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着太后钦赐的徐嬷嬷和陈嬷嬷保驾护航,隆兴帝更是命李太医常驻宁国公府,务必照料好襄宁公主这一胎。在众人的倾力合作下,襄宁公主已经有了五个月的身孕,只是随着月份越来越大,陈嬷嬷和徐嬷嬷就觉得不对劲了,因为襄宁公主的肚子如今已经显怀了,但是她的肚子远比一般怀胎五月的妇人大,倒像是怀了七八个月的身孕一般。
眼见着襄宁公主的肚子越发大了,徐嬷嬷实在是担心,私下里拉着陈嬷嬷在廊下私语。“我瞧着公主这胎养的实在太大了,平日里公主的饮食都是咱们在照料着,也没有大肆进补,瞧着怕是肚子里不只一个。”
陈嬷嬷听了也顿时开始担忧了,“老姐姐说的是,明明也没见公主吃多少东西,可这肚子却比正常怀胎五月的孕妇肚子要大,不管是胎儿养的太大,还是怀的不只一个孩子,这胎生产怕是都有些难了,毕竟公主是头胎。”
徐嬷嬷在一旁听了也是皱起了眉头,要知道她们是太后赐下来照顾公主这一胎的,来之前太后就交代了,务必要照料好公主这一胎,要是公主和孩子有个万一,怕是她们都得交代在这了。
“你看这样,如今之计先请李太医来为公主诊脉,如果是双胎也能诊出来了,后面的几个月咱们姐俩都得拿出看家的本事,共同保护好公主这一胎。”徐嬷嬷在思考良久后出了主意,陈嬷嬷也很是赞同,毕竟襄宁公主身份尊贵,宫中的太后和皇上都十分关注,府上的老宁国公及世子那更是恨不得天天问候公主这胎的情况,一但公主及腹中胎儿有个万一,她们怕是会小命不保,甚至连累家人。二人对视了一眼,瞬间明白了对方的想法,襄宁公主这一胎绝对不能出事。
过了晌午,徐嬷嬷在公主小憩后,上前道:“公主殿下,老奴与陈嬷嬷观察了许久,瞧着您的肚子比寻常妇人的大了不少,怕是得请李太医来瞧一瞧。”
襄宁公主听着有些担忧的问道“可是孩子有什么不妥?”
徐嬷嬷怕公主着急动了胎气,连忙安慰道:“公主稍安毋躁,孩子无事,只是依着奴才与陈嬷嬷的推论,您怀的怕是双胎,具体的要请李太医来诊脉才能断定。”
听见了这话,襄宁才稍稍放下了揪着的心,左手轻轻抚了抚肚子,让人去请了李太医,接到消息的李太医急忙赶了过来,在细细把过脉后,确定了公主怀的是双胞胎,而且胎动强劲有力,脉搏分明。
在确定了公主怀的是双胎之后,身边的宫女都为她高兴,而徐嬷嬷与陈嬷嬷随着李太医在一旁商量后续如何照料公主及腹中的孩子。公主这是头胎,怀了双胎生产的时候怕是会有些艰难,就怕公主到时候力气不够,三人商量了一番之后,由李太医列出了需要的药材,其中以百年老山参最为珍贵,毕竟人参的年份越久越好。
接到消息的宁国公那是高兴坏了,宁国公府后继有人了,随后各色珍玩又是如同流水一般进了襄宁公主的院子。
宫中的太后及隆兴帝接到这个消息也是为襄宁公主高兴,毕竟在这个讲究多子多福的年代里,能够三年抱两就是极有福气的了,随后各色赏赐接踵而来。
西府的荣国公夫人及世子夫人收到消息后不约而同的红了眼,荣国公夫人是想到自己儿子膝下至今没有儿子,而东府先是有敷哥,虽敷哥去了,但如今这后娶的侄媳又怀上了双胎,生母还是皇帝一母同胞的亲妹妹,未来的前途必然一片光明,而自己的孙子还不知道在哪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