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在红楼的享福人生 > 第72章 薛蟠

第72章 薛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双方说到感动处,热泪盈眶。

之后薛向前将准备的礼物送上,根据亲疏远近,府中人人都有,当然王夫人的礼最重,其次是王熙凤的。

薛姨妈留饭,薛向前推脱一番离开了。这次拜访,没有见到贾政、贾琏二人,一个是自己的姑父,一个是表姐夫。

虽没见到,却不遗憾,薛向前也不是很想见这二位。

这次见面,王熙凤果然伶俐,有她在就不会冷场,这么厉害的表姐可惜了,若是生在现代,怎么也能有一番自己的事业。

宝玉,确实长的不错,这么大了还一团孩子气,天真不知事,要是能往名士方面培养,也不至于在荣国府败落后落得出家的结果。

这些念头一晃而过,薛向前并不想拯救什么,个人有个人的命,现在最重要的还是过好自己的生活。

剩下的三天半,薛向前一刻也没浪费,先是视察了京中的粮铺、当铺,然后又抓紧时间熟悉京城。

三天半过得很快,马上到了报到的时候。

薛向前一大早就到了侍卫处报到,确认身份后,被一个穿蓝色衣服的侍卫领到的一处院子中。

“你就是薛蟠。”一个膀大腰圆的领头上下打量薛蟠。

“正是。”薛向前不卑不亢的回答。

“来了这里,就要守这里规矩,长顺你给他讲讲。”

领着薛向前进来的那个蓝衣侍卫立马对着薛向前说起粘杆处的规矩。

都是些生活上、行动上的规矩,什么睡觉嘴中要含竹片,不能发出声响,枕头下要有兵器,上岗时不能因方便脱岗,要熟悉并记住朝中大臣的样貌等等,听着都很正常。

要成为一个合格的粘杆处侍卫,要经过培训的,不仅要培训仪态、武功,还要会满语、蒙语。

先是测试武功,薛向前被带到一处演武场,一个侍卫递上一张弓,“只要你能在五十米外射中十箭就算合格。”

薛向前结果弓箭,一掂量,是一石的弓,薛向前轻松拉开。取箭、搭弓,射出,动作连贯流畅,十箭正中靶心。

然后是库布,一位身材壮硕的侍卫光着膀子在演武台上等候,“只要你能坚持一刻钟不被摔落地,就算合格。”

摔跤,薛向前熟呀,当兵前他曾学过古典式摔跤,还在全省比赛上拿过奖,之后在部队锤炼,格斗技能满点。

薛向前自信满满的走上台,以为自己很快就能将对方摔倒,没想到遭遇滑铁卢,不到半刻钟就被摔倒在地。

对手太壮了,下盘非常稳,自己用尽力量技巧也不能挪动分毫。

第三项是混战,以一对十,只要能坚持一炷香就算合格。

近身格斗,薛向前可厉害了,不然也不能在卧底时只用短短一年就从帮派底层打手混成双花红棍。

薛向前活动了身体各处关节,赤手空拳的就上场了,一双铁拳舞的虎虎生威,配合着一双大长腿,与那十人打的难舍难分。

激烈的打斗,时间过得很快,还没将人全部打到,一炷香的时间就到了。

台下坐着观看的庆桂,露出满意的笑容。

其实粘杆处侍卫考核,武考的内容根本没这么难,是庆桂知道薛向前是王子腾的外甥,故意这么安排的。

王子腾在边疆时,就以战力称道,自己也想看看他的外甥有没有一二分相似。

试完,果然没让自己失望,不愧是王子腾的外甥。

如今御前侍卫大多是王公大臣子弟,武力值堪忧,作为领侍卫内大臣,自己就想挑选几个武力值高的。

这个薛蟠功夫不错,武力值能排进前十。

测完武功,还有文化、语言、礼仪等。

文化,薛向前认字,能通读并理解圣上的诗词、文章,合格。

礼仪,也合格。

语言上,薛向前听不懂满语、蒙语,不合格,需要培训学习。

对于满语、蒙语,薛向前一窍不通,庆桂给了两个月的时间,若是在期限内达不到考核要求,就会被退回。

薛向前开始了水深火热的学习中。

粘杆处不就是粘粘知了,怎么还要学语言,薛向前头疼。

这两个月不是就学习语言就行了,还要干活的,薛向前被安排做后勤,什么时候考核合格,才能做本职工作。

想要立功,想要露脸,任重道远。

薛向前真是下了十二分的辛苦,打扫院子时都在记语言。幸亏满文是从蒙文变化而来,对比着学习还是很快的。

当然这其中也少不了钞能力,不是所有的侍卫都是皇亲贵族后代,荷包丰厚,还有一些是从上三旗中选拔的。

在清朝,不是所有旗人都衣食无忧,丰衣足食,很多也家中贫困。大清一开始是给所有旗人都分了土地,但经过这些年人口的增长,以及旗主的巧取豪夺,很多人家都没了土地。

那些能提笼架鸟的都是皇亲国戚后代,家中有爵位的。至于普通八旗百姓,很多过得不好。

粘杆处中就有好几个家中困难的,一个人的俸禄养一大家子,以至于家中的哥哥不敢娶妻,怕多个人粮食不够吃,家中的姊妹不敢嫁,没有嫁妆。

薛向前花了些银子,这些人不但帮着薛向前分担了后勤杂务,还尽心尽力的帮助薛向前学习满语、蒙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