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尤捻着胡须,思索片刻从怀里掏出金符递给公子比
“仔细看看,和丢失之前可有区别。”
一线幽暗烛光下,金虎背部折射高光,潜伏在暗影中。这花了80金从摘月阁赎回,昌尤拿到手后摩挲把玩,觉得和楚国最高工艺对比差了点。
“务必仔细回想!好好的看。”
公子比拿起金符对准光,直冒冷汗“颜色……不对。”
不同的国家冶金工艺区别,何况虎符制造掺入其他成分,这都是假冒不了的,这么说东西是失蜡法浇筑的赝品。
昌尤心想:
几日前,公子比被从软禁官邸接到军帐,鄂君微服寻访虎符,晋、楚、郑无意交战,有人却希望谈判破裂,收购虎符本十分隐秘,鄂君离开前更是上下封口。
出现行刺,有没有可能是内部出现了奸细?
黄昏时分,濮园渡口,傍晚小厮乘船送来十麻袋粗粮、几囤木桶细粮,干草捆扎风干鹿、羊、腊鱼搬运入库房,单子由公子过目,众人在院内忙进忙出。
子皙生病卧床,向奴婢打听这个遗世独立的庄园和神秘公子。
“韩公子出身医药世家,濮园是修来落脚之处,常年栽种数亩杏田,称杏花坞。这儿平日也接待周边村落病人,行医救人。”
交谈间,门被推开,韩公子带着药匣前来换药,看起来不仅高超,心底十分善良宽厚。
楚鄂君坐在床榻上,烛光下显得面如美玉、洁白肩上一道刺目红痕,散落乌云黑发梳理成一绺咬在口中,强忍换药疼痛,进城打探侍卫回来汇报,见韩公子正在服侍主公。换下敷药后,年轻医生端来药汤,病人浅尝一口苦得不由蹙眉。
主帅衣发散漫,失去以往威仪,女子都比不过的美貌。外人退出后,阳林和众侍卫俯首沉默,子皙换上衣袍询问起来
“如何?”
预谋刺杀失败后,潜伏在郑国境内刺客不会善罢甘休。濮园山庄暂时安全,但能否在下一批刺客到来前,获得楚军支援是关键,贸然派人去城中打探,无疑告诉刺客藏身之处。紧急之中侍卫阳林想到一办法:城内右司马昌尤一定会设法调查鄂君下落。委派杏花坞采办小厮上满月楼拍卖一枚玉佩,此物鄂君贴身佩戴,只有极亲近之人才看清楚纹饰。
“东市贵、西市富”,满月楼独占西市高处,暗标交易是买卖双方私下沟通。交易之间介绍和促成买卖的商人,市铺称做牙行。据牙行说,此玉质如羊脂、雕工上乘,曾叫价10两到30两多人看过皆未出手,每日却摆在摊位最显眼处。
暗标,价格高者得。
直到今天,这枚玉从摊位上撤走。
有人在布条上用楚国文字写下交易金额:铜币一枚,迫切求得。卖方直接答应,撤柜后留下交易时间和地点:
本月二十五日(当天)
五常山城外茂林河口杏花坞。
庭院枝头落叶翩翻,曲径接木板回廊,石桥通若耶之溪。主帅日益康复,离别之日到来,侍卫守候在门外,奴婢端来清粥放在门口,依稀从门缝中看宾客与主人见在谈话。
“楚商人子皙,路过此地被盗贼所伤。”他解一挂海蓝胎蜻蜓眼琉璃串与韩公子,这是共王赏赐爱子的珍宝,重金难求。
“救命之恩,无以为报,可凭此物来楚国找我。”
“回楚路途遥远,变数难料,我本就不追求财物。行医多年,深知最贵重之物是生命,人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不是吗?
这话在心中产生一股奇怪熟稔感,有谁在什么场合、什么时候说过类似话,可偏偏想不起来了。
韩公子将珠串还他,眼看窗外天色昏暗。
这时外面传来慌乱呼喊,听见弓矢独有啸叫划过天空,门外有人大喊失火!一阵急促脚步声,焦木燃烧烟火味从窗格飘来,子皙推开门,看见天空射来沾满火油燃烧的箭镞。火焰落在房顶上引燃木架,木质回廊燃气熊熊烈火,小厮从厨房汲水扑打,随着漫天火雨袭来,整个杏花坞陷入危境。
日近黄昏,渡口安静地停泊着船只,水鸟在湖面捕食,芦苇摇曳。天地间幽静被远处人马喧嚣打破,远方杏花坞燃起熊熊烈火,浓烟冲突遮云闭月。
楚人为预防水路设下埋伏,由先遣部队侦查,近卫队趁着微光掩护一蒙面公子上船。渡口艄公撑着竹蒿建议:要离开杏花坞,应走河谷岔道迂回至上游,偏转航向抵达茂林对岸。
“河水是沁水支流,我们转航向朝牧野县方向去。”
船行渐渐远去,不知什么时辰,在黑夜寂静里,月亮倒映江面,清澈光线下却看到远方有渔舟火光。掌舵船工看到,前面船只并无捕鱼作业,反而形成一列长蛇阵把控重要航向。
在接到命令调转航向后,背后突然出现追兵,漫天火箭齐射,血光红殷殷直冲霄汉“前方已经可以看到茂林河口!”
危难关头,敌我双方距离继续不断缩小,新一轮穹劲有力射击火网铺开。船舫本就是木质,棚顶乌帐粗粽叶被火引燃,大火熊熊而起!烈焰扭曲变形了空气,船顶结构开始变形坍塌,掉落燃烧木板,不久中心结构随之解体。
“大人小心!”
“楚鄂君”被一块燃烧木板砸中脊背,织物被火引燃,发梢蜷曲散发一阵焦味。忽然楚人大声呼唤“看呐!”
艄公抹去额头一层汗水,正前方水平线又出现数只渔船。在天空新一轮密集火雨来袭,“楚鄂君”垂死大喊“跳进水里!”他一瞬间似乎忘记背部烈焰高温,入水后,朦胧的生命像撒在江面一把粗盐,逐渐弥散。
玄月东出,时间大概在子夜,左司马晔从水路前往杏花坞。晔在接到昌尤书信后,得知统帅在下游河岸,二人商定分别从水、陆两个方向赶来。走水路特点是河口下游,能利用水利航速迅速率军驰援,但刺客料定鄂君会乘船逃离,才有江面相逢这一战。右司马昌尤居于城内,最快途径是等城门外桥头开放,稍微延迟一日。
刺客见“楚鄂君”重伤落水,江面援军及时赶到,犹豫之下调转航向撤离战场。
楚人打捞起身着鄂君服饰尸体后,士兵皆悲,死者并不是子皙,侍卫阳林血肉焦糊面孔正在变得冰冷。
他是代替他死去的!
逃向最危险江岸,吸引大部分追兵注意。
这是在房间内,阳林想到的计谋。
他收到右司马亲手写下一枚铜板回信时,就很清楚,只要熬走外面刺客,右司马率领援军赶到,杏花坞将是最安全地方。夜色掩护下,刺客看见阳林穿鄂君衣服,掩护某个蒙面侍卫上船,料定他们是从水路潜逃。
众人在悲痛过后,不免焦躁起来,真正楚鄂君下落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