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照君心 > 第12章 恍如隔世

第12章 恍如隔世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这时,哭声忽然停了,玉儿好奇地扒开树丛探头看去,然后看到了终生难以忘怀的一幕——

只见小虎被爹娘掐着脖子面色绛紫,手脚扑腾一会儿便不动了。

小虎死了。

玉儿在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之前便转身狂奔起来,一路上跌跌撞撞滚了一身泥。她得赶紧告诉爹娘,小虎的爹娘疯了,他们定是疯了。

玉儿刚一跑回破庙便跟阿娘装了个满怀,她上气不接下气道:“阿娘,不好了,小虎爹娘疯了,他们把小虎,把他……”

忽然间,玉儿不说了,她看见阿娘正以一种很复杂的眼神看着她,里边包含着这个年纪的孩子读不懂的感情。

阿娘张了张嘴,好半天才找回自己的声音,“玉儿,小虎今天早上掉到水里淹死了,他爹娘正准备将他埋了。”

玉儿稚嫩的脸上满是难以置信——淹死?不可能!她明明看见……

阿娘蹲下来摸了摸玉儿的头,以一种非常笃定又莫名悲伤的语气缓缓道:“对,小虎淹死了,淹死了……”

玉儿茫然地越过阿娘向庙里看去,依然不见小妹的身影,她抬头问道:“阿娘,莺莺呢?”

有那么一瞬间,阿娘脸上闪过一系列复杂的神色——吃惊、悲怆、无可奈何……最后她轻轻抱了抱玉儿附在她耳边道:“小妹早上跑出去了,你阿爹去找了。玉儿乖,呆在庙里等阿爹回来,阿爹去找小妹的时候说不定能打到兔子。”

言罢,阿娘便起身走了,留下玉儿一个人呆呆地站在原处。

懵懂间,她好像明白了什么,脚下一软跪在地上。

纵使玉儿在很多很多年之后有了好几个争着喊她姐的便宜弟,她自己的妹妹却再也找不到了。那时阿娘告诉她,小妹不是死了,只是丢了。

临近晌午的时候,玉儿呆呆地被阿娘领了出去,她听阿娘说阿爹没找到小妹,但打到两只大兔子,熬了一锅肉汤。

玉儿向热气腾腾的锅里看去——

这绝不可能是兔子,兔子没有那么大的骨架。那身量……和“溺水而亡”的小虎一样。

阿娘盛了一碗肉汤递给玉儿,玉儿惊恐地捂住眼睛往后退,“我不吃,我不吃!”

“玉儿乖,这是阿爹打来的兔子。”阿娘依旧端着碗往她眼前送。

玉儿拼命后退,后背忽然撞到了什么,她回头一看发现是阿爹。

“吃了才能活命!爹娘好不容易才弄来吃的!”阿爹声音不大,语气却不容反抗。

阿娘见了紧跟着将汤送到玉儿嘴边,“对,听爹娘的话,快吃了。”

玉儿神色木讷地盯着那碗越来越近的肉汤,她心里清楚地知道那是什么,但闻着碗里飘出的香味,她惊恐地发觉自己竟不由主地咽了口水。

挨饿多日后对食物本能地渴求和那颗幼小的良心激烈地撕扯在一起,她在恍恍惚惚中被阿娘灌了一碗汤,眼神呆滞地机械吞咽着。那闻着香气四溢的热汤,入口后却食不知味,反而噎得喉咙生疼。

玉儿很多年后才知道,饥荒年间,人们常易子而食。

不知是因为头一天晚上着了凉,还是因为“走丢”的小妹,亦或是因为那碗肉汤,玉儿当天便起了热症,连着三四天都烧得迷迷糊糊。浑浑噩噩中,她好像听见小妹在耳畔边哭边说“姐姐你不是最喜欢我吗”,又好像看见小虎满脸绛紫地抓着她的腿哭喊“我们不是好朋友吗”。

如坠地狱。

可不知是不是幻觉,耳边纷繁噪杂的怮哭中唯独有一个若隐若现的声音对她说——“别害怕”。

那是一个少女的嗓音,清冷空灵宛如终年不化的白雪,并不温柔,却莫名让人感到可靠。

四日之后,大水依然没有消退,这次轮到玉儿了。

玉儿被爹娘领过去的时候,脸上的神情竟不是恐惧,而是木然。她之前常听村里的老人讲鬼神故事,也大概懂了因果轮回、善恶有报的道理。她觉得自己吃了别家的小孩,做了坏事,活该遭报应。

