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冬生家里有六亩田,乔冬生是干活的好手,任秀娥干起活来却有点慢。
插田到第三天的时候,乔冬生的爸,带着三儿子、五儿子、六儿子过来帮了。
乔微和乔芳被派回家,帮乔菲做饭。
任秀娥拿了钱,让她去买一斤肉,做个辣椒炒肉。
卖肉的地方,正好是乔微赊账的地方,老板看到乔微,就问:“乔微,你欠的钱什么时候还。”
乔微:“快了,还差两毛多没凑齐了。”
老板呵呵:“小丫头,还挺有本事的。”
乔微找老板要了根骨头。
骨头上一丝肉也没有,老板一般都是送人的。
回到家,乔微又去了菜地,天气太热,菜地里的菜也蔫蔫的,且没有几个菜。
乔微好不容易找到两根黄瓜,又摘了点辣椒,长豆角有几根可以吃的,也被她摘了。
乔微准备了一个辣椒炒肉,又把这两天抓的泥鳅杀了,做了个泥鳅炖黄瓜,又泡了一根海带,炖骨头吃。除了这三个菜,就是一个炒豆角。
天气太热,她除了饭,还煮了一些绿豆粥。
看到桌子上有泥鳅,任秀娥还说,“怎么泥鳅也上桌了,你爷爷和叔伯难得来吃一次饭。”
乔微笑着:“你们尝尝,我加了姜,没那股腥味。”
六叔乔多余笑呵呵:“都坐吧,尝尝我们乔微的手艺。”
有乔多余带头,几个人都坐下。
乔多余一筷子夹了根泥鳅,放到嘴里一尝,他的眼前一亮,“确实好吃,我再吃点黄瓜看看。”
肉是公认的荤菜,爷爷和叔伯没好意思夹,有的夹一泥鳅,有的夹了块海带。
在富明村,海带一般是拌上糖,凉抖着吃。
海带炖骨头,他们还是第一次吃。
没想到,竟然意外的十分好吃,海带和汤里面都能吃出一股肉味。
乔爷爷吃得连连点头,“不错不错,微微做的菜真好吃。”
乔三叔:“泥鳅也好吃,就连泥鳅里面的黄瓜也好吃。”
乔芳和乔菲跟着自豪,“前两天大姐做了龙虾,那味道,比泥鳅和海带更好吃。”
说到龙虾,六叔乔多佘告诉他们,“隔壁新乐村姓谭的人家在收小龙虾。”
乔芳和乔菲两个小财迷立即:“好耶,好耶,等插完田,我们去钓小龙虾。”
乔微比较关心价格:“小龙虾什么价?”
乔多余:“只要那种红得发紫的,五分钱一斤。”
乔菲已经在掰手指头了,“五分钱一斤,一天十斤就有五毛啦!”
乔微却觉得没这么容易:“只要红得发紫的,哪有那么容易凑足十斤。”
不过,现在没有稻穗捡了,钓小龙虾买,也不失一个方法。
有了爷爷等人的帮忙,乔微家的田一天就插完了。
同时,她家收的早稻,也已经晒干。
乔爷爷和两个已经成家的儿子约好,一起去交公粮,也有个照应。
乔冬生和任秀娥都去粮仓交公粮,乔微就带着两个妹妹准备钓小龙虾。
三姐妹先去找蚯蚓。
乔菲有经验,带着两个姐姐去掰开院子里砖头,砖头下面就有不少蚯蚓。
等找好蚯蚓,天气也热了,她们带着绳子、蚯蚓和桶子、小板凳出发。
乔家屋后是菜地,过了菜地就有一条水沟。
天气一热,小龙虾就浮在水草上面。
乔微随手找了一根树枝,系上带的绳子,绳子另一头拴上蚯蚓,一个钓杆就做好了。
乔微拿着钓杆,把蚯蚓甩到龙虾的附近,龙虾就会自己爬过来,夹住龙虾,她拉上钓杆,就把龙虾拉起来。
正如乔芳说的,水沟里的龙虾很多。
她们出来不过两小时左右,一个桶子就满了,乔菲又跑回去重新拿了桶。
傍晚的时候,她们提前满满两桶的小龙虾,去了新乐村,那户收小龙虾的人家。
听到他们要卖龙虾,女主人李秋云出来了。
满满两大桶的小龙虾,对方只挑挑拣拣了那些最红的。
一上秤,五斤八两。
李秋云:“二毛九分钱。”
虽然没有预料中的多,不过也能还清欠债。
从谭家出来,他们就去了村头的小卖部,把欠的钱还了。
老板把乔微一顿好夸。
剩下的小龙虾谭家不要,乔微又挑挑拣拣把稍大的小龙虾挑出来,提着剩下的去了李麻子家。
李麻子看着满满一桶青壳的小龙虾,他正好用来喂鸭子。
“这种青壳的虾,一般人不收,这一桶我一毛钱收了,你们看合不合适。再多我也给不了。”
太贵的话,他还不如用粮食喂鸭。
乔微一想,家里又没条件保存,拿回去也会臭掉,还不如换点钱。
乔微:“一毛就一毛吧。有钱总比没有好。”
乔微把带回来家的小龙虾洗洗干净。
正好在路上遇到野生紫苏,她顺手扯了几根,放到小龙虾里面。
因为数量多,这次乔微也懒得一个个用刷子洗,而是直接去掉头,只留下虾尾。
炒出来后,乔微看数量不少,盛了小半碗,让乔菲给爷爷家送去。
乔菲端起碗,从中捏了一个虾尾吃着,“好吃,好吃,比上次的更好吃!”
乔菲端着碗路过隔壁沈家,沈明逸看到,看着乔菲碗里的小龙虾好像很好吃。
他已经好几天没吃过肉了,不由吞了口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