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奶奶就是这样,不喜欢占人便宜。
乔微:“正好,明天我们吃嗦螺。”
沈明逸看到排骨,眼前一亮,听到明天有嗦螺,更高兴了。
“好久没吃过排骨了,如果不加土豆就更好了。”
乔微给他一个白眼,觉得他是没有有钱少爷的命,却有一颗有钱少爷的心。
“你醒醒,你以为你家家财万贯呢!知足吧,我没给你放满满一盆土豆已经是给你面子了。”
乔微敢说,如果是她奶奶来炖,肯定会放满满一盆土豆的。
不对,如果是她奶奶,根本不可能买排骨。
对于农村人来说,排骨又没什么肉,还死贵,还不如吃肉。
沈明逸端着一碗排骨炖土豆和一碗海带骨头汤回家,乔微又炒了个辣椒,乔家也开饭了。
饭后,乔微在装满螺蛳的桶里滴了几滴菜油。
这是乔微上辈子的经验,菜油覆盖住水面,可以让螺蛳把泥沙都吐掉,吃起来就不会有泥沙。
任秀娥看到,又开始哼哼了。
“乔微,你这一天天,用油炒小龙虾我就不说了。现在好了,还要给螺蛳喂菜油,你当我们家是万元户呢!这么败家。”
乔微现在冰棒事业有了起色:“那我明天去买两斤菜油,不用你的油。”
任秀娥终于满意了。
不过乔微又说了:“那下次我做的菜,你可以不吃吗?”
晚上做的排骨炖土豆,还有海带骨头汤,任秀娥一个人吃得最多。
吃了她那么多,放下筷子就嫌她用了几滴油,乔微不惯她。
任秀娥正回味晚上吃的排骨呢,闻言哪里答应,“你别在家里做,我就不吃。”
任秀娥就是仗着乔微没有其它地方去。
乔微恨得牙痒痒,想着一定要多赚点钱,自己租个房子。
她受够任秀娥了。
哪怕房子破一点呢,只要没有任秀娥。
乔微隔天去镇上的时候,先去进了些火柴。
还别说,火柴一天也能赚五毛钱以上。
看着虽然不多,不过乔微算了一下,现在有正式工作的,级别不高的,也不过三十多一个月,顺手卖个火柴,一个月也能赚半个人的工资,已经很不错了。
得知乔微卖火柴,乔奶奶找上她。
“乔微,她们说你在卖火柴,是不是真的?”
乔微还以为乔奶奶要火柴呢。
结果——
乔奶奶让乔微先在家把火柴的包装好好拆下来,一张张叠好。
乔奶奶给她用针线钉好做成本子,给乔芳用来写字。
乔奶奶还嘱咐乔芳:“芳芳,本子用完别乱丢,给我卖废品。”
乔微:“一个大写的服!”
一个本子八分钱,买得多还能按批发价,真没必要这么省。
火柴包装纸是淡紫色的,又软又皱,并不好写字。
不过显然只有乔微这么想。
不管是奶奶,还是乔芳,都很高兴。
乔芳:“我有本子了,我也有本子了。”
乔微这才知道,乔芳除了学校发的做课堂作业的本子,平时不管是做家庭作业,还是打草稿,用的都是旧书空白的地方。
乔微对任秀娥印象更差了。
看到乔菲一脸羡慕地看着乔芳手里的本子,乔微安慰她,“菲菲,等过两天,让奶奶再给你钉一本本子。到时姐姐赚的钱多了,给你们买本子和笔。”
听到姐姐给她们买本子和笔,两个妹妹都雀跃着。
乔微摇头,感叹她们太容易满足。
乔冬生看到乔微的自行车不好放火柴,他就动手给乔微做了个篓子,正好架在自行车座椅前的杆子上。
篓子有两个,一边放火柴,另一边乔冬生给她做了盖子,乔微又配了一把锁,正好用来装钱。
在这之前,乔微都是把钱放袋子,但是收的钱有很多分票,每次掏钱的时候,乔微都小心翼翼,怕掉出来。
乔微不由夸夸乔冬生:“爸爸,您的手也太巧了,有了您做的篓子,我方便多了。”
乔冬生被女儿夸得老脸一红。
乔微带着篓子出去卖冰棒,经过谭家的时候,女主人李秋云找她买豆奶,看到乔微的篓子,就问乔微是在哪里订做的。
李秋云说想要买一个更大的,放在自行车后座,方便她头每次送虾子去镇上。
乔微一听,生意来了。
“婶子,篓子是我爸做的,您要的篓子,他可以做出来。”
两人于是确定了大小和价格。
李秋云是乔微的大客户,她自然没喊高价。再说乔冬生卖竹器,还没打出招牌,最开始也只能薄利多销。
李秋云:“五块钱一个?那先给我来两个吧。”
李秋云家每天收的虾子多,她每次都叫上儿子或老头子一起送。因为桶装不了太多,他们有时候还要跑两趟。
她想着,如果有了这种双篓子架在自行车后面,应该每天就可以少跑一趟。
一下就收获十块钱的订单,乔冬生做竹器,用的是自己家屋后菜地边上的竹子,不需要本钱。
这十块钱,基本上可以算乔冬生的工钱。
乔微想着,爸爸这次该开心了。
结果回到家,看到任秀娥正与乔冬生吵架。
准确来说,是乔冬生单方面挨骂,起因就是乔冬因用竹子做的这些竹器。
任秀娥:“乔冬生,你看看你做的这些篮子、筛子、米升、凉席越来越多,又没有人要,浪费时间。有这时间还不如去我哥家帮帮忙,他家的田没人除草。”
乔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