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府大堂内,傅玉从案发现场归来,手持一支碧玉金簪,它的碧绿如春水般深邃,金色的簪身则闪耀着夺目的光芒。
傅玉将簪子展示给玉秋霜,声音中带着几分严肃:“玉秋霜,你可认得这支碧玉金簪?云娇死的时候正戴着这支簪子,有人在送簪子的时候把云娇杀了。”
玉秋霜闻言,神色骤变,她紧盯着那支簪子,睫毛轻轻颤动,脸色渐渐失去血色,眼中闪过一丝震惊。
可是,玉秋霜却慢慢地摇了摇头,否认道:"我不认得。"
看到玉秋霜的反应,傅玉的眉毛微微皱了起来,她审视着玉秋霜的神情,试图从她的脸上找出破绽,然而,玉秋霜的表情却异常震惊,好像真的跟这根簪子没有任何关系似的,这让傅玉心里不禁有些疑惑,难道玉秋霜真的不认识这根簪子吗?
宗政明珠也觉得很吃惊,他看着玉秋霜,他了解玉秋霜的性格,她是个善良又单纯的人,绝对不会说谎的,可是,眼前的证据却让人不得不开始怀疑。
三个人之间的气氛也变得紧张起来,傅玉的眼神变得锐利,他直视着玉秋霜,试图从她的反应中找出破绽,然而,玉秋霜的震惊似乎并不是假装出来的。
傅玉叹了口气,说道:"前几天,我去玉城主那里买了块玉石,当时我正好看到她手上拿着个盒子,里面装的就是这根碧玉金簪。"
傅玉的语气中透出一股无奈:"虽然我也不想相信城主会做这种事,但是除了这根簪子,我们在现场还找到了一些别的线索,全都指向了玉城主。”
听到这话,玉秋霜的眼中闪过一丝恐惧,她紧紧地抓住手中的手绢,像是要通过这个动作来缓解内心的不安。她抬起头来看向傅玉,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你说的那些别的线索是什么?"
面对玉秋霜的追问,傅玉从袖子里掏出一封信,信封里装的是一首情诗,傅玉把信递给玉秋霜,接着说:"你肯定认识这字迹是谁写的吧,而且这封情诗是在蒲穆蓝的房间里找到的,所以可以推测,云娇在这首诗里表达感情的对象应该就是蒲穆蓝。"
玉秋霜颤抖着手接过那封信,她的心跳得飞快,眼中的恐惧和困惑交织在一起,那熟悉的字迹让她的心痛得厉害,她无法否认这确实是云娇的笔迹,但是这首情诗的内容,她却从来没见过,她实在难以接受云娇竟然和她的姐夫蒲穆蓝有染。
玉秋霜的脸色变得更加苍白,她用力咬住嘴唇,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她知道,这些证据对姐姐来说是非常不利的,但是她始终坚信姐姐是无辜的,她绝对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
她紧紧握住信纸,她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就算云娇和蒲穆蓝有奸情,也绝不可能是姐姐杀得人!”
玉秋霜的内心已经快承受不住了,手里的信纸被捏得皱巴巴的,眼泪在眼睛里不停地打转,虽然她的声音有些发颤,但是她却咬牙切齿,坚定不移地说:“不管别人怎么样,我就是不信我姐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来!”
这段话让傅玉有点惊讶,她微微皱起眉头,好奇地问道::“你为何如此肯定玉城主不是凶手?”
听到这话,玉秋霜冷笑一声,眼神中充满了轻蔑,她反问道:“你会因为你养的狗跟别的狗好上了,就把它给杀了吗?”
傅玉被玉秋霜的反问噎了一下,她微微张口,却无言以对,然后摇了摇头,玉秋霜认为玉蒲穆蓝和云娇的关系就像狗跑去偷情一样可笑。
傅玉被玉秋霜的反应搞得有些懵,但是很快她就明白过来,玉秋霜之所以这么生气,其实是因为蒲穆蓝和云娇的背叛让她觉得很恶心。
不过,在傅玉看来,玉秋霜的愤怒并不仅仅是因为蒲穆蓝与云娇的奸情,更重要的是她想要为玉红烛洗清嫌疑。
然而,真相却比他们想象的还要残忍,玉红烛,作为一城之主,她的权力和地位让她无法容忍任何背叛,当她发现两人的奸情时,她决定亲手解决这个问题,于是她下令让蒲穆蓝去杀掉云娇,永除后患。
蒲穆蓝,为了保命,不得不听从命令,他杀了云娇后,怀着愧疚和恐惧,提剑回到玉红烛面前,希望求得她的原谅,然而,玉红烛却是一个冷酷无情的女人,她收走了蒲穆蓝的剑,表面上原谅了他,让他回房间更换衣服,然而,就在蒲穆蓝毫无防备的时候,玉红烛却突然出手,一剑刺入了他的后心,结束了他的生命。
现在,整个案件的关键就在于找到失踪的玉红烛,玉红烛的失踪,如同一颗悬而未决的石子,只有找到她,才能揭开所有的谜团,让真相大白于天下。
傅玉的目光转向玉秋霜身旁的宗政明珠,她注意到,尽管周围的气氛紧张压抑,但宗政明珠却始终保持着那份冷静和沉稳,他那张英俊的脸上,似乎写满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淡然,但傅玉心里清楚,这只不过是他的表象罢了。
“宗政明珠。”傅玉叫出了他的名字,语气中带着一些严肃和认真:“如果你发现了玉红烛的下落,记得第一时间派人通知我。”
宗政明珠的表情明显一愣,他马上领悟到了公主话里的意思,公主是在告诫他,他绝不能因为私情而包庇玉红烛,无论玉红烛是他的什么人,他都必须公正无私地处理此案。
宗政明珠的目光中闪过一丝犀利,然后郑重其事地点了点头,回答道:“公主放心,臣知道该怎么做。”
傅玉并没有跟玉秋霜再多理论什么啊,她还是挺明白玉秋霜为什么会是那样一种态度,毕竟任何人在这种情况下都可能选择否认,她转身离开玉府,穿过街道,走向对面五十米外的一家食楼,因为李莲花在陪她看完案发现场以后,突然说自己饿得受不了,想去那边吃点好吃的,便独自去了。
傅玉走进食楼,店内装潢雅致,客人络绎不绝,她在人群中寻找着李莲花的身影,毕竟,她非常清楚,李莲花绝对不会只是为了填饱肚子才跑到这儿来的,肯定有别的原因。
傅玉注意到,那张桌子周围坐着几个人,他们的穿着打扮与普通百姓无异,显然不是江湖中人,这让她更加确信,李莲花这次来这儿肯定不只是吃饭那么简单。
傅玉缓步走近,耳边传来了李莲花温和而亲切的声音,听到李莲花正在跟一个老头儿聊天,还给他看病呢。
傅玉站在一旁,静静地观察着李莲花的一举一动,李莲花一边看病,一边问一些看似无关痛痒的话题,却总是能把话题引向关键之处,既不让别人觉得奇怪,又能得到很多有用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