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三国]金手指是看广告 > 第14章 14

第14章 14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南匈奴勺夏部对敦煌城的攻城开始了,这是首领极支辽做出的决策。

部落勇士星夜奔袭数百里,为求神速,所带粮食补给不多,故而攻城宜快不宜慢。

领地的草场衰颓,牛羊不肥,这个冬天会又冷又漫长。

为了部落的延续,刚被推上首领位置的极支辽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南下攻城,抢夺过冬的食物给养。

在先辈们所处的年代,汉人强盛,炎汉天威加于漠北,“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那是部落的百年屈辱。

在很小的时候极支辽就立志洗刷部族耻辱。

先辈们为图生存,不得不选择归附,在汉人划定的牧场窝囊地徙居。

但现在,汉人的朝廷开始走下坡了,卧薪尝胆,是时候再现部族的荣光!

前日围住敦煌城后,极支辽便下令加紧建造云梯。攻城是下策,部族的优势是骑兵冲锋,勺夏的儿郎人人惯骑马,惯射猎,善于马战,这是相对于汉人最得天独厚的优势。

骑兵的优势在攻城战中无法发挥,于是从云梯登上城墙的勺夏勇士在上墙后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直奔城门。

开城门,而后迎骑兵冲入城中,马踏敦煌!

作为攻城先锋的伊稚踩着云梯跳上城南的高墙,他以为上了城楼必有一番恶战,做好了死战的准备,结果城墙上就零星几个轻卒。他冲杀上去,提刀几下全部砍翻,城墙上立刻畅通无阻,门户洞开。

伊稚擦擦脸上刚沾的血迹,眼神闪烁着兴奋的红光。

面对他们勺夏勇士的围城,汉人怂得跟兔子似的,连抵抗都不敢,吓得屁股尿流了。

他回头振臂,对着陆续登墙的兄弟喊:“都跟上,直取城门!”

登城先锋营由两百勺夏勇士组成,在伊稚的带领飞速杀奔城门方向。一路上防卫的汉军轻卒一个接一个被杀下城墙,扑通坠地。不到一刻钟,顺利抵达城门楼,转动绞盘,放下吊桥。

伊稚杀得兴起,形势大好,胜利在望了!

等他们部族的骑兵进城,城里的给养粮食全给搬空,搬不走的就烧掉,女人都抢走,敢有反抗的全杀死,部族的百年耻辱是时候还给这帮狡诈的汉人了!

然而,当先锋营杀下门楼准备打开城门时,却发现门前立着数十名汉人的兵卒,正严阵以待。

伊稚没当回事,汉人早已望风披靡,就这么点人,没什么威胁。旋即手一挥,下令全体掩杀过去。

冲在最前面的一名勺夏勇士挥舞着马刀砍去,电光石火间,一柄长枪瞬间刺入他的胸膛,枪尖刺透,整个人被硬生生挑起来。其余人皆惊恐,脚步顿住,往后退却不前。

伊稚走上前看去,挑起勺夏勇士的人身形高大魁梧,怒目圆睁,气势逼人。

正是原敦煌郡中部都尉梁汾。

先前梁汾和谢乔从监牢中逃出来,直接杀了欲弃城先逃的太守张栗,张栗剩余部众在梁汾的威吓下不敢再逃。在了解南匈奴的攻城形势后,梁汾将绝大部分城内守军派去守卫北侧城门,他自己则领着小股部队飞驰到南门下。

南匈奴仓促进军,云梯无法多造,趁夜急于攻城,目的很明确,就是开城门引骑兵进城。只要坚守住南北二门,匈奴人的骑兵部队就威胁不到敦煌城。

谢乔也跟着赶到了南门下。

梁汾誓死要守护敦煌城百姓,以寡敌众,凶险异常,这么一个将才要是在守城中战死了就太遗憾了,她冒着凶险,好不容易才把人从牢里捞出来的,所以谢乔想着拿连弩在暗中保护着。

一开始谢乔其实没想蹚这趟浑水的,敦煌攻防战,无论是匈奴人胜还是汉军胜,本质上没有太大区别,都是一丘之貉罢了。城中官吏盘剥百姓,匈奴人抢掠百姓,一回事,受苦遭罪的永远只有百姓。

官吏可能稍好一些,因为匈奴是明目张胆抢东西杀人的。

谢乔抱着连弩立在梁汾身后,阿适跟在她旁边,她身上总共还有四十支弩箭,防身基本没问题。如果抵御不足匈奴人的猛攻,谢乔也给自己留足了退路,从这里到[空间传送符]的位置的最佳路线,她牢记于心,打不过就跑,自己的命最重要。

砰的一声,梁汾挑飞枪尖上的匈奴人,砸过去,放到了好几个。

又冲上去两名匈奴勇士,长枪连刺带挑,瞬间被攮死在地上。

他长枪向敌,冷喝一声:“谁来受死!”

