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谁在他方呼唤我 > 第52章 有鬼

第52章 有鬼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季婆婆说的是敖小女太太吧?”叶希木不是很确定地说。

江城乡村之中,彼此都以亲缘关系相称,叶希木也算半个龙王庙人,虽然和敖小女没有直接的亲戚关系,依然称呼她为“太太”,也就是曾祖母。

季辞、叶希木和敖凤三个人站在工作室的长桌前,桌上展开了两张纸,一张是关公像,另一张是柜门暗纹的图案。

敖凤把画着图案的纸拿起来看,说:“应该是敖小女太太,我从小到大,也就听说过这么一个人懂风水会算命。我们那边办喜事办丧事,到现在还有人去找她算日子的。”

“确实好像电视里看到的那种道士画的符。”敖凤说。

叶希木也看着这张纸,说:“但我听我爸说,她眼睛已经瞎了几十年了。”

“是。”敖凤说,“所以她现在只给别人算日子,不看风水阵了。”

季辞沉吟了好一会儿,执着地说:“那我也想去找一找她。”她问他们,“太太现在还好吗?”

因为敖家人的敌视,叶希木在母亲去世后回去龙王庙的次数极少,对村里情况的了解有限,他只能望向敖凤。

“还很强旺。”敖凤笃定地说,“上个月刚把她孙姑娘送起走。”

季辞和叶希木都不知道怎么说话。江城方言,把人“送起走”,是给人送终的委婉说法。白发人送黑发人多罕见,可听敖凤的语气,就好像敖小女太太送走子孙后辈是无比寻常的事情。

“敖小女太太七十二岁眼睛瞎了之后,就一个人搬去山上的洞子去住了,不想麻烦子女后人。

“那时候村里人都以为她是想自己过去等死,没想到后来村子里的老人家死得差不多了,她还活着。

“我们那边的人都说,她可能真的能看到鬼神,有鬼神指引她。去山上就喝不到脏水,没喝脏水就不会得病。”

*

季辞开车,和叶希木、敖凤一起去找敖小女太太。

叶希木很不客气地坐了副驾驶,敖凤慢了一步,骂了一声坐到了后座上。

敖凤在后座上不停说叶希木的坏话:“姐,你别看他现在这么乖,他以前也浑得很,很喜欢打架的,你小心他有暴力倾向。”

叶希木说:“我没有喜欢过。”

敖凤说:“屁,下手可狠了,打断过我一个朋友的鼻梁骨。”

叶希木沉默。

敖凤:“他现在都是装的。”

季辞:“是嘛?”

叶希木说:“不是,是我那时候不懂事,不知轻重。”

敖凤说:“他胆子蛮小,我那个挨打的朋友骗他去看鬼片,把他一个人锁录像厅里头,他差点把录像厅给砸了。老板去开门他跑了,是我朋友赔的钱。”

又说:“他小时候喜欢流鼻涕,还是个缺巴齿,说话也结巴。”

“他就是运气好,突然学习开窍,现在摇身一变成了什么实二校草,我呸。”

敖凤没完没了。

叶希木忍无可忍,看季辞没有插手管一管的意思,就把她车上的音乐声音开到最大。

就在摇滚乐的轰鸣声和敖凤的嚷嚷声中,季辞一路情绪稳定地把车开到了敖小女太太所居住的那座山下。

*

山是一座很普通的野山,江城这边都是这样的山,不高,草木凌乱。但这座山距离长江很远,是地图上龙王庙村行政区域的最内侧。

江白砂的开采与加工需要消耗大量水资源,因为质量体积庞大,通常选择成本最低的水运。因而江白砂的矿场都在江边。龙湾被徐晓斌选中也正因为兼具长江和小陈河两条水道,交通运输便利。

而敖小女太太居住的山能够幸免于难,恰是因为不具备这个开发优势。

野山下零落着几家住户,种着柑橘园。正是柑橘开花的时节,白色星星一样的小花密缀于茂盛橘叶之中,清苦的香气一阵一阵。

季辞打算找住户打听一下敖小女太太的住处,敖凤拦下她,“你就算了吧,看你这头发,人家肯定觉得你不是什么正经人,不会相信你。”

季辞瞅着敖凤鼻青脸肿的样子,“你觉得他们又会相信你吗?”

三个人里只凑出一个正常人,最后还是叶希木去问。

叶希木问了两户,说法都相同,敖小女太太就住在半山腰的一个山洞里。两户人家都给指出了山路。

爬习惯了云峰山,这座野山的山路不算难走。三个人走了二十来分钟,一个大拐弯之后,看到了敖小女太太藏身的那个山洞。三个人都不由得发出一声惊叹。

山洞比他们想象中的大很多,敞口宽阔,简直像一个巨大的遮阳棚。说是住在洞子里,其实是在洞口的干燥处搭建了一个临时的棚屋。洞子里头有水,老太太在洞口外开垦了一片荒地,种了几畦蔬菜瓜果。棚屋外面堆着一些生活物资,看包装的编织袋,都是政府部门送过来的。

老太太坐在一个竹编的摇椅上,在洞口晒太阳。按照龙王庙村民的说法,她今年已经九十七岁,面颊深陷,几乎已经看不到肉,但包裹着骨骼的皮肤还很光滑。银白的头发虽然已经变得稀疏,但很整齐地梳理着,用民国时常见的赛璐珞发簪固定起来。她衣着整洁,把自己打理得干干净净,摇椅上还挂着一串香气扑鼻的金银花,就显得很有精气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