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五了。”
“按八十岁算,你的人生还有三十五年。”林暮晴说,“三十五年,还有那么长的日子要走呢。”镇上的人总有一个约定俗成的想法,认为人、特别是女人过了三十岁,这人生就到了头,仔细算算,实际上也才过了一半儿的人生,剩下一半儿还有许多可能。
“净说些好听的话,哪里能活到八十岁。”张翠笑着摆手,脸上却笑得比谁都夸张。
她们一边吃一边讨论起了后面的打算。
眼下最紧要的,是在郊区或者城中村租个房子,最好住在一个地方相互照应,然后各自找份工作,大城市里机会多,饿不死人。还要趁着暑假把学校的事情安排好,等九月份一到,就送李梦安和江蓠去读书。
生活落到这些吃穿用度上,就具象化了,而具象化的生活让她们感受到踏实和充足。她们已经站在低谷,无论怎么走都是向上。
李芝有些做服装生意的老雇主可以找,不用担心没活干,只有张翠对找工作有些茫然:“我找什么工作好呢?去哪里找?”
林暮晴心里有数,她说张翠本身就会干家电维修,大城市里这个需求可太大了,她会帮忙去网上找找家政服务公司,看看招聘信息,找到号码后张翠可以自己去联系,看要不要人。
张翠听得目瞪口呆:“你懂这些门路?”
林暮晴张口就来,“之前上网的时候留意到的。”
有技术的务工人员不是没有手艺,而是缺少获得信息的渠道和眼界,林暮晴知道信息的重要性,她可以帮忙补足这个缺陷。
张翠连声说好,又突然想起一件事:“嘶,不对,你怎么认字了?你之前也去上网……”
“呃,其实我本身就认字。”林暮晴内心一虚,张口给自己圆回来:“林奶奶教我的,会认一些基础的字,上网是镇上的女孩子教的。”
反正也无法追究真假了。
张翠和李芝将信将疑,一旁的李梦安在用手指蘸番茄酱,只有江蓠拉林暮晴的衣服后摆。
“阿晴,你骗人。”
她每日跟着林暮晴,就没见到有人教过林暮晴上网,林暮晴进网吧,开机敲键盘一气呵成,熟练得像是她的日常。
林暮晴朝江蓠眨眼睛,做了个嘘的手势。她的到来本就不合理,藏了这么久总会露出一些马脚嘛,总之,先糊弄过去。
江蓠哼一声,气鼓鼓地表达不满,对着熟人,她已经能表达不满了。林暮晴就伸手去戳她的腮帮子。
闹到最后,手里的吃食也只剩最后一点,林暮晴起身去洗手的时候,看到摆在店里的易拉宝上写着招聘员工,薪资四千一个月,不算低,主要是不限学历。
她很快在心里衡量了一遍,“林暮晴”这个身份没有学历,想要长久生活在这里太吃亏,她需要学习、考个证书,或是拿些资格证保证自己往上走,在这期间,就做这些可全职可兼职的工作。
反正任务也被她搅黄了,如果主神不到面前来追究她的责任,她想在这里待到江蓠成年。
江蓠。
她心中有了念头,便立刻前去执行。脚尖一转,问起了这里的员工具体细节。
等上完厕所回来,林暮晴就给其她人带回一个重磅消息:“我明天来这里面试。”
“啊?”
……
一个月后,一切都走上了正轨。
她们租的房子在郊外,不是城中村,而是本地人自己建的房子,从外面看就是一个老旧的小院,屋里没有空调和洗衣机,离市中心也比较远,但是租价非常便宜,三室一厅才一千五一个月,平摊到三户人头上,才五百块。
三户人——林暮晴和江蓠,李芝和李梦安,以及张翠。
这是天上掉馅饼的事情,而且屋里的缺点也被后天补上了。张翠凭开店经验进了一个维修团队,上班十天后,就从公司买回来一个二手的洗衣机,三百块。一个月后,又翻新了几台别人不要的空调。
她们像是墙角的野草,汲取着阳光在缝隙中生存,在城市边沿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本就是过惯苦日子的人,只是吃苦已经非常轻松,她们不用再遭受言语上的欺压和精神上的霸凌,心有寄托地活着,只要肯吃苦,就能把日子过好。
其中又数林暮晴最为努力,张翠说她,白天站八九个小时,晚上回来还要抱着书啃,那书啊,她一看就头疼,因此单方面判定林暮晴吃的苦最多。
林暮晴身上总有一股笃定的劲头,她给张翠指明方向,好好干,多积累客户,以后做得不满意了可以自己出来组建团队。至于李芝梦想做服装外贸,林暮晴没有相关经验,便去查了资料,帮着做职业规划。
她好像在和时间赛跑,迫不及待地教给身边人生存的法子,打碎又重建她们的自我认知,鼓励她们去争取想要的事业和未来。
因得林暮晴的存在,大家周身的精神气运像是被盘活了一样,精神气儿肉眼可见地变好,眼里有光、脚踏实地地,往前走。
有天夜里,江蓠侧躺在床上,望向快要睡着的林暮晴发呆。
“阿晴,我还以为我们出了镇子,你就不会再管李阿姨她们了呢。”
林暮晴露出浅浅的笑:“怎么会呢?我既然做了决定要帮她们,就帮到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