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不要打扰我看书[三国] > 第14章 第 14 章

第14章 第 14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这书好沉!”郑安将满怀的竹简丢在桌案旁边,累得气喘吁吁。“臭死啦,一股土腥味!”

此时已是建安二年,曹操已经再次将张绣击败,待秋粟收获,又帅兵东进,征讨吕布。

赵云依旧被留下镇守许都,杨瑛每日便教他和郑安读书写字,打发时间。

如今她身为女子,荀彧必须避嫌,二人自然不能再同先前一样往来交际。

赵云身为武将,与文官一向说不上话,还好当初在兖州收留的孩子郑安自告奋勇,替她向荀彧借书来看。

她思来想去,最后选了浅显些的《孙子兵法》。

荀彧自然一口答应,真的替她寻了书出来:那竹简色泽已经泛黄,绳子也有些朽坏,一看便知道有些年头没看过了。

她见郑安伏在桌案上哼唧,忍不住笑了起来:“那还真是辛苦你。”

她拿了新的麻绳,一边看书,将桌上的竹简一片一片拆开,重新连接。

郑安在一边诵读她批注过的《孟子》,读了几遍,实在有些坐不住了,便丢开书册,凑到她旁边来帮她理绳子。

他实际上算是杨瑛的学生,但杨瑛同他从不讲究虚礼,只是你我相称,所以不管老仆怎么教训,郑安都升不起畏惧之心。

杨瑛瞥了他一眼,但没有多说什么,算是放他过关了。

“你为什么要让我读孟子啊。”郑安嘟嘟囔囔地问道。

因为孟子讲求仁政,就算放在乱世有空谈无用之嫌,也可以替郑安打个基础,杨瑛心里暗想,不能放任曹操把他带坏了。

“你已经把论语看完了,按照次序就应该看这个。”她只是耸耸肩,并不细说。“而且孟子都是故事,小孩子记起来容易。”

“那你为什么要借孙子兵法呢?”郑安继续满脸好奇地问道。“你难道不是什么都会吗!为什么还要看这么浅显的书呀?”

“怎么突然嘴甜了,是不是荀令君同你夸我啦?”杨瑛放下竹简,向郑安脑袋上揉了一把。

郑安毫不迟疑地挺起胸脯。

虽然他们两人平时从不讨论这种话题,但仔细想想,自己现在学的诗书写算全都是杨瑛一手包办,各类典故更是信手拈来,荀令君夸得完全有道理。

“我还真不太懂兵法什么的,毕竟一介女流,又不能上战场,看这些有什么用。现在去学,还不是因为赵校尉。”

她定一定神,才恢复成那副漫不经心的神色:“他也好久没有升迁过了,怕是实力不济,我先学些浅显的兵法教他。”

郑安懵懵懂懂地点头答应了,并未看出杨瑛眼底隐约的冷意。

她早就明白荀彧的性格谨慎细致,又不像曹操一样轻视自己,自然也就不如曹操那么好糊弄。

但借着孩子的嘴来试探她有没有野心或者怨言,就是荀令君的不对了。

“系统。”她谨慎地哄走了了郑安,才闭上眼睛召唤道。“我之前曾经录入了一些文书,帮我调出来。”

·

未几,曹操大军捷报频传,最终尽定徐州,又将刘备一干人等收入朝中。

典韦此战立功甚伟,受封偏将军,武威亭候,于是特地设宴席,邀请众将喝酒。

“典韦兄说,你近日若得空,不妨去他那里热闹热闹。”赵云见杨瑛无聊,便向她提议。“你换上士兵的衣服替我牵马,他自然请人招待你。”

他此次虽然没有再升迁,却又被曹操赐了一匹骏马,叫照夜玉狮子,通体雪白,立于夜色之中,就如月亮一般皎洁生光。

杨瑛对它喜欢得不得了,又难得出门一次,当然没有什么不答应的。

典韦大概一直记得她的救命之恩,守门的仆役见杨瑛前去,便避开众人,引着她到一处厢房。

屋中只留了一个侍女替她斟酒切肉,侍女的动作十分轻巧,并不乱瞟。

东汉还不曾推广烧酒的技术,只是过滤而已,不容易喝醉人。杨瑛嗅了嗅,觉得味道还不错,便小酌了两杯。

典韦此番受封,连曹操也亲自前来为他把盏庆功,其他将领自然也不会拒绝捧场。虽然她离得很远,也能听见正堂之中笑闹震天,丝竹声不断。

好像跟她在杨家时也没什么两样。

士族在音乐上十分讲究,待客之时必须按照客人的地位演奏不同的曲目,直到客人散去方能止歇。

她也是像现在这样,被困在自己的屋子里,虽然酒肴皆备,却只能听着别人热闹——哪怕劳什子的礼乐并不对她的胃口。

“多谢娘子,但我好像有些醉了,先去外头转转。”杨瑛觉得有些酒意上头,摸了摸自己发热的脸,轻声说道。

侍女不疑有他,只是叮嘱她不要走得太远:为了防止别人起疑心,她的院子门口并没有人把守。万一迷了路或是遇上其他将领,只怕会很麻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