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嬷嬷走后,郑殊岳呆坐了一会儿,便在连翘的服侍下睡去了。
一连几天,因着昌平的战事相持不下,萧晏都没回来。
昌平,位于大乾的东北方,与东狄紧靠,一直由安国公一家死守。
纪家世代承袭安国公爵位,战功赫赫。
现任安国公纪桓川有勇有谋,其胞妹为先太子妃纪桓娥,后因先太子私藏白银,密谋造反一事,手握十万精兵的纪家面临着与先太子结党营私的猜忌。
时年,老国公纪善为破此局,以死明志,求了个恩典,保住了纪家上下几十余口人。
此后,皇帝便将纪家男眷全部派往昌平,女眷则是留守于京都。
而在纪家接手戍手昌平这二十多年间,东狄屡屡来犯,纪桓川都竭力守住昌平。
今年,经过朝中诸位大臣商议,又结合昌平送来的消息,乾帝认为是最佳的进攻时机。
此仗大捷,至少可保昌平五十年的安宁太平。
而现下,昌平同东狄已经交手快半年,还是相持不下,昌平三百里加急,传来消息,送去的粮草居然不见三分之一,乾帝夜不能寐,召集群臣商量对策。
不过,作为皇帝亲封的郡主刘蓉却丝毫没有任何的担忧之色,反而频繁的来往誉王府和安平候府之间。
不是要同郑殊岳比骑术就是要和郑殊岳比箭术。
二人不知不觉间倒是热络了许多。
五月,冀州来信,堂姐郑殊宁在五月底大婚。
郑殊岳也正好想要回一趟冀州,请示了安平候府太夫人。
太夫人派了小斯去请萧晏,萧晏回了府,同意了郑殊岳回冀州。
不过萧晏也要同去。
郑殊岳有些纳闷,萧晏忙成这般,怎么还有时间同她一道去冀州,结果萧晏说的有理有据,“作为冀州女婿,哪有不去岳家的道理。”
太夫人也开口,说是此次去就当是回门礼。
既然是回门礼,安平候府的礼节自然是做的面面俱到,光是回门礼就安排了十车。
郑殊岳一行人从五月初就开始行路,未成想因为带的回门礼太多,不好快速行驶,路上还是耽搁了些时间。
等到了冀州时,还是没赶上郑殊宁的婚礼,而是在郑殊岳宁回门这天到了。
郑殊宁同新婚夫婿韩廷才刚下马车,同阮英行礼之际,郑殊岳同萧晏就在郑林初的领头下到了。
越过马车,阮英看着长长的马车队伍上的回门礼,又瞧着自家女婿家的回门礼,心里堵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