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六旬老太的东施体验记 > 第24章 第 24 章

第24章 第 24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不哭不哭,不然你家里知道了要问的,那迎花姨就不好回答了。”

等他由大哭改为抽泣后,姜迎花给他解释:“鸡也会生病,吃不了太多发霉的东西。不过已经一天了都没什么事,应该不会死掉。我把鸡笼里的食物扫出来,饿它们一天应该就好了。”

许是饿一饿排空了肠胃里的毒素,今天两只鸡已经恢复了精神。

当时姜迎花就记下了朱伯伯过生日的事,等天黑后,朱伯娘又来了姜家一趟。

朱伯娘跟姜迎花说:虽然铁杆他爷爷不是过整寿,但是他们两个儿媳妇娘家都会来人做客呢。到时候估计有几桌人,要找姜家借桌椅板凳和碗筷。

汨阳县这边吃寿宴的习俗是:贺寿当日一早,客人要来主家吃长寿面。

所以朱伯娘大晚上登门借桌椅,怕明早来不及。

她还邀请姜迎花一家明天早上到她家吃面、中午吃席,又说不大摆宴席,不收人情,叮嘱她过去吃饭就是了,别带东西过去。

既然不收人情,姜迎花便只应了中午去吃席。

寿礼还是要备一些的,朱伯娘说准备三桌席面,那她就做三碗豆腐脑送过去,还称两斤肉。

豆腐麻花之类的不必送。

朱伯娘晓得她大方,怕她破费呢!昨晚登门时说帮亲戚在她这儿买一些东西:一斤小花片,十文钱麻花,还给了十文钱定了今天五块豆腐。

银货两讫才说过寿借东西的事儿,那些麻花什么的,也是买回家留待今天待客的。

去了一趟集市上的肉摊,姜迎花端了三海碗豆腐脑放入篮子,又捡了五块豆腐一齐装着,提着篮子进了朱家的门。

朱家人今天起得早,铁杆的爹娘已经出门去守铺子了,说是今天只做早上这一会儿生意,中午早早的歇业回家呢。

姜迎花面带笑容地进了堂屋,跟寿星朱伯伯说了几句吉祥如意的贺寿语。

“朱伯伯,我没备礼品,只能给你们添个菜了。”把三碗豆腐脑拿出来摆在桌面上,“这不是豆腐,是豆腐脑,我早上新做的一种吃食,已经调配好了,等您家客人到齐了,吃朝食的时候分着吃就行。”

猪肉、篮子里的豆腐,她拿去灶屋交给朱伯娘。

被埋怨了一通,哄了好一会儿伯娘才收下了那两斤肉。

小小铁杆分配了刷碗的活儿呢!

姜迎花对他使了个眼色,出门后靠着朱家的院墙,没多久铁杆就悄悄溜了出来。

“迎花姨?”

“你家六个兄弟姊妹,迎花姨没记错吧?”

铁杆摇头,“没记错。”

“你爷爷的生日比你早一天,也没错吧?”

铁杆再次摇头。

“那你收好咯!就当迎花姨提前给你过生日了。”

姜迎花给了半斤小花片。

如同那些售卖品一样,这一包她也仔细地用油纸包好了。

“吃完了把油纸好好收着,下次有什么吃的用油纸包起来就不容易坏了。”

铁杆原地蹦了好久,还乳燕投林般给了姜迎花一个拥抱。

“谢谢迎花姨!”

“嘘!收好收好。”

哪怕姜迎花提醒,铁杆这股兴奋劲儿是压根压不住的,拥抱过后,他欢呼雀跃,一步一蹦地回了自己家。

“呦嚯!过年咯!”

“呦嚯!爷爷!祝您福如东海,寿比南山,长命百岁!”

姜家灶台上还有一大海碗豆腐脑呢。

姜迎花再次放入篮中。

巷尾,赵家。

“咦,迎花姐姐?”一个梳着两个花苞头的小女娃打开了门。

徐秀云的小女儿赵锦心,比铁杆小两岁,不过按辈分算,她确实和十四岁的姜迎花是同辈人。

姜迎花和颜悦色地问:“锦心呀,你家大人在家吗?”

“爷爷挑水去啦,奶奶和娘亲在做饭,哥哥在收拾东西准备上学堂,爹爹一直不在家哦!”

她掰着手指头一个一个地讲清楚了每个人的去向。

姜迎花见到小孩可爱的模样就想摸摸他们的脑袋,因为和赵家不算太熟,小女孩又扎的花苞头,所以克制住了手。

“锦心,下次不要一个人过来开门,别人问你家里大人在做什么也别全部都告诉他,要小心有坏人。”

“你可以帮迎花姐姐把你奶奶叫出来吗?”

赵锦心点了头,往灶屋的方向喊了两声奶奶。

又用力地打开了一扇门,“迎花姐姐,你进来呀!”

“好。”

上次发现徐秀云做不了主,这次姜迎花干脆就直接找赵老太太。

“赵奶奶,上个月来您家还银子,秀云婶给了我一块糖,这回来您家,我也给带了点东西给锦心他们吃。”

“喏,这叫豆腐脑,跟豆腐一样拿黄豆做的,不值什么钱,请您一定收下。”

两人面对面的坐在堂屋的高凳上,赵锦心乖乖地站在赵老太太身边。

虽然有几分好奇豆腐脑是什么,但既不插话,也不闹着让她奶奶收下。

赵老太太说:“你婶子不过是给了一块糖,你端这么多来,我们一家人做朝食吃都够了。何况黄豆不贵,你的手艺值钱。”

她摇摇头,“我盛一碗给孩子们吃,多余的你拿回去。”

赵老太太一直时候这种做派,姜迎花不置可否,只说自己的另一个目的。

“赵奶奶,我想找赵爷爷定做一样东西,刚刚问了锦心,她说赵爷爷出去挑水去了?”

赵家院子里堆放了很多木料,但是没有水井。

“是,应该快回来了。”

确实没多久院门就被推开了。

赵老大爷步伐稳健,两桶水担在肩上,迈过门槛时没洒出来一点。

等他放下桶,赵老太太招呼他过来:“姜家丫头要找你定做东西。”

对姜迎花说:“你赵爷爷手艺上的事情我不懂,你想做什么,跟他讲吧。”

吩咐赵锦心:“锦心,你在这里陪着爷爷,奶奶给你盛一碗豆腐脑出来。”

姜迎花道谢:“好,谢谢赵奶奶。”

赵老大爷据说是一位手艺非常好的木匠,曾经给王府做过活儿。

小迎花找他做过东施豆腐坊的牌匾,现在还挂在姜家大门口。

姜迎花抓耳挠腮一阵,吐露了自己的诉求。

“我爹最近身体好些了,我想在院子里、屋子里靠墙的地方都做一些扶手,等他再恢复一些,能抓着扶手起身活动活动。”

赵老大爷是个沉稳人,哪怕从来没做过扶手,也没太诧异。

仔细问清楚了所谓扶手是个什么形状的东西,又问对木头有没有什么要求。

姜迎花说:“木头要结实耐用,不能太粗,要方便抓握。”

赵老大爷应了,约定了下晌去姜家量尺寸。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