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是到了院门口,温思月抬头看到宁清院三个字。温思月心里吐槽:这院名起得也不怎么样,中规中矩的。没有圆明园的好。
“庶福晋,这就是您的宁清院了。奴才就送您到这了,您请吧。”
贾迎春客气道:“有劳公公了。绣桃。”
温思月松开贾迎春,从袖子里掏出一个轻飘飘的荷包塞那带路的太监手里:“这是我们主儿的一点心意,请公公吃茶。”
太监捏了一荷包发现里面装的是银票,立即高兴起来笑着说道:“奴才李多福多谢庶福晋赏赐。今儿进府的就庶福晋您和萨克达格格。您是庶福晋,贝勒爷今晚肯定来您这,奴才先恭喜您了。”
太监自报名字叫李多福。
绣桃赶紧笑着回道:“多谢李公公吉言 。”
也不知道是不是那荷包起了作用,李多福又殷勤说道:“庶福晋,您先进屋歇着,奴才去给您催催您的嫁妆。您放心,一定完好无损给您送来。”
虽然贝勒府的人肯定不敢偷贾迎春的嫁妆;但若是他们下手重些,再来个不小心,把贾迎春的嫁妆弄坏了些,就算贾迎春后来知道了,也奈何不了他们。
一是没有证据证明是他们弄坏的,他们完全可以反咬一口就是东西在荣国府里就弄坏了。拿坏的东西当嫁妆,到时还能给荣国府安个不敬皇子不敬皇家的罪名。
只要有一张能颠倒黑白的嘴,是黑是白他们说的算。
毕竟贾迎春只是庶福晋只是妾室,不是嫡福晋也不是侧福晋。若是贾迎春刚进府就为嫁妆的事闹起来,肯定会惹四爷和四福晋不喜。若了四爷不喜就会失宠,若了四福晋不喜在后院就可能被穿小鞋被针对。
若是不闹,贾迎春就只能吃下这闷亏。
所以不管是闹还是不闹,吃亏的都是贾迎春。
所以李多福这句完好无损太重要。
见李多福这么说,为了感谢李多福,温思月赶紧撸下手上戴着的一对金镯子过塞到李多福手里:“我家主儿的嫁妆就有劳李公公您多照看了。辛苦您了。我叫绣桃,要是有什么事,公公唤我就是。”
李多福接过那对金镯子,笑得更谄媚:“绣桃姑娘客气了。庶福晋您歇着,奴才去给您催催嫁妆。”
贾迎春也客气说道:“有劳公公了。”
李多福走了之后,温思月和绣橘扶着贾迎春进院。
温思月打量小院。宁清院一座一进小院,有正房三间加两间耳房,左右东西厢房各三间,还有倒座三间。中间是不大的院子,院子里种着两株桂花树。这会是八月,桂花已经开了,花香十分浓郁。
院子里已经有好几个宫女太监还有两个婆子。看到温思月两人扶着贾迎春进来,他们跪下迎接:“恭迎庶福晋。”
温思月代贾迎春说道:“你们且各自忙去,待明日主儿有时间了再见你们。”
“是。”宫女太监们都起身离开。
方嬷嬷教导规矩的时候,温思月可是仔细学了的。
两人扶着贾迎春进了正房,中间是明堂,西边是贾迎春的卧房,东边有铺炕,应该是白天起坐会客地地方,还可以做书房或是佛堂。
卧房也就是贾迎春新婚的新房,布置的东西都是粉色的。粉色的帐子,粉色的被褥,连贴的囍字都是没那么红。
说是喜庆吧,这粉色喜庆也有限。可是贾迎春是妾室,她也只能用粉色。
若是侧福晋还能用接近正红的银红水红色。
温思月提醒贾迎春。“主儿,仔细脚踏。”
绣橘也赶紧说道:“主儿,可以坐下了。”
贾迎春已经进了四贝勒府了,她们就不能再叫贾迎春姑娘了,得叫贾迎春庶福晋或是主儿。
贾迎春坐下后对温思月两人说道:“绣橘留下陪着我,绣桃你出去问问宫人们打听一下府里的情况。等方嬷嬷带着嫁妆过来,你们方嬷嬷仔细归置好。送嫁妆的宫人你看着打赏,不必吝啬。”
“是,奴才知道了主儿。”温思月领贾迎春的吩咐出去。
满清搞的奴才制,满蒙族人和满蒙汉八旗都是皇家的奴才;所以在宫里和皇子府,不管是宫女还是太监都得自称奴才。连那些官员官眷见了皇家人也都得自称奴才。
温思月她们进了四贝勒府也得自称奴才,而不是像在荣国府时样,婢女自称奴婢,仆丁自称奴才。
温思月出去没一会,贾迎春的嫁妆就被送来了,方嬷嬷跟着一起过来。方嬷嬷是跟着贾迎春的嫁妆一起来的,为了看着贾迎春的嫁妆。方嬷嬷没跟着贾迎春一起,也是为了避免太显眼。
毕竟庶福晋带个嬷嬷进府还是很显眼的。
贾迎春的嫁妆放到了院子里,温思月打赏了抬嫁妆的太监们,等人都离开之后,温思月和方嬷嬷站在院子里看着贾迎春的嫁妆。
“嬷嬷,现在怎么办?主儿的这些嫁妆收哪去?”温思月问方嬷嬷讨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