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我还要为你赢匹好马回来。届时你同我一道上场,我们定能夺得魁首。”
终于到了住处,平阳王府所住的是靠东边的营帐。
各个帐内布置妥帖,是一早就为平阳王妃一行人收拾好的。
庄姝堪堪落地,穆竣已经将马缰抛给左逸,上前和她并行,引她进了帐中。
等候一旁的婢女婆子跟随在后,进进出出,将马车上的行囊卸下。
她们只顾着干活,不曾注意到远处几人。
“青衣女子就是庄姝?”
“你不是已经瞧见了,穆竣对他这位妹妹十分不一般。”
京中贵女,如何是一个藩王府中养女可比拟的。
孟青徽说:“我不信我比不过她。”
“你断不可胡来。”八皇子告诫道。
“我自是知道的。”孟青徽勒了勒缰绳,掉转个方向准备离去:“八殿下,再不走就要赶不上姑母的宫宴了。”
-
晚上皇后设筵。
因是男女分席,在宫人掌灯下,庄姝随王妃一道赴了宴。
平阳王妃自幼在京城长大,后嫁给平阳王去了凉州,入帐见众多内眷,她能认出对得上名氏的贵眷寥寥可数。
京城后起的官眷她都不大识得。
多亏吏部侍郎家的夫人赵柔为她一一介绍。
两人从前在闺中就相识,赵夫人出身武将世家,为人嘴直心快,这点倒不曾改变。
都知道平阳王夫妇只有一位小郎君。
如今见平王妃身旁的小娘子,不免让赵夫人想起从前一桩旧事。
元义四年,平阳王有次外出险些遇难,是他手下一名副将替他挡下那枚毒箭。
副将中箭,毒发身亡后留下的孤女便被平阳王妃接回府中以义女的身份抚养长大,想必就是眼前这位小娘子了。
赵夫人望着庄姝道:“王妃一双儿女竟养得这样好,前几日我们才在马场上见识了平阳王世子的少年风采,不想家中小娘子也出落得如此不凡。”
大抵父母都爱听赞扬子女之词,平阳王妃亦是笑容满面地夸赞了赵夫人的两位小娘子。
赵夫人两眼一眯,悄声在平王妃耳边细语道:“王妃可瞧出今日皇后娘娘设筵的用意否?”
平阳王妃到营中不过半个时辰,方向都没摸清楚,哪能知道更多消息。
她摇摇头。
“王妃没注意到今日来的妙龄贵女甚多?”
藩王无旨不得入京,平阳王妃自是不清楚京中筵会的情况。
赵夫人也不卖关子了,直言道:“太子及冠,如今也该选太子妃了,听闻皇后娘娘心中已有太子妃人选,只等太子殿下点头呢。这些贵女今日打扮得如此娇俏可人,怕是都打着东宫的主意。”
平阳王妃了然一笑,京中官员谁不希望自家在后宫也有个倚仗。
“王妃可知皇后看中了哪家的小娘子?”一名妇人走近,她向两人微微俯身,行了一礼。
赵夫人介绍道:“这是宁远将军府上夫人吴氏。”
吴氏接着方才的话说:“听闻皇后娘娘属意的是刘尚书家的娘子。 ”
吴氏示意几人看向对面,人群中,一位身着华服的妇人正被簇拥着。
叠叠身影错开的空隙,已然可见尚书夫人眉梢上的喜色。
吴氏回头再同两人对视,几人心中已有分寸。
庄姝在旁听了一嘴,自然也好奇地望过去,她还从未见过后宫之人。
可围聚在尚书夫人身边人实在太多了,庄姝也没瞧出有什么特别,只得懒懒收回目光。
这时帐外宫人高声报:“皇后娘娘驾到。”
众人忙恭敬地站起来。
庄姝跟着众人向皇后请安。
皇后很是和善,礼毕便让众人都坐下了。
庄姝是第一次参加宫筵,十分乖巧地跟随在平阳王妃身侧。
待皇后再度开口说话庄姝才敢看向上座。
上座有三人,其中一位头戴凤鸟金步摇,雍容大气的妇人自然就是皇后了。
她正笑意和蔼地同身侧两位女子说话。
庄姝不禁好奇另外两人的身份。
能陪伴在皇后身侧且有如此亲昵姿态的定非一般人。
张皇后育有二子一女,成钰公主乃嫡出公主,听闻其深受帝后宠爱,方才却未听见宫人传报,想必她不在二人之中。
倏地,上座一道目光向她扫来,庄姝与其对视,她浅浅一笑以示礼貌,那女子望着她却带着高高在上的睥睨之色。
庄姝收回目光,想是小娘子觉得被她目光所冒犯。
庄姝心下懊恼,合该不动声色才对,不禁呷了口酒。
不过她心中已有了猜想,想必皇后身边另一位端正秀丽的女子便是尚书家小娘子,亦是大家口中皇后中意的太子妃人选。
方才那位目无下尘的小娘子,十有八九是安远候府的娘子,张皇后的亲外甥女,亦是极尊贵的身份。
只是不知为何,庄姝觉得她对自己方才那一瞥带着莫大的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