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月平道:“我们才从那里过来,这会儿不去了。”
“那好,你们去玩吧。”
李升平只好认命,陪着心爱的人去买她喜欢吃的花果子蜜饯。
很快两个人就消失在眼前。
经过连月平提醒,李浔阳不打算去河边看花灯,就在准备走向别处之际,却看见魏恒身边的人朝他们走来。
“公主,魏将军在河边,邀您过去赏花灯。”
这下她不好推却,只能跟过去看看魏恒此番又耍什么花招了。
手下带路,穿过熙攘的人群,将他们带到一处热闹的河边。
华灯初上,河面波光粼粼,花灯随着水流摇曳生姿,绚丽多彩。
而魏恒就站在河边,手里拿着一枚花灯,细细看,竟是山茶花模样,艳丽耀眼。
“浔阳,你来了。”
魏恒看到那抹魂牵梦绕的影子,魏恒几步走过去,瞬间露出笑容。
李浔阳只是淡淡应着,“只有魏将军一个人?”
她左右看看,看到魏恒身后的河里有一只画舫。
魏恒却从容解释道:“一切都是误会,今日我是特地为你准备的。”
说着,他忽然看到李浔阳身边站着沈珩之,不由得怒从心中来,但怕破坏李浔阳的好兴致,只是看着他说:“质子也来了,你今日正好可领略我们诏云的风俗。”
魏恒知道,沈珩之能光明正大的出来,定然是被皇帝准许的,他也不好说什么,忽然瞧见沈珩头上竟带着花,便出言嘲讽道:“我还是第一次见男子簪花,属实大开眼界。”
于是笑着走到沈珩之面前,上下打量,“质子这幅样子,戴了花似乎比女子还妖艳。”
周京在一旁翻眼瞅他,恨不得将那副小人嘴脸撕烂。
沈珩之从容应道:“魏将军过奖了,臣与太子相比,是自愧不如。”
魏恒不明所以,这时候却听到了李升平的声音。他的笑声由远及近传来,很快来到众人身边。
而他头顶的小菊花随着他的动作,摇摆不定。
魏恒见此,只好闭了嘴。
你诏云国的太子都簪花,又何必嘲笑我们呢。
李升平察觉到了魏恒眼里的嫌弃与厌恶,连忙走过去,笑着问好,接着很识趣地将其他人引走。
于是就剩下魏恒与李浔阳两人。
清风徐来,晃动着满河星辰。魏恒看着李浔阳,眼里含情脉脉,他来到李浔阳身边,提起那盏花灯,“浔阳,这是我为你做的花灯,加上画舫里的整整一百盏。”
河边男女看到他们一对人站在一起,不由多注意几分,听到魏恒这么一说,更是羡慕不已。
“一百盏啊,那得做多久,这位郎君可真有心。”
“小娘子真是有福气啊。”
李浔阳却在心里嗤笑,做几盏花灯就有福气了?就有心了?
“多谢你的好意,我怕是没有这个福分。”
李浔阳拒绝了。
另外一边,李升平带着众人上了船,进入画舫中,顿时看见里面的小桌上摆着各式各样的糕点,馋的直流口水。
吃一块没关系吧,反正也不会被发现。
吃两块也没有关系吧,比竟这么多呢。
……
而沈珩之并自上船后,一直站在船头注视着岸边的两人。
周京问他在看什么。
沈珩之说自己是在看花灯。
这时李升平带着连月平从里面出来,二人看到船头前方堆着无数花灯,更是惊叹不已。
连月平道:“魏将军真是有心。”
李升平立马驳道:“做花灯就有心了?”
沈珩之听到这句话后,默默收回目光,看着船板上的花灯,“听闻在花朝节向河里放九十九盏花灯,花神便会满足你的心愿,让你跟所爱之人永远不分开。”
李升平一听,瞬间来劲了,“真的啊。”
难怪魏恒弄这么多花灯过来。
也不提前告诉他,真不够意思。
待会魏恒要在自己面前出尽风头,可怎生是好。
周京看李升平纠结的模样,在一旁怂恿道:“放掉再买不就行了。”
李升平撸起袖子大胆放,一边放一边数着,沈珩之趁他放花灯之际,抬脚将一盏花灯踢进河中,而几人没有人发现。
毫不知情的魏恒依旧说着动人的情话,眼睛里布满泪花,抬起自己粗糙的手摸上李浔阳的手腕,“浔阳,从前都是我不对,我不奢求你能这么快原谅我,我只希望你能不要这么讨厌我,不见我。”
李浔阳低头,看见他的手出现很多红痕,于是转移话题,“你的手怎么了?”
魏恒低头看了看,“做花灯碰到的,不碍事,只要是关于你的,我都心甘情愿,无怨无悔。”
“你真是有心了。”
“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船上还有九十九盏花灯,都是我亲手为你做的。你随我去看看,”魏恒拉着李浔阳朝船上走,“此外,我还给你准备了你最爱的点心。”
当魏恒走到船上,发现甲板上已经空空如也,而李升平正撅着屁股放下最后一盏花灯。
他震惊万分,想一脚把李升平踹进河里。
可是这时,李升平专心致志地记着数,发现只有九十八盏,他转头就看见魏恒已经站在了自己身后。
而他的手里还提着一盏花灯。
“哥哥,你这花灯借我用用。”李升平陪着笑,将那花灯夺过来,一把放进了河里,动作一气呵成。
“九十九盏了。”他闭上眼睛,快速许了个愿,全然不顾及魏恒铁青的脸。
看着这番行云流水的动作,众人哭笑不得。
魏恒脸沉的比这河水还深。
“浔阳,我们进去吃点心。”他努力恢复自己的心情,可刚走近里面一看,却发现各个盘盏里面的糕点,无疑都少了一两块。
“李升平。”魏恒低吼一声。
“什么事啊,魏哥哥?”李升平连忙走进来。
“看你干的好事!”
李升平自知理亏,有错在先,忙掏出一包银两,说:“去醉月楼,我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