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营业了两天之后,生意比他预想的要好得多。
他一开始只拿一百斤肉,第二天拿一百五十斤,第三天拿两百斤。
本意是想试试城里接纳这项生意的边界在哪里,没想到三天都没试出来。
李衔霜知道烧烤一定会爆火,但在他的想法中,爆火的原因当然有味道好这一条,但最重要的是新奇,人们没见过这样的形式,也没尝过这样的调味,自然会有一定的讨论度。
然而他没有想到的是,回头客非常的多,多得超乎他的预料,出现了许多接连来了六七日的“老客人”,从开业那天起,到现在,几乎每天都要来坐一坐。
而且不是自己来,多半是呼朋唤友,或者带着自家的家眷来。
李衔霜这才意识到,自己错估了形势。这也怪不得他,在他那个时代,有太多打着新奇口号开的网红店了,用钱砸流量,骗人进来杀,赚一波快钱就撤退。
这也是李衔霜如此不信任热度的原因。
但是他忘记了,瑜朝与现代不同,此热度也非彼热度。
瑜朝有酒楼,有饭铺,有茶馆,有露天摊,但这些要么是达官贵人谈事情的地方,要么是普通百姓填饱肚子的地方,茶馆倒是可以约着老友去坐一坐,但也要在家里先吃了饭再去。
他们需要一个地方,来了就谈天喝茶撸串。
又能吃饱,又能畅谈。
而李衔霜的烧烤摊子恰巧满足了人们的需求,可以说是一击即中。
既然机会得到验证,再不好好抓住它,那就太不是他的风格了。
于是李衔霜当即就决定,加上午餐档。
“没问题!”听了李衔霜的决定后,大伙答应得很痛快。
李衔霜:“…… ?”怎么会这么顺利?
已经准备好了一肚子利好条件的李衔霜哑火了,半晌道:“各位还是听听条件吧。”
“什么条件?”翠翠脸色变了,把手从洗菜盆里拔出来,在裙子上抹,紧张地说:“不会要换掉我们吧?”
李衔霜无奈笑道:“各位太高看我了,你们要是走了,我才难办。”
已经在一起共了四天事,大伙也早都摸清了两位东家的脾气,宋哥儿看上去冷冷清清的,但实际上很好说话,谁的想法他都会细致地考量。而这位李衔霜,每日都笑眯眯的,脾气像是很温和的样子,但实际上却很有主意。
名义上是上门的赘婿,但却是家里说话拿主意的人。
他说要加午餐档,那就加定了。
如果他们不同意,李衔霜也绝对会想办法把它开起来,哪怕是换人。
已经清楚了这点,就没有必要纠结了。再说了,这位东家确实是有本事的人,也没亏待他们,没人想走。有人道:“我们不走,东家说让我们干什么,我们就干什么。”
李衔霜都有些感动了,虽然还没机会当社畜,但毕竟已经当了多年的学畜,牛马不能为难牛马已经成了根深蒂固的信条。
“放心,从明天起,午餐档的利润我会拿出一半分给诸位。”
这话一出,人们都愣了。
沉寂半晌,一人颤颤巍巍地转头问:“……多少?”
另一人咽了咽唾沫,嗓子依然发紧,“一半?”
他们是知道东家的烧烤摊有多赚钱的,除去成本,午餐档的利润怎么也有一两多银子,哪怕只拿出五百文做工钱,他们五人分,每人每天也能拿到一百文!
一百文,什么概念?
他们只要在这里工作二十天,就能把家里一年的花销给赚出来。
之前每日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在地里干活,拼死拼活干一年,也才能赚出这些。
有人被这个消息砸懵了,半晌没动作,忽然啪的给了自己一巴掌,“老子之前还看不起商人,妈的,这是真他妈赚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