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真如李妇所说,是生了孩子,身体不适才会对他作此反应?
吕枳等到关门声响起好一会才小心睁开眼睛。
她就知道,刘邦这种疑心病重的人,是不会轻易接受别人的解释,只能让他自己听到,看到,他才会勉强相信。
在别人那,是疑罪从无,在刘邦这,疑罪死罪!
刘邦询问李妇只是其一,萧家的事试探逼问是其二,而她身上的胎记是其三!
不到半天试探她三回,还没当皇帝呢,就有皇帝病了!
吕枳闭上眼自我催眠,睡吧睡吧,明天和狗男人还有得斗法呢。
第二天一早,吕枳正在喝粥,就听见门口一阵喧哗。
"去看看,外面出了什么事?"
李妇很快就回来了,面露喜色,不等吕枳询问就连声说道"夫人大喜,大喜!老爷升了官,萧家正着人送来贺礼庆祝。"
吕枳懵了,刘邦还能升官?
"你问清楚了吗?谁说老爷升了官?"
李妇脸上的喜意落下,呐呐道"仆只见萧家老爷和夫人在和老爷说话,仆从抬着红绸捆扎箱子,就以为……。"
"可见她们带了什么贺礼?"
"萧家老爷和夫人带了三牲!"
三牲!
这下换吕枳喜上心头,刘邦升官的可能性极低,萧家是来谢她救命之恩的可能性很大。
果不其然,主仆不过几句话的功夫,萧夫人就在门外请见。
吕枳示意李妇去开门,她深吸一口气,强压心头激荡,用力握紧有些颤抖的手,再松开,重复几次,脸上终于挂上了淡然的笑。
"弟妹!"萧夫人进门直奔床边她握住吕枳的手,激动道"弟妹大才!我有眼不识泰山,弟妹千万要原谅我!"
吕枳佯装不知,疑惑道"嫂夫人何出此言?"
"我前日来探望弟妹,弟妹提点之事。"
吕枳"恍然大悟":"大兄和嫂夫人这是有发现了?"
萧夫人面有愧色"当日我回家与你大兄一说,你大兄当即十分重视召集门人查阅户籍,还斥我妇人短见,若不是你还在月子里,他定是要亲自来谢你的。"
吕枳配合的装出一副感动的样子"大兄言重了,大兄和嫂夫人对我多有照拂,我心里明白。我虽然怕被怀疑别有用心,却也忍不住开口提醒。"
萧夫人的面色泛红"弟妹,是我小人之心,请弟妹一定要原谅我,不然我无颜面对你和刘贤弟。"
"嫂夫人说那里的话,什么原不原谅,你我亲如一家,岂有见死不救之理?"
吕枳不想纠缠这个话题,她好奇萧家到底从户籍文书查出了什么。
"嫂夫人方便与我说说,家里查到了什么?"
萧夫人面上有些犹豫,抄家灭族的大罪不敢随意拿出来说。
吕枳见状贴心道"我就是随口一问,夫人不必为难。"
萧夫人一咬牙,凑到吕枳耳边轻声道"诗经。"
诗经?儒家经典?
秦皇厌恶儒家,秦朝甚至有偶语诗书罪,意思是两个人以上讨论儒家经典内容就可以定罪。
秦朝偶语诗书罪很严重,和谋逆同属危害皇权罪。
难怪萧家会被砍头,砍头都是仁慈的了,这等大罪,严重甚至可以叛腰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