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清穿之刺杀太子那些年 > 第7章 第 7 章

第7章 第 7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得,这是彻底喝高了。

太子想要把手抽开,结果对方似乎铁了心不放,死死抱住不说,还呜呜哭了出来。

“……你们先退下吧。”胤礽无奈,不愿对方在下人面前丢人,于是暂且将人赶了出去。等屋内就剩他们两个,总算挣脱束缚。

察觉到怀里的东西没了,张请冬迷迷糊糊地找寻,结果一个没注意,扑倒在太子怀里。

看着下方不停乱蹭的少女,胤礽有些意动,伸手挑起对方的下巴,张请冬似乎也意乱情迷,看着越来越近的太子,嘴唇微启,然后……

“妈!”

胤礽脸绿了。

然而张请冬却不管那么多,抱着太子“妈妈、妈妈”叫个不停,边哭边说什么“好想你”,“好害怕”、“要被砍头”。

“你不像这样乱说话,没人会砍你的头。”胤礽哭笑不得。

“那可说不定!康熙真的好吓人,他会把葛二蛋的脑袋砍下来当酒杯使,太恐怖了也!”

葛二蛋?什么葛二蛋?

胤礽微愣,片刻后反应过来,对方说的是噶尔丹。

噶尔丹是准噶尔的大汗,他意图重新建立蒙古帝国,乃是大清的心腹大患。康熙之前两次御驾亲征,好不容易将其打败,现在应该还在西北,汗阿玛要他脑袋干嘛?

这还不算完,张请冬继续碎碎念,“蓝齐儿好美好可怜啊,年纪轻轻成了寡妇,噶尔丹演员长得也太老了,而且他不是都跟九难师太的徒阿琪结婚了吗,不守男德我杀杀杀!”

蓝齐儿是电视剧《康熙王朝》里的,九难师太是《鹿鼎记》里的,至于那什么头盖骨当酒杯,则是几十年后乾隆对大小和卓干的。

简单来说,张请冬把知识学杂了。

但胤礽却不知道这些,在他眼里,此事处处透露着诡异。

一个十几岁的小宫女,不光知道西北局势,甚至还对噶尔丹身边人有所了解。

这怎么可能?

胤礽拽着张请冬的衣领,厉声道:“你到底是谁?”

张请冬嘿嘿傻笑。

毕竟是从自己屋里走出来的,若真有什么身份,留着终究是个隐患,莫不如……

胤礽看向张请冬的眼神冷了下来。

就在此时,许是被拽疼了,张请冬开始挣扎起来,半天,见毫无作用干脆一巴掌呼过去!

太子侧身闪开,有些不可思议道:“你还敢打我?”

“有什么不敢的!”张请冬烂醉如泥,一边打着酒嗝一边飞身上前,“万恶的封建社会,吃我无产阶级铁拳!哈!”

屋内兵兵乓乓响个不停,还时不时传来张请冬的尖叫哭喊声,把门口宫女太监听得心惊胆战。

“冯总管,咱们要不要敲门问问啊。”荷香担忧地问道。

“闪边去,别扫了主子的兴致,”冯鹏满脸高深莫测,成功将众人唬住后,望着屋内,心里也不住嘀咕。

这位新格格,是不是有点儿太狂野了。

……

次日一早,顶着两个淡淡黑眼圈的胤礽面无表情地出现在乾清宫,引得众人频频侧目。

康熙注意到儿子精神头不怎么好,特意偷偷让底下沏了壶浓茶。

自打上次误会解除,父子俩关系也趋于缓和,偶尔还能说上几句闲话。

不过今日却没有温情时间,康熙此番召集众大臣,主要是为了一件事——西北局势。

他拿出噶尔丹的乞降书给众人看了,之后询问大家的意见。

大学士纳兰明珠率先开口道:“奴才恭喜皇上,此乃大清之幸。如今哈密头目额贝都拉也表示愿意归附我大清,至此四海无忧,这都仰仗皇上英明。”

他自打康熙二十七年被御史上疏弹劾结党营私、排斥异己后,便被罢黜,后来虽说官复原职,但已经不再被信任重用。明珠自己也清楚皇帝烦了他,于是对于前朝的事儿基本不怎么掺和,只说一些好听的车轱辘话。

康熙不愿意搭理这老狐狸,转身又问旁人。

然而其他人给出的答案也大差不差,先是恭喜,之后又表示既然对面主动投降,大清秉持着天朝上国,接受后可以再给噶尔丹个一官半职。

康熙心中叹息,最后把目光移向自己的儿子们。

目前能参与这种级别议政的,只有大皇子胤禔、太子胤礽和三皇子胤祉,剩下的均资历尚浅年龄也不够。

越过跃跃欲试的老大,康熙对着胤礽道:“保成啊,你是怎么想的?”

胤礽刚想回答,脑海中突然浮现昨晚张请冬的那句“葛二蛋脑袋做酒杯。”,顿了下,竟鬼使神差地开口道:“儿臣以为,应当乘胜追击,将噶尔丹带回京城,以告将士。”

此言一出,不光是康熙,就连其他人都被震惊到了,明珠原本微眯的双眼一下子睁大,不过瞬间,又回到之前老态龙钟的模样。

要知道,如今大阿哥与太子之间的争斗已经到了水火不容的阶段。

胤禔占长,胤礽占嫡,原本后者地位稳固。然而随着太子妃空悬一事,朝中起了不少风言风语,再加上康熙两次亲征噶尔丹,大阿哥皆随行,皆有所作为,积累了不少威望。

满人终究是靠军功起家的,面对在紫禁城里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的太子,不少八旗子弟还是更喜欢跟他们有着过命交情的胤禔。

所以,按理说胤礽应该是这世上最不希望继续动兵事的人,可他偏偏这样说了。

说都说了,也不能把话收回去,顶着众人好奇的目光,胤礽解释道:“噶尔丹所在的准噶尔部落虽然远离京城,但却能影响整个蒙古,往南可以劫掠晋冀,向东可以切断辽西。一旦起势,漠南、漠北、青海都可能倒戈。况且,他本人乃黄教活佛还俗,与黄教关系密切,处理不好的话,藏、区估计也心思活泛。”

“最重要的是,去年九月,我朝曾让他投降归顺,结果却被拒绝,现在无非是见大将军费扬古势如破竹,惊惧之下假意答应。此人反复无常,而且颇有才干,若不立刻解决,怕是要动摇我大清国本。”

胤礽越说越顺,似乎早就在脑海中思考了无数遍。很多事情,他不是看不清,只不过屁股决定脑袋,在外部压力下,只能选择对自己有利的决断。

今天借着个引子直抒胸臆,颇有一股畅快之感。

他话音刚落,就听康熙狠狠拍了桌案,大声道:“好!说得好啊!”

康熙看着眼前的儿子,心中还有一句:这才是我大清太子的气魄!

他虽然也夸赞长子,不过储君的人选从未变过。只是太子身上的弦崩得太紧,自己先乱了阵脚。

他不怪儿子,只恨那些在其身边挑唆的小人。

如今胤礽能抛弃个人恩怨,只一心为江山社稷,康熙觉得好似夏日饮冰,从头舒坦到尾。于是对着底下的臣子炫耀道:“你们啊!亏你们还打了这么多年的仗,还不如一个年轻人。回去把保成刚刚说得话写下来,时不时拿出来看一看!”

……差不多得了。

众大臣被皇帝弄得无语,表面上唯唯称是,内心狂翻白眼。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