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中午听广播还听到他了,他不是在杭州吗?”
“他是艺人又不是普通人,年底正是他最忙的时候。前天不是才刚出现在橙色卫视的晚会上嘛。这阵子的日程排得可满了。”而且就算回杭州了,一般都要过两三天才会出现在我的眼前。
“我不管,那你就帮忙送送到他家去。你都这把岁数了就剩这一个从小玩到大的小朋友了,别亏待了人家。”
“谁说我就他一个小朋友?我小朋友多着呢!”而且他是对我图谋不轨的朋友,不是目的单纯一起玩的小朋友!
“唉,那种单位里的小朋友怎么能和从小一起玩到大的小朋友比?路老板也是苦命的人,最疼爱的大儿子年纪轻轻就没了,就我们知道他人有多好,结果被人冤枉进了那里。哎呦。”
“你走了?不留下来吃晚饭吗?”看她一边叹气一边穿鞋子,我的吐槽也连忙调转方向。
“当然了,你老头还在家里等我吃饭呢。怎么了?你要留我吃完饭吗?”
“我以为你准备这么多菜要留下来吃饭呢……”
“呵,你没人要只能吃独筷,我可不一样。我是有老公的人,别把自己熬成了大小伙子的罪怪到我头上,我没像邻嫂家老张那样硬要干涉儿子把儿子养成了一个妈宝!”
“还妈宝咧,你用词倒是挺时髦的。我送你下楼吧。”
“哎呦,我儿子终于长成大人了,你这样我可要感动的哦!”
这老太太真是除了去老年会唱歌外用词一点没老人样。把她送上公交车后感受到脚的冰冷才想起没注意穿着拖鞋就出门了。上次这么穿拖鞋出街,应该还是大学时候了吧?
我们的大学时代正是社交网络刚刚兴起的时候,模仿Facebook的校内网创造了第一轮网红经济。那时候有一句戏言,如果你在大学校园里见到青春阳光化妆精致帅气甜美的“大学生”,那多半是来校园里拍照的网红。如果你在大学里见到一个蓬头垢面,戴着高度数眼睛,就算是冬天上身穿着邋遢的羽绒服脚上却穿着一双人字拖像中年人的人的话,不用怀疑,要问路就找他。
和其他学校一到期末图书馆就大排长龙相比,我们学校只要教室没人上课你就能走进去把它当作自习教室。
背了一天的考纲搞得人脑袋昏昏沉沉的,想趁早去食堂吃饭的我,刚走出教学楼却发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小麻雀!”
他与我对视后兴奋地跑了过来。我看着他不禁问:“你怎么在这儿?”
“放假了就来找你。”
“这么早?”
“嗯,国际班要在圣诞节前放寒假。再开学我就高三了。”
“那你怎么知道我在这栋楼?”
“直觉。”
“别开玩笑了,现在的大学又不是以前的大学,这么多人有几个人认识我。”
“真的是缘分呢,我还想找人打听下呢。”
不管了,“饭吃了吗?”
“还没。”
“我带你去食堂吃饭吧。”
“急什么,我还是第一次来大学呢。这里好大,先带我参观下学校吧。学校里不都有名胜古迹之类的吗?”
“这种新建的校区能有什么名胜古迹?你以为是东京大学吗?先从食堂开始参观吧,不知道今天食堂的烧烤出不出来。”
“学校食堂还有烧烤?”
“嗯,我们学校食堂的特色呢。整个下沙大学城仅此一家。”
不过那天并没有供应烧烤,带他在三楼吃完晚饭后天色也暗了下来,没能带他参观我们的校园。那时的我正赴身于信息时代之中,以为只要留有对方的联系方式,就算是在天南地北也能随时联系。
可却没想到,那是我们在小远去世后的唯一一次见面。就算手机里一直留着对方的账号,可一直到今年才又重新联系起来。
早知道会这样的话,我那天一定会带他参观我的校园,我一定会在逢年过节给他送上祝贺,至少在新年到来后,给他发上一句新年好。
“小媳妇儿~”
就在我因此而觉得有趣把拖鞋踩得啪啪响的时候,一个声音忽然传来把我吓了一大跳。
我赶紧跑上前去把他拉住说:“你在这儿乱叫什么,被别人听到怎么办?”
“大过年的这大街上哪有什么人?你怎么穿成这样就出来了?”
“我送我妈去坐公交,你怎么来了?”
“想你了就来了。”
“你不是今天早上才回杭州吗?怎么不歇会儿?”
“哦~没想到你挺关心我的嘛,我的日程都一清二楚。”
还不是阿英那个粉丝会里在拉接机的人。看我不回答他又接着说:“明天去上海参加一场品牌路演,一个杂志的专访。后天去南京参加江苏卫视的一个春节节目录制,然后放年假啦。”
呵,跟我汇报什么。我又不是你真媳妇儿。
“这是什么?”才刚到家里,他就发现了满满的冰箱。
“我妈做的,这袋是给你妈的。”
“哦~咱妈真是太贤惠了,哇,这蛋饺真是太好吃了!”
是是是,我看还是你去做她儿子吧,还咱妈咧!这不是上一部戏里的北方话台词吗?
“这么多菜晚饭煮些白饭就可以了吧?”
我应了一声就把厨房交给了他,本想开电视的我,看到了电视柜边他堆的那几个纸箱破了,就想帮忙整理下。结果没想到从箱子的破洞里露出了一本相册来。
我们小时候正是傻瓜式相机流行的时候,富裕人家有了相机,打印相片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对路老板这种人家来说当然就没什么了,这样的相册还有好几本。而这一本正好是我们还在一起的孩提时期,不用说有不少我儿时的照片。
“那时的小麻雀还真是只小麻雀呢!好可爱。”
“可不是,比你可爱多了。”
“但现在就不一样了。”
“你这话好像话里有话。”你那毕竟是做过的脸,没什么好自豪的!
“品牌方送了我一些衣服,我特意要了你的尺码。”
还有这种好事?要是什么奢侈品牌的话我还怕受不起,不过还好是大众品牌。我不是一个会放松地接受别人赠礼的人,但偏偏他送的却让我什么负担都没有。
这边正试穿着衣服,那边饭菜也热好了。丰盛的饭菜,就像我们的日常一样在餐桌上展现开来。这时电视里正重播着昨晚某个地方电视台的春节晚会,他的歌声就这么正好从电视里传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