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做到,第二天黎谨就“早早”的带人去找了附近最高级的寄宿小学办插班入学手续。
虽然这个早只是比十二点早了那么一刻钟。
身份证和户口本、出生证、预防接种症等等当然也准备好了,至于真假那自然待定。
找人填资料的时候黎谨问人年龄和姓名。
“七岁。”
大手一挥把年龄填上,还准备在心里嘀咕了句。
没想到他昨晚还猜中了。
“姓名呢?”
“庭轩。”
名字的前面顺理成章打上“黎”字。
而在校被问及每次最长的寄宿时长时,他毫不犹豫选了最长的一个月。
……
晨光抚摸枝叶,金色的液滴在流淌,将浓绿染成浅绿与明黄,重叠交错过后的繁荫向上在妆点白亮的天空,向下在倒影枝繁叶茂。
林间道中,迎面走来的身影款款,但也匆匆。
笨重的黑框眼镜架在小巧的鼻梁,将眼下的青黑很好的挡了挡。
那落地错落的金黄不经意间落入眼底,但又被她主动垂下眼扫去,她自己都记不清有多久没闲下来走走了。
“叮铃铃。”
不远处,课间铃声及时响起,熟悉的嘈杂同样也应声响起,学生的嬉笑声很好的唤回女人的思绪。
算了,还是工作更重要。
将不该有的思绪压下,章铃边走向行政楼的工夫,脑海中边浮现出校长发信息要她来招待的这次新转学来的学生的画面。
小学转学的孩子不算少见,几乎每个级都会有那么陆陆续续转学来又转学去的。
章铃带班这么多年来,班里之前也有好几个转学生,所以对这次的接待也是习以为常。
眼看着过个拐角就可以到校长办公室,办公室内交谈也可以听到些许。
虽是不能听到全部,但一些关键字眼还是被章铃捕捉到了。
“……最好的……”
“最长……一个月……”
“……”
仅凭这几个字眼,她已经可以预料到会是哪两款孩子了。
事实上他们学校最多的也就是这两类了。
家里有背景,父母又长期疏于照顾的,不是跋扈的就是冷淡型的。
前者自然会棘手很多,但教书这么多年章铃已经学会了什么叫做“视而不见”,至于后者,就更不用担心了。
心中有了大概的准备,她抬手敲了敲房门。
“咚咚。”
“校长。”
“进吧。”
章铃进入的第一眼就下意识看向陈校旁边的年轻人。
一年级的孩子长这么高吗?
alpha身上依旧套着自己雷打不动的T恤,清澈的目光此时与章铃对视。
头发花白的陈校抬眼,即刻就瞧见本来面色从容的教师在见到孩子家长后愣神的神情,忍不住点点头,满意了。
不止他一个人意外就行。
已经呆愣完的老人此时已经可以从容向双方介绍起来了。
“章老师,给你介绍一下,这是新转学来的学生家长,黎谨先生。”
“嗨。”只有黎谨笑脸盈盈地挥起手打起了招呼。
“黎先生,这是我们学校一年级教师教学最出色的章铃老师,她带的班级常年位列前茅。”
堪堪回过神来的人终于来得及听到最后一句,“校长,您过誉了。”
又转而向着黎谨客气点头,“黎先生,您好。”
作为一位被岁月不断教导要对孩子对家长时刻保持耐心的教师,哪怕心里在地震,但咱们面上依旧要微笑。
虽然她很想知道对方是否成年,但也就想想吧。
“照黎先生希望的要求来看,您的孩子转入章老师的班,应该是再合适不过了。”
黎谨点点头,“嗯,挺好。”他低下头拍拍身边的孩童。
“来,儿子,跟未来的班主任问声好。”
刚刚由于太过震惊,让章铃习惯性先观察孩子的动作也忘了,但她一想到孩子的爸爸已经让她出乎意料,那孩子应该也……
她随着黎谨的动作同样低下眉眼观察,心中将本来有的两个答案都默默打上叉号。
很好,果然两款都不是。
反而更像是贫苦人家早熟的孩子。
但章铃不是没瞧见校长对于黎谨友好客气的态度,心中越发疑虑起来。
只觉得现在是自己教学生涯以来金牌教师名声最“摇摇欲坠”的时刻。
……
按捺下心中所有的疑虑,章铃静下心来介绍起学校的软硬件设施,这类的宣传稿子她不知背过多少次,早已烂熟于心。
这种东西听一听就罢了,当个七八分真就好了。这几乎是家长与学校双方默认的共识。
但某人显然不是。
黎谨当得知生活这边内务阿姨会帮忙打理好所有的东西,学习资料学校这边也会帮忙准备好,眼中的光芒愈盛。
“那就这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