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电话那边的人,居然继续回复了他。
在收到第二次回信的时候,裴义自己都没有认识到,他一向略显浅淡的褐色瞳仁一瞬间紧缩了,在那一瞬间,有一种......心脏被一尾羽毛轻轻拂过的感觉。
心跳重新悦动,是一种全新新奇的体验。
尽管只是简简单单的“不客气”三个字,都足以占据他的脑海,他的心神。
就如同他看过的所有的冒险电影,主角在困境低谷的时候,总是会遇到那个心驰神往的人,给予他冲破禁锢的勇气,拉他出泥潭。
总是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在牵引着他,每当和这个号码的主人聊天的时候,他的内心都会诡异地平静下来,不再想酗酒抽烟,不去想那些烦心的事。
鬼使神差地,或许是压抑了太久没个倾诉的人,他乐于向这个陌生的倾听者吐露心声。
而“她”总能安慰到他。
后来的几天,裴义和这个人又聊了许多,他也慢慢了解到,手机对面,号码的主人也在B城上大学,他直觉猜想对面的人一定是异性,她说话给人一种很缓慢很柔和的感觉,言语之间,总能包容他各种各样的情绪。
旁的,就不知道了。
他在手机里十分懂礼克制,他们之间还没那么熟,他总是问东问西,怕惹对面的人烦,问多了,很不礼貌。
只是他的这位网友,似乎很惜字如金,对他很冷淡,他发三条她回一条。
裴义这个时候突然有点想主动暴露身份了,期望他暴露家财万贯之后,她能像旁的人那样对他热情点。
但转念一想这种可能性,裴义否决了,他总觉得,“她”不是这样的人。
在火锅店打了一天工的黎晓希小腿肚子酸痛得直抽筋,忍受不了身上那股腌入味的油烟味,一回宿舍她赶紧去洗澡。
头上顶着毛巾从浴室出来,手机提示音又在响,她嘴里咬着牙刷,翻开手机盖子看,原来是那个小屁孩又给她发消息了。
或许不应该叫他小屁孩?毕竟他的年龄与她差不多大。
黎晓希感叹,同是上大学的人,为什么心智差距或者确切地说是性格差异如此之大。
一开始她以为他是从小被家里宠到大的孩子,可通过后来这几天有一搭没一搭的聊天,发现他的幼稚行为只是想引起父母的注意而已。
缘分来的奇妙,她通过手机结识了全新不同的人,更巧合的是,对面的人,和她有着相同的心境。
同样是被父母抛弃,被亲缘关系捆绑,在家庭中失意的孩子。
通过这几天的了解,她知道他的父母都不在国内,独留下他一个人在国内上大学,连他凭自己的实力考上大学了,父母都没抽出时间为他庆祝一下。
这一点黎晓希深有体会,当初她的高考分数出来,陈文芳是高兴的,但是知道她填报的志愿后,陈文芳气得每天每夜都在抱着她的脑袋数落她。
更别说什么庆祝请升学宴了。
至于黎国忠,按照陈文芳的说法是,不知道死在哪个温柔乡了,面都没露一次。
黎晓希把嘴里的泡沫吐了,洗漱完毕之后才给他回消息:
“至少你的父母支持你的决定,而我的爸爸我平均一年我才见他一面,我的妈妈也并不支持我所作出的选择。”
她将将发出去没一会,对面的人似乎也刚好拿着手机,很快就回了消息过来:
“我的父母也并不支持我做的选择,我的妈妈希望我能出国。”
“而且我的爸妈离婚了,我的爸爸是为了追回我的妈妈才去了国外。”
“我爸并不喜欢我,准确地说,是不喜欢除了我妈之外的所有人,我违背了我妈的意愿,没本事逗我妈开心,不能留住我妈,他就更不喜欢我了。”
“别说一年一面,我都记不清我上次见他是什么时候了。”
黎晓希看着这些文字,心想这真是个可怜的孩子,与自己简直太有缘分了——同病相怜的缘分。
两个人你来我回地吐槽了一会,控诉着自己的不幸,越聊越有话题,越聊越投缘。
小腿又抽筋了一下,黎晓希被疼得直抽气,坐在椅子上缓了好一会。
手机的提示音还在响,是那个小屁孩又源源不断地发了消息过来。
刚才聊得太投入太上头了,现在她猛然间冷静下来,人家至少衣食无忧,能自由畅通出国。
她还是先可怜可怜自己吧,她还在温饱线挣扎呢。
虽然之前黎国忠和她联系的时候说过,会替她交话费,但是黎晓希还是很心疼钱。
所以现在她也不管对面是怎么想的,她没再翻开手机,赶紧爬上床睡觉,毕竟明天还得早起打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