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六旬老太的东施体验记 > 第32章 第 32 章

第32章 第 32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二舅一锤定音:“中!都按你说的做,只要不影响你的买卖。”

手往身后一指,告诉姜迎花:“你几个表兄弟都在这了,你尽管挑。”

那就好办了。

姜迎花口直心快,挑了大舅家的二表哥乘文、二舅家的四表弟乘风。

所谓用生不如用熟,四个表兄弟里面她最先认识这两个,那首次合作选他们也算更有感情基础。

“大表哥、三表哥,暂时我觉得添两个人就够了。你们放心,只要有生意,以后绝不会忘了你们。”

其实加两个人都还有点饱和。

她计划隔一天去城外做一次生意,对乘文、乘风他们兄弟俩的安排如下:一个住在姜家,凌晨、傍晚帮她一起备货,并且在卯时城门开后挑着货物往杏花村走去。

另一个人从陈家早起,同样往杏花村赶,杏花村作为一个中点,两人在此汇合,交接货物。

“货物比较多,挑着走可能不合适。我们先试两天看看吧,或许得弄个板车,推着去。”

从陈家出来接货的人,拿货后立马抄近道赶往刘家村,他的市场是刘家村往后的四五个村子。

而把货物送出城的人,交接货物后把板车寄存在附近村民家里(如果到时候用了板车的话),市场一如从前:桃花村到樟木村四个村子。

只是以后可能售卖的顺序要变一变了,因为一早赶着出城去杏花村送货,中间无法停留,桃花村反而成了一天当中做收尾那一趟生意的村子。

售卖顺序是小事,甭管咋卖,反正都是卖。

重要的是薪资。

工钱一个月一结,它的构成有两个部分。一是他们每天各自售卖额的百分之四十。二是在城里帮忙备货的那一位,每天有十文钱的补贴。

因为姜迎花觉得,留宿城里帮她备货的那个岗位肯定更累一些,于是,不仅加补贴,又为确保公平,定下两个岗位满一个月轮换一次。

外祖父敲桌子叫停:“你出成本,还发工钱、给补贴。生意没有你这样做的。”

姜迎花张着嘴,被突然地打断弄得慌里慌张。

“你有门道都想着拉家里人一把,家里人也不能两个肩膀上长着一张嘴——净等吃。”

“把补贴免了,让他们能卖多少赚多少。反正一人一个月轮着来,公道。”

“嗯,你祖父讲得对。”外祖母永远拥趸任何能让她省钱的想法和建议。

由外祖母开头,舅舅们也都附和赞同。

姜迎花为自己的想法据理力争:“一天十文,一个月只有半个月的时间做生意,我只需要补贴一百五十文。

尽管我对表兄表弟有信心,但万事开头难。万一刚开始他们赚不到多少银子,这点钱多少能给他们添个底儿。”

“男子汉大丈夫,你的表兄弟们不是小孩儿了。让你这个做姐姐、做妹子的追着往他们怀里塞钱,他们讲得过去吗?”

外祖父光想一想就已经摇头叹息。

乘文、乘风两兄弟臊得脸红,接连站起来承诺一定能干好,用不着她破费贴补。

姜迎花不想遗漏任何人的反应,她看了所有人的神情,发现舅母表嫂们也没有丝毫不愿。

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姜迎花又一次输了。

“那好吧。”姜迎花突然发现自己每次讲道理都讲不过家里人,真是十分无力啊。

最后需要处理的事情就是当着大家的面把乘风的工钱给结了。

甭管昨天姜迎花是怎么讲的,现在商量好了肯定是按百分之四十来结。

乘文、乘风两兄弟商量好了,他们半个月轮一次班,头半个月乘文住在城里。

其因有二,一是乘风被姜迎花手把手教着在刘家村叫卖过,相比乘文更有能力去开拓新市场。二是乘文在城里,姜迎花方便教他。

商量好了这些细则,姜迎花就把他们送出了城门。

乘文今天是不能睡在这里的,毕竟行李什么的全都没带,等明天准备好了再搬过来,后天开始做生意。

第二天姜迎花生意做的平平淡淡,不过她孤身去早市转了一圈,瞧了瞧早市的空摊位。

她兴师动众的策划了那么一场家庭会议,其实聊到最后也没把自己的最终目的吐露出来。

在早市租个摊子,只能是她商业宏图中小小小小的一步,她还想开铺子,开在县城、府城,甚至她是开到南方去,像连锁店一样发展。

下午陈乘文进城,归置好行李就开始帮姜迎花备货。

麻花和小花片只要保存得当,放个几天是不成问题的。甚至天气越来越热,越利于这两种食物的保存。

反观豆腐,随着逐渐入夏,它就不太好弄了,当天做出来的当天卖不完,绝对会馊掉的。

姜迎花志向高远,却没想着做一天生意就能变成富家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