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不要打扰我看书[三国] > 第8章 第 8 章

第8章 第 8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兴平元年夏天,正值宿麦收割之际,曹操为报杀父之仇,整顿大军进攻陶谦。

不过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觉得杨瑛的意见有些道理,他并没有将赵云列入随军名单中,而是让他驻守兖州。

杨瑛对战事并不热心——不过东汉末年世道如此,不打仗就要被别人吞并,也没什么好指责的。

只是在其位则谋其政,如果张邈如历史上一般叛乱,她的日子也不好过。

“反正今年的麦子已经收割,我的工作也差不多了,也要好好休息一下。劳烦兄长去同荀先生请命,调你我去陈留。”

杨瑛最后下定决心,打算先去探探虚实再说。赵云虽然听不懂她在说些什么,但凭着一向的信任,依旧乖乖去了。

自曹操帅兵出征徐州,兖州事务便由荀彧总管,他听了赵云的请求,十分奇怪:“都尉好好的怎么突然想起这个?”

赵云也知道自己太过急切了,只能老老实实地承认是杨瑛的教导。

“子龙一向不会说谎,”荀彧闻言,不禁微笑了起来。“既然是令弟提议,那不如请他来同在下说?”

“这……末将那位弟弟不爱见生人。”赵云迟疑地回答道。“此事我还需征询他的意见才好答复。”

荀彧跟随曹操已久,对这一对兄弟的奇怪之处也有所耳闻。

哥哥赵云武艺超群,相貌堂堂,是曹将军爱将,弟弟却矮小瘦弱,不常现身人前,据说还是个哑巴。

可这个小哑巴却有几分能耐——兖州收纳百万青州兵,粮食匮乏,还是他建议援引汉武帝屯田旧例,择老弱士卒开荒耕田,解决了军粮的燃眉之急。

“并非在下虚夸,令弟之才令人佩服,在下早有结交之心。”

他也不追问赵云为何不以孝悌之道教育弟弟,只是站起来向赵云深深一揖:“还请将军莫要推辞。”

荀彧一向有君子之名,杨瑛并不怕他像那些将领一般无礼。他知道杨瑛不能开口,还特地为她备下了纸笔交流。

二人并不寒暄,分宾主坐下,杨瑛欠一欠身,挥笔便写:“陈留有叛逆之危。”

这是极为严重的指责,荀彧登时脸色大变:“张孟卓与曹将军自幼结交,可以妻子相托付,可有凭据?”

杨瑛摇了摇头:毕竟她总不能把后世的史书扯出来拍在荀彧桌子上。

她见荀彧皱眉,便从怀中掏出一张记载了粮草调配情况的木牍,先推给他看,又执笔写道。

“将军自入兖州,所需军粮衣甲不知凡几,屯田供粮,不过杯水车薪。其中征调之物皆出自豪门大户,彼必早生怨怼。今将军东征,宵小已知我等空虚,易生祸端。”

“就算你说得有理,不如说说为何又要去陈留?”荀彧似乎心生动摇。

因为后世史书记载的兖州叛乱正自陈留张邈而起。

当然这种实话是不能同荀彧说的。杨瑛正发愁不知怎么找借口,突然灵机一动,故作不耐烦地清了清嗓子。

她一发出声音便能听出是女人了。荀彧这一下子吃惊不小,若不是颍川荀氏家教良好,几乎要大声惊呼了。

“欺瞒荀君,是妾之过。”杨瑛故意轻松地说着,将字纸拿到灯上烧了。“只是我觉得,这些话不该叫旁人看去。”

荀彧表情复杂,看看杨瑛又看看灯焰,最后还是坚持问道:“你先说为何是陈留反叛。”

“反叛的地方未必是陈留,反叛也未必成功。”杨瑛半晌不能说话,正憋得难受。“我只是想着张太守同曹将军关系亲密,更容易被劝说。”

就算荀彧是王佐之才,在她“揭露秘密”的冲击下,思绪也难免受些影响。

他竟然接受了杨瑛的说辞,继续追问起来:“可你是女子,张邈若一意孤行,又该如何应对?”

“自然是以理相劝。”杨瑛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先说以民心所向,再说以旧时情谊。”

她见荀彧神色狐疑,不禁露出一个狡黠的微笑:“若妾理不能服人,还有子龙将军以武相劝,再不成,还可以回报鄄城,早做准备。”

荀彧一时被她的流氓气质震慑住了,竟然没有继续提出异议。

他请杨瑛稍等一等,随即回到堂屋,起草了一份调令给她,只说让她查验陈留屯田成果,又反复叮嘱她谨慎行事。

杨瑛抿起嘴一笑。

如果张邈有心反叛,那她纵然孔圣人附身,也劝不动手握大权的边将。

但如果像春秋时期的宋国将军华元那样,先挟持对方的首领,再作谈判,至少自己也容易脱身。

蔡文姬如今并不在陈留,她先前听了杨瑛的劝说,便写信给父亲蔡邕请他辞官,父女二人已经隐姓埋名,南渡避祸了。

虽然此时蔡家旧宅没有仆人看管,各类物件早就被砸碎搬走,但至少房屋还算完整,杨瑛便带赵云暂且住了下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