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你看看要哪条鱼。”卫春兰让他先挑。
哪条鱼都挺大的,耿怀建没有多犹豫,挑了条最小的。
就算是最小的鱼也有五斤,提在手里面还挺沉。
“就要这条了,春兰,谢谢你了,我捉鱼不在行。”耿怀建也气,在鱼塘里面摸了老半天,鱼总是擦手而过。
村长喊了一声:“按人头分啊,一个人头两斤鱼,多出来的鱼,你们如果想要,就拿钱买。”
多出来的鱼,大多数村民都不愿意再扔回去。
大家都想着离过年也没有几个月了,多的鱼买下来,可以做熏鱼,也可以当做年礼,送娘家亲戚都是可以的。
“春兰,咱们家的鱼也买下来吧!”李小梅也舍不得扔回去。
卫春兰没意见:“成啊,我来的时候就带了钱,咱们全买下来。”
“再说,我月底不是要结婚,多买点鱼,这不是一个肉菜吗?”
鱼多出来了十斤,村里一斤卖五毛钱,卫春兰这两天又接了做拐杖的单,所以给钱给得很痛快。
耿怀建当然也不会白拿,他来的时候,带了一张大团结。
“大哥,中午别回家了,留这里吃饭。”卫春兰笑着把他往家里带,给他倒了水,又把锅里蒸的红薯拿出来。
“不用麻烦了,我回城里还有事情。”耿怀建还要去接媳妇儿。
“我媳妇儿回娘家,我得把她接回来。”
听到要去接人,卫春兰理解的点头,没有再留他吃饭。
不过鱼的钱,她没有收,等他走了后,又把钱塞回去了。
“怀忠和他大哥不像啊!”卫建设叹了一句,俩兄弟天差地别。
李小梅:“这有啥稀奇的,中午这鱼咋做,红烧还是清蒸。”
看着大盆里面的鱼,李小梅脸上满是喜意,剩下的鱼得全部腌起来,怎么着也得留到春兰办席这一天。
“是不是得给你老娘送条鱼。”卫建设突然提醒了句。
要是不送的话,丈母娘知道他们村分了鱼,肯定会过来叨叨。
一听到要回娘家送鱼,李小梅脸上的笑意都淡了不少。
“是得送,但我不太想去。”李小梅不爱回娘家。
只不过,有些事情,她不愿意去做,倒是有人愿意过来。
李小梅的娘自己过来了,还提着个空篮子,就是为了装东西。
她不是中午过来的,而是晚上蹭了别村的牛车到了卫家。
“小梅啊,春兰啊,你们村分了鱼是不是。”唐六妹还没有进院子,就在外面吆喝起来了,就想让她们来接人。
卫春兰忙着做拐杖,她坐在小屋子里,根本没有听见声音。
搓草绳的李小梅,看到亲娘过来了,心里叹了口气。
“在呢!娘,你推门进来就成了。”李小梅也不想动。
唐六妹把院门推开,看到女儿再干活,也不在意,她把空篮子往桌子上一放,就说起了卫春兰处对象的事情。
“我听人说,春兰处了个城里对象,他家条件好不好。”
“春兰的彩礼有多少,城里人大方,咋说也得给两百吧!”
李小梅听到老娘提起彩礼,心里就警惕了起来。
怀忠给的彩礼不止两百,他说会给三百,但是李小梅想着,拿了彩礼后,就让女儿存着,这钱能给女儿底气。
“没有多少。”李小梅低头用力搓着草绳。
唐六妹不相信,城里人能这么小气:“肯定不少,你弟结婚的事情,你作为大姐可得上心,是不是。”
“这次春兰嫁了后,彩礼得给你弟娶媳妇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