年少,他站起来一脸愤懑的看着吕枳大声道
"母亲就不问问我为何两日未去官学?"
吕枳还没开口,就听院里传来一道高亢地男声
"谁两日未曾去官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