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倒是坐到眼皮子底下来了,想着张大的那席话还是刺激到了他。
这是好事,徐辞言也高兴。班里有些熟面孔,是昔日里和原主一班的,见他来只是友善地笑笑。
也有些陌生的新升进来的,也不看书,好奇地拿眼神瞅着他。
徐辞言回了个笑脸,就坐下开始看书。
很快,赵夫子也进了屋,先是抽背了几个人,又布置下任务,才去了乙班。
许是怕徐辞言太久没学把书给忘干净了,背不出来丢了脸面。尽管班里学子很是好奇,赵夫子也没有抽到徐辞言,反倒是点了几个眼睛一直咕噜转的。
这下他们笑不出来了,哭丧着脸结结巴巴地背两句,被赵夫子狠狠地打了两下手心。
徐辞言看了好笑,也不管他们,低头思考起赵夫子留的题来。
大启朝的科考,整体上来看类似于明代,主要以八股取士,只在一些地方有些许不同。
徐辞言还是个白身,按例不能直接参加科举,要先通过低一级的科考以后,才有资格参加乡试。
科考也叫童生试,分县试,府试和院试三场。
考过了院试,也就成了秀才,秀才里面成绩最好的,又叫做廪生,可以得到官家发的米粮补贴。
祁县的县试在来年二月,主要考四书里出的大题和五经里出的小题。
此外,还有一题作诗题和一题默写圣谕广训题,后两题要求并不高,总体来说,背得了,往歌颂皇家功绩上写,格式不错就行,难的还是八股文。
考试的时候,县官会随机从四书五经里抽几句话来考,这也就要求参加考试的童生至少要知道这句话出自那,讲得是什么意思。
四书五万来字,五经更是多。熟背四书五经,算是科考的入门槛了。
每年都会有考生因为想不出考题的来源,急得抓耳挠腮。
徐辞抄了这么久的书,已经能够熟背四书了。五经差点,但很快就能补上,他烦恼的是八股文怎么写。
八股文分为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
其中起股到束股四个部分,必须用排比对偶句,共有八股,所以才交叫八股文。
和现代考场作文一个道理。考试的时候,一个考官要改不知道多少份卷子,时间紧任务重,因此,破题破得好不好,束股束得妙不妙,就决定了这份卷子的等级次第。
流传久了,也就有了凤头猪肚豹子尾的说法。
通济社学里没有明年下场的,但也该准备起来。因此,赵夫子这月就要教他们写一篇完整的文章。
但破题是前面就讲了的,原主并不在学里,自然不知道,也不能专门为了他一个人再讲。
因此徐辞言只能翻了徐父的笔记来看,但还不是太懂。
赵夫子留下的是一道书题,只有一句话——无恒产而有恒心者。
徐辞言看着纸上的字,紧皱着眉头思索。
这句话出自《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全句是“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
大概的意思就是没有固定的家业收入却有着固定的道德观念,只有读书人才能做到,字面意思来看,是在夸颂读书人识礼守节的。
但若是只看这两句,一股脑写些彩虹屁,那这张卷子就完蛋了。
因为紧跟其后,孟子说了,“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
其实是在讲君主治国理政的道理的。
既不能只顾头两句,也不能只顾后面的。徐辞言考虑了一会,酝酿着写下了两句来破题。
——如士无产而恒心之有也,惟持此礼与法矣。
要让天下人像读书人一样没有资产却能有道德,只有从礼和法两个角度着手了。
按照徐父留下的笔记,这句破题算不得出错。但徐辞言仔细琢磨了半天,还是觉得隐隐约约不够好。
他刚想着等下学了去问问赵夫子,就听见旁边突然传来一个声音,吓得一激灵。
“这是你爹教你的?”赵夫子问。
徐辞言看了眼四周,他方才想得太认真,没注意到赵夫子来了。眼下其他人都停在原处,神色各异地看着他。
最好笑的是,徐鹤见他一只没意识到,还给他飞了张纸条,可惜徐辞言连纸条也没注意到。
“家父留了本小记,弟子闲时就看了看。”
徐辞言站起身来解释,赵夫子取了他写着答案的纸来,仔细地看了看,皱紧了眉,复又松开。
“第一次就能破成这样,不错。”
赵夫子夸赞一声,而后又指出了不足,“只是破得太过宽泛了,就显得不够详尽,后面的也好写。”
宽泛?!
徐辞言恍然大悟,总算是明白了差在哪处。说白了,他就是犯了写作文的一大毛病,论点立得太高显得假大空了。
这种写自然不错,但也很难得高分,除非语句实在是精彩,不然就是一篇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应试作文。
赵夫子见他若有所思,心下满意,又见其他人见徐辞言挨批了心思浮动,冷哼一声,“我刚刚走着看了一圈,你们中有些人啊,松快了一个月,竟然连这句话出自哪都忘了!”
“那些没破出来的,待会到我那抄三题回去,明日课前交给我!”
众学子:“…………”
这才刚开学,怎么就有作业了?!
“至于你,”赵夫子又看向徐辞言,语气倒是温和了许多,“你父亲写的那些小记我也看过,写的倒是不错,只是你现在学有点太早了。”
徐辞言懂了,这就是大学论文的写法不适合写中学作文一样。
赵夫子又说,“午间你若是愿意,就到后院来找我,我单独给你讲讲破题的破法。”
徐辞言自然是愿意,只是也忍不住心底苦笑一声,开学第一天,喜提恩师一对一小课堂。
他这学上得,当真是够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