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又逢春 > 第9章 境随心转(3)

第9章 境随心转(3)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萧晏见着文逸白不似说假话,随即看向文逸白:“我与王女的婚事,想必此时已经传去冀州了,你也知道昌平,此事不是儿戏,我对儿女私事,我本是不在意,娶谁都是娶,只是此事已成定局,当以大局为重。”

文逸白不自觉的皱了眉头,他常常不理解昌平这个地方是怎么回事或者说不习惯那个号称京都小魔王的萧晏,只是去昌平历练了几年,回来后整天就是公事,国事......。

萧晏回到家中,还未到萧老侯爷的书房,柳氏就派人去请萧晏,萧晏本来回来也是想见见母亲的,便随着丫鬟前去。

萧家人口简单,府中西边住着萧老侯爷的胞弟萧文安一家,只是萧文安不在京都任职,一家老小也不在京都,西边的院子都是空出来的。

近来太夫人喜欢安静,便住去了西院的静安堂。

而府中的正院瑞安堂是萧老侯爷和柳氏居住。

只是萧老侯爷患有腿疾,不便行动,就常年宿在自己的书房中,萧晏见他也是来的书房。

萧晏越过书房岔路口,随着母亲派来的丫鬟行至正院。

只见柳氏端坐在软榻上,面色不佳,似乎几夜没睡觉一样。

萧晏示意丫鬟侍女将门窗打开,光线从外头透进来。

“母亲,你这是怎么了啊?”

萧晏的声音传到柳氏耳中,柳氏呜呜咽咽的就哭起来,太夫人极其厌烦她有什么事动不动就哭的脾性,可是几十年了还是改不了半分。

萧晏无奈:“母亲,有什么话你好好说,哭多了伤身体。”

柳氏擦了擦眼泪:“晏儿啊,往后你娶了那冀州来的王女,母亲这日子,这日子怎么过啊?”

萧晏安慰了了母亲几句,于他而言,娶谁都一样,他的心思不在这些事情上面,只要未来的夫人端庄守礼即可。

他想,冀州虽小,好歹是王府出来的女儿,想必为人也自是端庄守礼的。

只是柳氏似乎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说,只见她道:“晏儿,你也知道,映晚,自小我就看着长大的,我早就把她当做儿媳了,我想,能不能连她一同娶进门好不好?”

萧晏眉头紧蹙:“母亲慎言,冀州王女万不能做妾。”

柳氏急急道:“不是。”

萧晏的目光中满是审视,萧映晚虽生于伯爵府,但是她的父亲是朝中重臣文阁老,母亲又是出自兰陵王氏,与柳氏虽是表姊妹,但是也绝不会让其女给他做妾。

只见柳氏道:“是让映晚和那冀州王女不分大小,同为平妻。”

萧晏显然有些想不到母亲会想到这样二者兼顾的办法。

冬日的太阳将人的影子拉的斜长,也容易让人心里浮躁,萧晏觉着她母亲此时就是过于浮躁了,暂且不论忠勤伯爵府怎么答不答应,就是冀州那位王女以及冀州上下也断不会同意的,况且,他并不觉得这样有什么好,人的精力有限,他并没有太多时间浪费在后宅的争风吃醋之中,于是他好半响都没开口。

柳氏再问,他见着柳氏眼下的模样,一时半会儿也说不清楚,于是他道:“母亲此事需得从长计议,儿子心思不在这个上面,只会平白耽误了人家好好的姑娘,我还有事要去父亲那儿一趟,你好生歇着。”

刘氏生气道:“我就知道,就是因着那什么王女。”

萧晏步履微顿,“至于冀州王女,是她先选择我的,耽误也好不耽误也好,都是因果。”

说罢,也就未作停留,从正院出去,往东走一小段路,就是萧老侯爷的书房了。

萧老侯爷虽然年过半百,又患有腿疾,但是精气神还很足,见着萧晏来,心情颇好。

父子二人寒暄几句,萧老侯爷便问起了冀州王女的事情,听说了萧晏去找人改卷宗之事,他从前就是困于婚约,而今萧晏又重蹈覆辙,他知道其中苦闷。

萧晏避而不答,一心只想同他说关于淮江粮价的事情。

萧老侯爷看在眼里,他这儿子从昌平回来就像变了一个人,从前是混世魔王,他管不住,忧心忡忡,不得已送去军中,现下是光风霁月的君子,一心为国为民,像是没了七情六欲,他也有些忧心。

索性便不再提,听着萧晏说起了淮江的事情。

结合种种迹象,萧晏怀疑搅动淮江粮价的人是先太子遗孤。

听了萧晏的推断后,只见萧老侯爷眉头微蹙。

“他毕竟是先太子遗孤,有着皇家血脉,你还是不要太过武断,一切要拿出真凭实据,你大婚在即,此事你不要再插手了,皇上想必会安排人去查的。”

萧晏点了点头,没再说什么。

皇帝下旨,冀州王女同萧晏要在腊月十二这日完婚。

大婚前夕,郑殊岳将这事告诉了宫墙那头的那位夫人,那夫人派人送来了红宝石头面作为贺礼。

郑殊岳十分喜欢。

时间一晃,来到了嘉和四十六年腊月十二,宜嫁娶,郑殊岳同萧晏正式大婚。

一个是当朝皇帝跟前的大红人,京都贵女们爱慕的如玉公子,一个是只是听说未曾见过的冀州王女,使得京都的大街小巷都想一看究竟,到底是郎才女貌,还是另有其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