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主意不错,咱可以每日中午和晚上各接一桌席。”卢二娘子很是赞成。
卢晓晓又补充道,“既然做雅阁,那这厢房的墙要刷一刷,窗纸也要换,屋内还要加些摆件,咱这院子也要拾掇拾掇,最好是种些花草。”
“找人刷墙换窗纸的事儿交给你爹,种花他自己能行,摆件的事你来琢磨吧,咱家就你去宋府去的多见的多。”一桩桩,一件件,卢二娘子都给安排好了。
母女俩说话间把事情定好了。卢晓晓又说往后每月都有一日上宋府做饭给老太太吃,吃饭的还有宋府的少爷小姐。若是无意外,他们卢记食坊便能在城关镇立住了。
明日初九,既是重阳节,又是赵杏花的回门日,除了铺子里惯做的吃食,还要备些节庆食物。
重阳节吃重阳糕。重阳糕重装饰,造型漂亮,色彩纷呈,北边多以石榴籽、红枣、栗子肉等鲜干果铺于糕面,吃的甜口,南边则更爱石榴籽、猪肉丝、羊肉丝、煎鸭蛋丝的甜咸口。这与现代人印象中的南甜北咸略有差异。
入乡随俗,卢晓晓打算做甜咸口的。先将粘米粉和糯米粉掺和,加入蔗糖,一小勺油,少量多次的加清水,搅拌成松散的粉状,把大颗粒的粉团揉散,然后搁在一旁静置。
然后准备猪肉丝,将猪肉洗净,切大块放入锅中,加入姜片葱蒜去腥,煮熟放凉后按肉丝纹路撕成细丝,然后倒入适量酱油和一点点糖,腌制入味。
趁腌制肉丝的时间,将红枣去核,栗子剥壳,掰成颗粒,石榴剥粒,放置一旁备用。接着起油锅,倒入肉丝,不停地翻炒,直至肉丝微微泛黄时起锅。
米粉吸收足了水分,用筛子筛出细粉,取蒸屉,上铺一块湿布,放入一半的糕粉轻轻抹平,再铺上一层红枣、栗子颗粒,再放入另一半的糕粉抹平,上锅蒸上两刻钟。
然后将做好的猪肉丝铺于糕饼之上,再蒸一小会儿便起锅,摆上石榴籽,插上五色纸做的小旗,重阳糕就做好了,只等明日一家人聚一起的时候切块分食。
到了第二日,卢春芬照例到铺子干活,上午人手充裕,等卢大贵取了肉菜,卢大郎便赶着车带着赵杏花回了赵家村。
两人拿了一对儿烤鸭,一包红烧肉,一包熏鱼,还有金玉糕若干。到了赵家,杏花娘将东西接了去,两人还未坐下,弟弟赵大壮便打开纸包,吃起肉了。
两人来的快,红烧肉还有些热气,吃起来喷香,赵大壮也不讲究,一手一块的拿着吃。
赵杏花看着嫌弃极了,如今她管着铺子的招待,最是讲究干净,忍不住开口道,“娘,怎么就叫弟弟拆开吃了,这是一会做菜吃的,干吃咸的很。”
“怎么就不让吃了,他肚饿,先垫两块肉怎么了,一大早就起来等你们了,早食都没吃好。”杏花娘嚷嚷道。
又大声唤道,“桃花,你个臭丫头,叫你给你姐姐、姐夫烧点水,怎么这会儿都没好?给你弟也端一碗。”
在厨房里烧饭的赵桃花,端了两碗水进来,杏花娘接了过来,一碗给了卢大郎,一碗给了赵大壮。
赵杏花见了,顺势道,“娘,我去灶房做些荷叶饼。”就跟着妹妹一块回了灶房。
吃饭时,赵大壮一个劲的吃肉,赵桃花刚拿起一张荷叶饼,就被狠狠地瞪了一眼,瑟缩地收起夹烤鸭的手,干吃了张饼。
卢大郎见了道,“杏花,给爹、娘和弟弟、妹妹卷个炙鸭卷吧!”
赵杏花在铺子里做的多,不一会儿就给娘家人一人卷了个卷,等到妹妹赵桃花的时候,夹了好大一筷子的烤鸭肉。
一顿饭,赵杏花一会给这个夹肉,一会给那个卷饼,每次都不忘赵桃花,吃得好不热闹。
两人吃过午食就告辞了。
赵杏花想到妹妹说的话,不免有些担忧,回到铺子先去找了卢二娘子,又去找了卢晓晓,这才心安了些。
等到了下午的时候,卢晓晓拿着一食盒的吃食出了铺子,往南穿过两条街,再往东走上一刻钟,到了个种着棵柿子树的巷子口。
见树下坐着几个大爷,卢晓晓上前问道,“大爷,打听一下,这巷子里可是住了家姓何的人家?当家的在镇衙里当衙差?”
“你找他家何事?”有一大爷问道。
“我是卢记食坊的小娘子,今日重阳节,何大官人点了几盘吃食,使我送到家中。”
“跟我走吧,我就是他爹。”大爷又道。
边上大爷道,“老何,你可有福气,儿子又争气,又惦记着家里。我可听说,这卢记食坊的招牌菜烤鸭和海鲜粉丝煲,味儿可好,不比大酒楼的菜差,就连宋府老太太都吃过呢!”
“哼,算他小子识相,整日的不着家,这回总是想到家里了。”大爷面上不显,心中得意极了。
领着卢晓晓走到了一处宅门口,在门口唤道,“英娘,快出来,狗子使人送了菜回来。”
“爹,你怎么又唤他狗子,回头叫他听见了该不高兴了。”从宅子里走出一位穿着青色围裙,草绿色衣裳的妇人。
“他再有本事,也还是我的狗子。”大爷嘟囔道。
这妇人见了卢晓晓,接过食盒,道,“小娘子在门口等上片刻,我去把菜盛出来。”
过了一会儿,妇人把食盒拿出来了,道“他叫了这样多的菜也不与我说一声,我都买上菜了。”
“何大官人事忙,这是上月底吩咐的,怕是忙忘了,如今天气冷,买的菜放到第二日也是不打紧的。”卢晓晓道。
这菜自然不是何衙差让卢晓晓送来的,上回元三郎请人喝酒,卢晓晓在边上听了一耳朵,知道这何衙差家中对他往日里不常着家诸多抱怨,便想着过节的时候来卖个好。
给何衙差家送了菜,卢晓晓赶紧回了铺子,又做完几个闲汉来叫的菜,这才打了烊,一家人回了村里。
今日重阳佳节,那定是要跟卢爷爷一道吃饭的。两家人不少,天气又冷,最适合吃粥底火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