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陌上花开 > 第43章 中秋月圆

第43章 中秋月圆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第四十三章中秋月圆

“这边这边,挂上挂上……麻利点……”

一大清早连叔就开始满院子忙活,带着丫鬟仆妇们前院后院的装饰,特别是湖心亭旁的戏台那里,今日虽未请戏班,但戏台前有一大片空地正好可以挂花灯。按照柳氏的安排,今晚的家宴便定在这里,忙碌了一上午终于将院子全部收拾出来。

小环和常满当然不会错过这样好玩的事,事先就向连叔讨要了挂花灯的任务,挑挑拣拣的在空地四周做造型。李慕青看着好玩,也忍不住拉着顾凛加入进来,顾凛两只手都提满了李慕青选中的花灯,李慕青还在思考该怎么挂。

“你别放别放,不然被小环和常满抢去了。”看见顾凛欲将花灯放下,李慕青赶紧制止,“夫君,这几个都是我喜欢的。”

语气中满满的撒娇意味,顾凛无奈摇摇头继续当个工具人提着满手的花灯,笑的纵容。

顾决和顾立听着嘻嘻哈哈的欢笑声也跑过来凑热闹,顾立被分去帮小环提花灯,顾决转了一圈揽下了写灯谜的活。

“大哥,别写太难了,我书读的少。”

“书到用时方恨少,这下知道了吧。”顾决哈哈笑着揶揄顾凛,“写了几个小时候教过你的,就是不知道你记不记得。”

“那定然记得,就靠那几题讨赏了。”

众人听到,笑做一片。

申时初,前院也热闹起来,是二房顾仲禹带着家人过来了,一一见过礼后,顾伯期和顾仲禹去书房喝茶说事。柳氏也难得穿了靓丽些的衣服,在茶厅亲自接待顾仲禹的夫人张氏。张氏娘家是开武馆的,张氏从小也跟着学了些拳脚,为人豪爽嗓门大,一声吼过去,三个儿女吓的都不敢动。

“喊人没?跑哪里去!”

“喊了喊了,”柳氏忍不住帮着安抚了几句,“让他们去玩吧,别拘在这里陪我们了。”

张氏点点头,小孩们才敢跑开。“大嫂你不知道,兔崽子跟他们爹爹一个德行,成天不着调,江哥儿翻年就十六了,天天带着他妹妹瞎跑,愁死我了,弟弟才六岁啥也不懂也跟在后面嘚嘚的跑。”

“你呀,身在福中不知福,过几年孩子们大了,你想管都管不了了。”

“唉……都是被他爹带坏的,成天的不读书,瞎玩,让他去武馆学些拳脚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今年说要跟着他爹做生意,看了两天账本就说没意思不干了。他要是有决哥儿一半的心性,我就谢天谢地了。”

“决儿哪有你说的这么好,二十五都过了,就是不愿娶妻,以前说是腿脚不好不愿耽误别人,现在腿也好了,还是不愿意,我说他两句就跑到铺子上家都不回了。”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柳氏也是一肚子的苦水。

“决儿的腿……真的?”

柳氏点点头脸上笑容藏不住,张氏听到也是哈哈大笑起来,“这真是天大的喜事,如今娶妻正是好时候啊。”

“我倒是想啊,他向来主意大,哪会听我的,你们家江哥儿呢?宝珠也快十二了吧?”

“我倒是为江哥儿寻摸了几家,人家一听说他天天在街头巷尾的瞎晃,哪还有后续,我都揍他几顿了也没用,太不醒事了。宝珠眼看也大了,我请了几个绣娘在家教她绣工,每次还没学一会儿就被她哥拉去玩了,就听她哥的话,一喊就跟着跑。”

张氏想想自己每天无事生非的儿子嫌弃的翻白眼,“算了算了不说了,说的我头疼,”凑近柳氏跟前,压低声线,“听说二郎回来了?”

柳氏点头,两妯娌凑到一起,往往是泼辣的张氏话多些。

“不走了?”

柳氏摇摇头:“他是告假回来省亲的,说是中秋过完就走。”

“没给你找不快吧?可千万别像他那不靠谱的娘。”

“没,他也长大了,”柳氏摸摸手腕的佛珠,将李慕青与华氏夫妇的渊源讲给张氏听了。

“没想到还有这样的渊源,要我说啊,大嫂你就是太贤惠,那些劳什子妾室的就不能让她们进门,什么开枝散叶的都是瞎话,我就不听,顾仲禹要是敢纳妾我打断他的腿,我跟你说啊,那妾室没一个好的……”正说着,张氏看到站在柳氏身后的小柳氏,恭敬低垂着眼在一旁侍候,一下子有些尴尬,哈哈笑了两声将话题揭了过去。

聊着家长里短,不知不觉就到了申时末,有仆人过来禀告说,小姐和姑爷带着儿女回来了,小柳氏一下抬起了眼有些期盼,眼中难得有了些光彩。这小姐正是小柳氏所生庶女顾蓉蓉,前些日子顾伯期专门交代喊回来一起庆祝中秋,顾家已经许久没有这样齐全过。

柳氏知道她的想法,吩咐仆人,“让老连带去书房给老爷见礼,然后让小姐去后院休息,着人去东院喊大少爷,让他去前院接待姑爷。”然后给小柳氏交代,“你去后院准备着吧,他们难得来一趟。”

小柳氏得了许可,忙告退而去,行走间还忍不住抬眼往前院望去,明明什么也看不到还是忍不住多看几眼。顾蓉蓉前些年由柳氏做主许给了邻县的粮商王家的小儿子,每年除了过年时来送年礼,平时都见不到。几天前听主母说派人去请了顾蓉蓉回来过中秋,小柳氏就一直期盼着。

沉寂太久的顾府终于活泛起来,处处是孩子的嬉笑声和大人们你来我往的寒暄声。

酉时末,天慢慢黑下来,仆人们在戏台前支好了三张桌子,顾伯期带着顾仲禹等人一桌,柳氏带着张氏等人一桌,孩子们则由仆妇们侍候着坐了一张小桌子,因是家宴,男女中间并未用屏风隔开,热闹非凡。

“你去小桌子那儿侍候孩子们吧,”小柳氏听到柳氏吩咐惊喜的应声去了小孩子那桌,顾蓉蓉的两个孩子正在那儿,儿子五岁女儿三岁,正是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地年纪,小柳氏别提有多喜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