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自己一方势力减少怎么可以,太子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清查运动,朝中只要作奸犯科的人,无论是谁的人,无论是谁,都逃不过制裁。
五皇子笑话太子走了一步烂棋,还没登基呢就与文武百官为敌,太不明智了。这些人为什么当官,还真以为是为天下太平,为苍生百姓呀,还不是为了权,为了钱,为了家族的昌盛,为了子孙富贵荣华。
都说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太子却得罪了整个士大夫阶层,这对自己来说真是个好消息。
想必父皇也很头疼吧。
现如今大臣纷纷弹劾太子,要求父皇废了太子,料想父皇这次应会顺水推舟废了太子。
太子的这次清查这么顺利,还多亏了各位兄弟的鼎力相助。各位皇子想除掉对方的人马,就将证据捅到太子那里,这样太子处理了不少人,朝堂中熟悉的面孔都换了四分之一。
太子在民间的声望达到了顶点,百姓纷纷感谢有这么一个青天大老爷。
老皇帝看着太子在朝中都快成了孤臣,心中一阵高兴,暗叹太子还是太年轻,太冲动,一点不懂用人之道。
对太子得罪朝臣的事,表面责备,暗中还是支持的,太子最好把人都得罪了,没人支持自己才安心,对于民间的称赞根本不看在眼里,都是些蝼蚁,能翻出什么花来。
在皇帝的刻意纵容下,太子得以处置了不少蛀虫,给这个王朝续了起码二十年的命,虚弱的国运又凝实了一点。
皇帝以为太子党必定大受打击,可一段时间后才发现,太子党不但没有减弱,反而更加强壮了。
老的不下去,新的怎么有机会上来,最近顶替上司职位的人,都念着太子的好,对太子有好感。
这些人都是些没关系不会阿谀奉承但又有实力的人,被打压了许多年终于趁此机会能上来,成了隐形的太子党。
这些被打压的人,不说全部,大部分都是有良知真正看重百姓的人,因此非常认可太子。
至于老皇帝的担心,完全多余,只要能抗住刺杀下毒好好的活下来,这些大臣见到太子依旧要下跪。
一切都在稳步向前发展,期间三皇子因贪污赈灾银,被一撸到底发配皇陵,其他几位皇子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压。
老皇帝一看不行,不能让太子独大,暗中扶持五皇子,与太子打擂台。
荣国府中暗子传来消息,贾代善暗会禁军统领,之后开始喝起补药,通过药渣分析这种药是激发身体潜能,让人服药一段时间后身体如年轻时强壮,但后果是寿命的缩短。
贾赦根据这消息猜测,朝中肯定要有大动作,但是什么呢,突然贾赦想到了“造反”,可到底是什么情况呢。
是谁要造反呢,肯定不是太子。现在太子形势一片大好,没必要。那就是其他皇子了,五皇子?四皇子?还是九皇子?
不管是谁,肯定是冲着太子来的,这是要害太子呀。
又想到老皇帝活的也够久了,只要他一死,太子一登基,就什么阴谋都没有施展的空间了,只要太子登上皇位,占据大义,那些都是纸老虎。
想到这里,贾赦恨不得立马杀了老皇帝,让自己的粗大腿太子登基。要杀老皇帝还要好好计划下。
贾赦想的不错,确实有人要造反,是五皇子。
五皇子是继后的儿子,同样是嫡子,一直与太子敌对,要是太子登基了,别的皇子可能还有一条生路,但五皇子肯定没有。
所以五皇子想拼死一搏。
母后控制住后宫,拿住所有有孩子的妃妾,自己则进宫杀了太子,挟持皇帝,让他下退位诏书。
至于其他皇子,有他们的母亲在手,想必也翻不了天。
对于五皇子要造反,其他几个势力较强的皇子都知道了,都想着渔翁得利。
等老五杀了太子和父皇,自己就平乱。若父皇没死,还能得个救驾之功,这是心不够狠的。
心狠的还想将在外面的所有皇子先斩杀了,然后进宫平叛。
总之这些皇子都想着要了老皇帝的命,可见老皇帝做父亲的失败。
这些皇子为了这次行动,那是花费了大力气,好些天没休息好。
对于五皇子的行动,老皇帝自然也知道。
老皇帝也有计划,想将计就计,将觊觎自己位子逆子都调出,一网打尽。老皇帝觉得太子一定也会卷入其中,最有可能的就是想渔翁得利,但自己才是那只黄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