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思月很坦然说道:“婢妾看到喜欢的地方就抄写下来,这样方便以后拿来细细品味。”
四爷听了温思月的解释,他才拿起纸张看。
温思月心里嘀咕,这人疑心真重。
四爷仔细看,温思月怕他不信决定告诉四爷,她在哪里抄的。
但她又不能太特意,不然以四爷多疑敏感,很容易发现她揣测了四爷的心思。
上位者的心理是很复杂的,他们需要时又希望别能揣测到他们的心思,有词就体察圣意。可是他又忌惮能揣测到他们思心的人,还有个词叫窥视圣意。
用在皇帝身上如此,用在上位者身上也适用。
所以温思月以很放松很随意的语气说:“这本书婢妾抄了不少,婢妾记得婢妾抄写过书中第十六页的一段话。婢妾很喜欢作者笔下所写的岳麓山的枫叶胜景。书中还提到了岳麓山书院,提到了作者与学子们赏秋赋诗文斗的情景,十分有趣。”
“以前婢妾在荣国府时,也听府里人说过,二房的珠大爷去参加诗会,只是不知是什么样的胜景。看这游记之后,婢妾觉得应该和书中所写差不多。文人都喜欢不用风雅。”
“只可惜婢妾不擅诗词,也不知他们写的诗好不好。不过好在都能看得懂。”
四爷听了惊讶:“你看得懂?”
温思月:“意思应该是懂的。比如这句危峰高瞰楚江干,路在羊肠第几盘。这不就是说在岳麓山上能看到楚江,还有山上的山路又小又绕吗?婢妾这么理解,对吗?”
温思月明明很有信心的说,可说完之后她又小心翼翼问四爷她的理解对吗?一副希望得到四爷肯定的样子。
四爷有些意外,他看着温思月,还是给出了肯定:“你这般解释倒是通俗易懂,倒也不差。”
得了四爷肯定之后,温思月立即又自信起来。她笑着说:“婢妾本就是俗人。婢妾倒是觉得这游记本来就是写给人看的,应该写得通俗易懂些,这样能吸引更多的读者买来看。这样写游记的人,也能赚到更多钱。等有钱当盘缠,他就能去更多的地方游看风景,写更多的游记。这样婢妾就不会没有书看了。”
四爷听到最后被她逗乐:“合着你就是想让人写游记给你看。”
温思月理所当然地说:“当然啦,婢妾想看嘛。”
四爷拿着书晃了晃:“这怕是不成。此书作者乃是前朝之人,早就做古了。他怕是写不了新游记给你看了。”
“啊,哦。可惜了。”温思月一脸失望。
然后她不知想到什么,她伸出小手勾着四爷的小指撒娇试探道:“王爷,您看过好看的游记吗?您那有收藏游记吗?能不能赏给婢妾看看。婢妾保证看的时候一定小心翼翼,不会弄坏您的书的。”
四爷先是低头看温思月勾他的手,又抬头看她:“你胆子倒是不小?”
府里妻妾这么多,还没谁敢问他借书看。
当然,四爷忘了,后院众妻妾除了贾迎春和武格格还有温思月之外,其他人都几乎都不通诗书。福晋只会看账本,不会诗书。
最得宠的李侧福晋,被赐给四爷时大字都不识一个。
四爷后院的妾室,要么是包衣旗小家之女,如宋格格张格格等人;要么就是汉军旗小家之女,如武格格顾格格等人;要么就是满八旗小家之女,如钮祜禄格格和萨克达格格。
包衣旗出身的几乎都不识字。汉军旗小家女子家境一般也几乎不太有机会读诗书,武格格是因为长在江南,加上生得美貌父兄宠爱对她的期许;所以请人教她琴棋书画。
四爷后的包衣旗和汉军旗出身的妾室就没有丑的,在美女如云的后院,武格格为什么得宠,不就是因为她是才女吗?
四爷喜欢美貌的女子,更喜欢美貌的才女。
至于满军旗的,钮祜禄格格虽是出生大姓氏钮祜禄氏 ,但却是出身旁支小家。萨克达格格还不如钮祜禄格格。
满清早年满人女子都擅长读书,尤其是出了精通诗书董鄂氏妃之后,因为宫里孝庄文皇后和太后忌讳,许多满族女子不学汉人诗书。
贾迎春也才是女 ,可惜她性子不讨喜。温思月自小偷学,她敢跟武格格以及贾迎春比,更不敢自称才女 ;但她自信她的才华胜过现在府里除了贾迎春和武格格之外的所有女人。
温思月听出四爷没有生气,她大胆的撒娇:“王爷,可不可以嘛?王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