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大娘掏出的玉佩色泽温润,莹和光洁,青黄相接又相互融合,看不出来是青色多还是黄色更多,这块玉价值不菲,当大娘掏出这块玉佩时,大爷并不惊讶,因为他认识这块玉佩,是当年大娘进他家门当童养媳时,她就带在身上,是她全身上下唯一一样值钱的东西,而且还是相当的值钱的。
大娘看了看村长说:“老头子,这块玉佩你认识的,这是我爷爷留给我的唯一的东西,当年------”
那年,村里来了一位仙风道骨的修道人,带着一个五六岁的小丫头,老道虽然几分疲惫,但双眼炯炯有神,穿着一身长袍,背着一把剑,一看就不是普通农人,小丫头一身脏兮兮的,头发凌乱,但细看几分清秀。刚进村时,爷孙两是饿得走不动路的样子了,当时村长他爹打猎回来正巧遇上,山里人热情好客,加上天性的善良,就把爷孙两带回家里。
一进门,村长娘就迎了出来,村长爹冲她喊道:“安儿他娘,快多准备点吃的,让这爷两吃顿饱饭。”
“哎哎,快进来,我先拿几个饼子,你们先垫垫肚子,可怜哦,这小女娃这么小,跟着受罪了。”合安娘边答应着边利落地忙活起来。整了几个大饼让爷孙两先吃,两人是真饿了,也不顾不上礼节,吃下了大饼后,老道士才一个劲地说:谢谢,谢谢,谢谢主人家好心收留,好人必有好报。”
合安爹把猎物一甩就过来陪着老道闲唠:“大叔,您这是打哪来的啊?是不是走了很远的路?盘缠都不够吃了吧?”
老道整了整气息说:“贫道遇上了点难事,带着孙女一路紧赶着的,也没收拾什么盘缠。多谢壮士侠义。”说完朝村长爹行了个道礼。
村长爹挥了下手道:“谁一辈子没点难事,就老先生这精神头,一看就不是普通人,肯定是遇上不得已的难事了,可苦了这小女娃儿了。”村长爹慈爱地摸了摸小姑娘的头。
老道说:“这娃从小父母就不在了,跟着我一个老头子四海为家,到处奔波,跟着我始终是受苦受罪的,这几年一直想给她找户好人家收养。”
村长爹说:“这镇上县上大户人家也不老少啊,想收个丫头的人家多了。”
老道说:“我只想把孩子托一户好人家,普通人家穷点没事,只要勤恳善良,家风好的,能善待我这可怜的孙女就好。不想随便让她给人当使唤丫头,吃苦受罪,还寄人篱下,不受尊重。”
村长爹听了几分感动:“先生这般爱护孙女,为何不给她一个安稳的家,定下来抚养她成长。”
老道说:“我们学道之人四海漂泊,命硬得很,本不该有亲人相伴,可是我年轻时-----,唉,因一点机缘巧合,有了儿子,为抚养儿子,我也想过不再修道,可是我的师门仅剩我唯一一位传道之人了,我如果放弃对不起祖师爷,对不起师父,可能我师父说得对,我天生就是修道之人,也许天性使然,我依然执着于这条路。”
村长爹问:“那你儿子是怎么不在了的?”
老道接着说:“我这种修道之人本就六亲缘薄,不适宜有家,当年我也有想到这层,所以把儿子送出去给别人家抚养,自己才又踏上了修道之路,当时原以为这样能让儿子平安无事,谁曾想他20岁那年,有一天我突然觉得胸口疼痛强烈,于是想到了我儿子,我当时就预感到儿子可能出什么大事了,我一路上骑着快马,累死了好几匹马,终于在第三天赶到他家,家里被强盗洗劫一空,家里五口人全都没了性命,我这刚出生的亲孙女因为是婴儿逃过一劫,在床上已没了哭的力气,我要再晚到半天,她都可能也不在了。“老道说到这,一脸悲伤痛苦。
村长娘此时进来,正好听到,跟着抹起了眼泪,抽泣起来。老道听到声响回头一看赶紧说道:“真是不好意思,不该在主人家面前说起这些悲伤往事,是我失礼了。”
“没事没事,来来,吃饭了,这中午炖了点兔子肉还有不少,我给热了,你们好好补一下,瞧孩子瘦的。”村长娘一看就是那种心胸宽广,大气善良的农妇。
“是是,先生不要自责,先吃饭吧,边吃边讲,有啥难事的,说出来,心里舒坦些哈。”村长爹虽然大大咧咧的,但一看也是热心肠的人。
“多谢两位善人!“老道没再多言,拉着孙女吃喝起来。
饭后,两夫妻忙着收拾,老道拉着孙女过来,对孙女说:“孩子跪下。”小姑娘听话地跪倒在地。村长爹娘吓了一跳,赶紧把手上活停了下来,伸手去拉小姑娘,老道轻轻拉着两人的手臂阻止下来。
”主人家,让孩子认你们作爹娘吧,我看出来你家就一个儿子,没有姑娘,你们放心,这次,我已经做了万全准备,我也给我孙女看了,这孩子长命百岁,性情温和,未来她的后代定能兴你家门眉的。不会给主人家带来任何麻烦的。修道之人最忌害人,请主人家相信我。我就起个道誓。“说着他双手结一个印往自己胸口扣去,一道红光直击心脏,他难受了弯了下腰接着道:“我发誓,我所言之事绝无虚言,若有诓骗之意,我四分五裂当场毙命。”
村长爹娘吓了一跳,一左一右赶紧扶着老道,村长爹说:“先生您这是干什么,我们没有说不信啊,你这给自己打了什么术法,要不要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