那时,她被邻居扼住咽喉面色发紫,眼神涣散地看着咕嘟咕嘟的沸水,脑海中却没来由地浮现出那天夜里的女声。那个瞬间,她仿佛魔怔了一般,心中的不甘代替了一切其他情感,包括愧疚、悲伤、恐惧和不安。

邻居掐了玉儿许久,但她强撑着不肯断气。

她想活。

最终,也就真的没有死——

她等来了青衣白发的神仙。

神仙不知何处来,也不知为何会救她,但神仙很厉害,抬手挥出一阵风就把掐着她的邻居撞了个趔趄,待到玉儿回过神来时已被神仙搂在怀里。

她那时热症未退,又被掐得差点断气,浑浑噩噩间心里却奇道:我明明吃了其他小孩,为什么却有神仙下凡来救我?

神仙找到玉儿的爹娘,给了他们辟谷丹,想将玉儿带走。玉儿看到自己爹娘时,呆滞的神色略微有些变化,但很快又回归木然。

玉儿的爹娘颤颤巍巍地接过丹药想要磕头谢恩,却被神仙的一股清气托了起来——神仙不想让别人拜他。

玉儿的娘看着神仙离开的方向,想起身追上去,却被阿爹拦住,“你不要多事,玉儿跟仙人走了是去享福了,没准儿哪天也能腾云驾雾,咱家祖坟上也算是冒青烟了。再说了,这光景,孩子留着也养不活。”

阿娘闻言,刚要迈出的脚又缩了回去,无言目送他们的身影消失在雨幕之中。

玉儿抬头看向抱着自己的神仙,那人生了一副温文尔雅的好相貌,眉心一点朱砂痔,笑起来时眼眸中仿佛有微光点点,像皎皎明月在水面上投下柔和的倒影。

后来,神仙将雨停了,玉儿不知道他是怎么做到的,只是觉得神仙的脸色憔悴了许多。

但神仙也会累吗?

“神仙你是从天上来的吗?”玉儿问道。

那人听了不禁笑出了声,“什么神仙不神仙的,我只是东境一个寻常修士罢了。别神仙神仙地叫了,听着怪别扭,我姓宁,名‘晏清’,就是‘海晏河清’那两个字。”

玉儿没在听,她认定了这人就是神仙,在村里老人讲的故事里,神仙可以普度众生,也能断罪除恶。

玉儿忽然拉了拉宁晏清的衣襟,垂首小声道:“我也吃了……”

她声音细弱蚊呐,再度抬头望向宁晏清时,黑白分明的眼睛里满是惶恐,仿佛在忏悔,又好像在寻求神佛的宽恕,亦或是在等待一个判决。

那一闪而逝的强烈求生欲过后,愧疚再度将她淹没,玉儿觉得自己犯了很大的错,她不想死,却又不知道该怎么活。

下一刻,她被宁晏清搂紧了。

“你是个好孩子。你没有错,错的是世道……”他发出一声长叹,其中包含着极为复杂的感情,像是经年的遗恨露出了冰山一角,“还有我等无用之人。”

玉儿的心猛地抽动了一下——

神仙说她没错。

她是个好孩子。

宁晏清轻声问道:“孩子,你叫什么?”

“没有大名,爹娘叫我‘玉儿’。”

“这个字很好。”宁晏清捋了捋小姑娘乱糟糟的头发,“玉者,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怀玉,舒怀玉,怎么样?你……可愿拜我为师,随我修行?”

玉儿呆呆地看着宁晏清,无声无息地落了两行泪,诸多苦楚、惊惶、恐惧、怨恨、自责此时此刻如一片薄冰,悉数消融在那人的一席话里。她心中忽然没来由地涌上一股委屈,攥着宁晏清的袖子,猛地扎到他怀里,仿佛婴儿呱呱坠地一般,用尽周身力气,撕心裂肺地拖着哭腔喊了一声———

“师父———”

就这样,一段师徒缘分始于小崽子的一嗓子鬼哭狼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