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我靠托梦教爹当富二代 > 第4章 第 4 章

第4章 第 4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把豆子送过去,棚子建起来,早一天把豆腐做会,早一天能赚上钱。”

有村长这一句话,大家可不就浩浩汤汤赶往了黎成周家的草屋子。

虽然只定了十三户人家,但也有些人来黎成周家看看那还没做成菜的豆腐,到底能白成什么样子。

没想到这乍然的热闹,没吓到黎淮星,倒是吓到了宣氏。

等看到人群里,被人围着问话的黎成周,她这才松一口气。

一见到宣氏站在门口,有些紧张的张望着,黎成周顿时顾不上其他人,快步走过去,跟宣氏低声解释,安抚她。

“再回屋里休息休息。不过,外头是吵了些,且先忍忍。”

原本作为主人家,宣氏该招呼一下的,但她病着,黎成周是不想她做这些劳心劳神的事情的——别看只是招呼一下,陪着唠嗑,其实一点也不轻松。

知道黎成周将事情办成了,宣氏的心头也松快了许多。

进了屋,果然见到儿子也醒了过来,大约也是被吵到。但是这孩子太过乖巧了,不吵不闹的,宣氏连忙将孩子抱在怀里检查一番,看用不用换尿布。

外头的人也不在意连水都没有一口,全部心神都在那块白嫩嫩的豆腐上。

因为被麻布压出的纹路都已经被切掉了,剩下的这豆腐简直不能更白嫩。

“这,这比那小姑娘的手还白嫩了。”不知是谁说了这一句,引得众人纷纷侧目。

大概也是反应过来自己这话说的孟浪,所以实在不敢承认,也装作四顾寻找,倒是融入了人群之中,没叫人找到踪迹。

但即便如此,也有些婶娘骂了出来。

“别看着什么,都想的那么乌七八糟的,要是坏了咱们豆腐的名声,让咱卖不出去,可小心咱们让他吃不了兜着走。”

几个泼辣、硬气的婶娘一边说一边用锐利的眼神扫视一众男人们。

村长也哼了一声,说:“就算今天没学着做豆腐,但也未必不能去卖豆腐。谁也不准坏了这门生意。”

就从黎成周听了走商的只言片语,就能琢磨出豆腐一事来看,村长是十分看好这个小年轻。

以后说不定黎成周还能琢磨出其他什么来。

往日的日子可还长着,他们这不过是刚起了个头。

但谁要让他们这好日子的头都开不好,他这把老骨头,就敢把对方的头给开了瓢!

有了这几番敲打,哪怕有点小心思的,也不敢在眼下就冒头,黎成周家的修建计划,还是进行的很顺利。

虽是十三家人,但这只代表黎成周“只能”收到十三石豆子,却不代表干活的人只有十三个。

已经过了春忙季节,大家不那么忙,又想赶紧着修好地方,能学做豆腐,当然是叫上家里能帮忙的人都来。

——当然,除了来学豆腐的主力一人,其余人都是以妇孺为主。因为其他的青壮,除了地里的些许活计,还要负责去别的地方赚钱。

但黎成周家也不负责饭食,所以也不存在妇孺干的少,吃的多。

只要能干活,别伤到自己,黎成周也不能拒绝。

而村里的妇孺,干力所能及的活计,那也很是麻利的,所以不过十几天的时间,黎成周家不说焕然一新,那也是再也看不出此前破败的样子。

这些天,老天爷也给面子,虽然下了两场小雨,可雨不大且时间还短,基本没什么影响。

又是最早垒的夯土墙,经过七八天的艳阳,早就晒干了。

房子修好,也就到了学做豆腐的时候了。

一群大老爷们到还有点紧张了,毕竟他们手劲儿大一点,都能把豆腐攥的稀碎。

——黎成周并不在乎是男人来学还是女人来学,但他毕竟是男的,有些婶子即便是想学,在宣氏都不常出面的情况下,还是歇了心思。

这几天,黎成周也不能去码头做工,白日里修房子不但人多眼杂还有灰尘,也不适合做豆腐。

所以只能连夜做,一方面是要储存酸浆,另一方面是要做其他东西。

也幸好搭的棚子里,有新的灶,他就将瓦罐、碗筷等东西全都撤了出来,将原本的灶间空出来放做好的豆腐。

十几个汉子挤在草棚里,就见黎成周从那原本的灶屋里,抱出来一个瓦罐。

“这便是那做豆腐的引子?”已经有人忍不住问出声来。

这会儿,第一锅豆浆已经煮开了。

——方孝全就是他们家里“送”来学做豆腐的人,这豆浆用的他们家的石磨。

此刻,方孝全虽然没开口,却也是目光灼灼地看着黎成周……手里的瓦罐。

就在大家的注视下,黎成周将酸浆倒入豆浆之中,那个按照他的话不停搅拌的汉子,一下就发出惊疑不定的叫声:“嘿,这,这,这长出豆腐来了啊。”

他们可都是第一回见在锅里长出东西来的。

此刻这个肚大的瓦罐锅,在他们的眼中,可真的是太神奇了。

虽是在棚子里做豆腐,可外面的夯土墙,可做的不低。圈的地还挺大,再有这些汉子团团将锅围住,哪怕墙外有眼睛,也只能看到热气和一颗颗的毛脑袋。

而汉子们也很快发现了自己过于激动,一边不好意思的挠头,一边锐利的目光扫视,可别叫那些不舍得出“束脩”的人家还来占了便宜。

对于自己的利益,他们可是会紧守不放的。

黎成周要做的东西多,所以这豆腐也不怕多做了。

而且正好有这么多人在,给他当劳力,也让他能松快一些。

所以这一天,黎成周家的锅,倒是跟其他人家的锅,轮流歇息了,就是灶没的歇。谁叫陶锅不耐烧,但土灶却不让人心疼呢。

每个人至少都亲手点了两次豆腐,又旁观了多次。

要是实在学不会,倒也可以回家换个人来学,因为也可能真的是有些手笨了。

黎成周这些天做出来的豆腐,除了换出去的,全都切成了小方块,留下做了豆腐乳,毕竟要先发酵。

而他还没有菌粉,只能控制温度、湿度等,让豆腐块自然发酵。

——也没有温度计、湿度计,全靠体感,自行摸索。

宣氏这几天也跟着操心,只有黎淮星依旧是吃了睡、睡了吃,毕竟,他只是个满月没多久的小婴儿,又能干什么呢?

最多就是在梦里,给新爹描述更多好吃的。

哪怕豆腐乳一次两次不成,只要有了经验,以后总有成功的时候,而赚钱的事情,则可以交给别的美食了。

比如,竹筒饭、煲仔饭、麻辣烫、鸡汤小馄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