声若惊雷。勺夏勇士互相观望,裹足不前,显然被这气势给震慑住了。

见状,伊稚瞬间暴怒,挥起一刀,直接砍死一名脚步犹豫的士兵,训道:“比汉人还怂!怕什么,都给我冲杀过去,谁敢退,我劈了他!”

所有勺夏勇士全部从门楼跳下来,整队列阵,群起前冲。

伊稚撕吼声震天:“杀光这帮汉人!血我百年耻辱!”

梁汾高喊:“大汉的儿郎,为国而死战的时刻到了!杀!”

一时间,城门楼下,喊杀声连成一片,双方肉搏交锋,刀光剑影,哐当作响。

梁汾奋杀在最前头,枪出如龙,寒芒闪射,莫有能近身者。

汉军、匈奴人,在殊死肉搏中一个接一个倒下,尸体堆如山,流血漂橹。

站在尸堆中间,梁汾浑身伤痕累累,血染透衣袍,却目光坚毅,屹立不倒。

他就守在城门口下,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谢乔和阿适呆立在城门边上,现在脑海里只有一个念头:他怎么这么猛啊!

本想着如果梁汾顶不住了,或者受重伤,她和阿适就带着人溜。然而情势却远超谢乔想象,他就拿着那杆长枪,刺、挑、扫、挡、抹,杀得匈奴人溃不成军,仿佛游戏里开了无双一样,猛得不像话。

这更坚定了谢乔心中的信念,如此将才,不把他招募回去,天理不容!

为了分担梁汾的压力,谢乔抱着连弩在暗处射击,保护将才的同时,也能蹭到一些经验。可惜现在梁汾还不是她账下猛将,否则死在他手中的匈奴人都能算在她身上。

打开箭匣,从【背包】格子取出十支弩箭放进去,谢乔熟练地拉动撬杆上箭,瞄准时突然停住了动作。

余光被火光映亮,谢乔转过身一看,靠近城墙的几户屋舍倏地燃起了熊熊大火。

抬头往天上看,一支支火箭掠过夜空,越过城墙,万箭齐发,射中城内一间间屋舍。

秋冬季天气干燥,火势瞬间欲燃愈烈,在风的吹送下不断蔓延开。原本躲在家中躲避兵祸的百姓纷纷逃了出来,惊恐,绝望,哭喊声、叫嚷声此起彼伏。

很显然,这是城外的匈奴人见迟迟拿不下城门,采用火攻,试图借火势瓦解城内守军的斗志。

这招果然奏效了,梁汾惊愕地看向着火的民居和浑身被火烧着的百姓,就在他分神的刹那,一名勺夏勇士死死抱住了他手中的长枪,另一名勇士一刀直接砍在了他的胸腹处。

反应慢了半拍,刀口深度虽不足以致命,却让梁汾身体一个趔趄,险些被砍翻。

他抬腿踹飞狠狠抱枪的匈奴人,另一名勇士则挥夺命的第二刀,看看就要躲不过去,说时迟、那时快,谢乔迅捷地拉动撬杆上弦,嗙地一声,弩箭破风而去,贯穿了匈奴勇士的脖颈,整个人应声倒下。

谢乔快步跑到梁汾身后说话,“梁将军,你专注守城门,我去救火。”

“好,你千万当心!”梁汾和她对视点头,提醒到。

回过神,一枪攮死了一名意图偷袭的匈奴兵,继续奋杀。

谢乔遂领着阿适奔赴火场,进城的匈奴兵不多了,城门口梁汾一个人对付得过来。但城中着火会让他分心,所以谢乔主动决定救火。

火势蔓延得如此之快,火舌烧到足足三丈高,再晚一些,只怕整座敦煌城都会沦为焦土和废墟。

好在城外匈奴人的火箭似乎准备得并不多,两轮集中射击后,火箭已经停歇下来。或者匈奴人的目的也不是把全城都烧光,只是起一个震慑性的作用,毕竟全城焚尽,他们即使攻入敦煌城也什么都捞不到。

但这些火箭对于附近的百姓而言已经足够致命。

临近南门城墙这一侧的数十户屋舍全部燃了起来,火势合并,不断壮大,火烧得房屋的木质结构噼里啪啦作响,房屋不断坍塌、倾倒,火光映得整个南城几如白昼。

谢乔吩咐阿适去帮忙转移行动不便的老人孩童,全部撤到安全地带去。

大街小巷,全是惊惧的人群,混乱不堪,谢乔尝试组织人一起灭火,然而她的声音却在一声声嘶声力竭的哭喊中被彻底盖过去。没有人认识她,没人理会她,没人听她的,从她身边匆匆绕过去,因为他们不是她的子民,她无法用[民忠]去调动。

拥挤、推搡,甚至踩踏,情势越来越严重,倒地的人再也站不起来,大火像一头身形巨大、残忍无情的恶魔巨兽吞噬着这座戈壁上的边城。

谢乔眼睁睁地看着一位拄拐的老人跛着脚,拼命往前跑,下一秒,着火的廊柱塌下来,房梁将他整个人覆盖。

她被人群往后不断推搡着,终于站定下来,抓住面前一个男人的衣领问:“哪里有水井?”

陷入对大火恐惧中的男人丝毫不理会,一个劲往前拱去。谢乔死死抓住他的衣领,几乎是咆哮着问:“我问你哪里有水井!”

升级时谢乔用属性点给自己增加了攻击力,力量大了不少,男人一时无法从她手中挣脱开,他四处看了看,随后指向旁边一条巷子,“那里面!”

谢乔当即松开他,快步朝巷子里跑去,火势很快将蔓延到这里,必须要快。很快,她站到了水井前,火光照亮了满满的井水。

调出面板,凝视着井中水面,井水不断凭空消失,逐渐形成一道大漩涡。井水不断地被谢乔收入【背包】的空格子里。本来打算这趟在敦煌城多买些物资回去,所以十几个格子几乎都清空了,现在她都要利用起来。

井水的水位肉眼可见地在下降,片刻工夫,谢乔已经蓄满了十二个格子,共计十二立方米的井水。她扭头往后跑去,站在巷口,目光锁定蔓延的火舌,与此同时,开始取出格子里储存的井水。

下一瞬间,水柱凭空出现,源源不断地浇上房舍着火的屋顶上,火势遇水终于开始收敛。

有多次取水和放水的经验,谢乔已经可以比较自如地控制放水的流量和水体的形状。她在大火上端制造出成片的喷洒,精准地调控着喷洒的移动,井水如同瓢泼暴雨一般成片的洒落下来。经过谢乔持续不断的“人工降雨”,她前方十米这条巷子的火势被成功压制住,但【背包】格子里的十二方水也全部耗尽了。

这个法子很有用,谢乔稍微松了口气,但还不敢多喘。她再度马不停蹄地返回水井继续蓄水。这口井的水取光就又换下口井,格子蓄水,再放水,洒完这处,再换下一处地点,来来回回,“人形灭火车”一刻不停地南城来回奔忙着。

半个时辰过去,谢乔终于成功借着【背包】的储水放水功能,在着火的屋舍与幸免的房屋之间淋出了一条湿润带,火势蔓延不过去了,随着可燃物的烧尽,火势将渐渐熄灭。

谢乔整个人累瘫在地上,汗如雨下,感觉衣服湿透了,肺部都有些因为呼吸到冷空气抽痛。这半个时辰如此高强度的跑动,大概比她上半辈子加起来的运动量都要多。

稍微喘平了一些,谢乔翻身爬了起来。回头一看,身后空阔的集市上挤满了敦煌百姓,所有人还惊魂未定,但总归都脱险了。

谢乔长出一口气,努力算是没有枉费。

脑海里突然想到城门口的梁汾,谢乔停不下来,沿着巷子快步向南门方向跑去。临近南方的火舌仍然剧烈,不过【背包】里还有剩余的井水,谢乔用水柱为自己在火焰中开辟出了一条路。

穿越这簇火团就是南门,匈奴人和守军的战斗已经停止。高大的城门仍然紧闭着,证明敦煌守军誓死捍卫住了这场残酷战斗的胜利。

城门楼下尸体堆积如山,鲜血渗进土壤,但留下了一大片漆黑的印迹,匈奴人和汉军的尸体堆叠,残肢断刀遍布,血腥味弥漫,这片小小的区域如同绞肉机一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