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说,曼珠与沙华逆天而行,因此佛祖降下诅咒,令彼岸花族永生永世不得为人。
直到孟元的降生。
她的生辰在七月十五,于冥界之人而言,是一个响当当的吉利生辰。中元地官赦罪大帝,冥界的老祖宗,便降生在这一日。
长大后的孟元总觉得自己算是沾了他的光,成为了百鬼艳羡的有福之人。甚至于这两件事一相重合,辉煌程度实在是可以比肩天上的某些尊神,好比是他们出生时霞光满天、凤舞鸾绕,有如此等等的神奇异景,此后定当背负着不凡的使命。
当然了,这是她自己坚持觉得的。
她坚定地相信着她的不凡使命相信了五千年,起初是觉得自己会发现什么世所罕见的传世宝物,从此名扬于世,以至于路过一块外形罕见的石头都会思索一番,这是否是天上某处掉下来的一块奇石。后来悻悻然发现探寻宝物没有如此简单,只好打消这个念头。
尔后又觉得,她的使命是在某一日拯救冥界于危难,此后流芳百世。于是她又抱着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义气做了许多善事,包括但不限于抓捕偷钱的小鬼、帮忙修葺十阎王殿前摇摇欲坠的牌匾......
在这样做了许多事后,冥界有没有被孟元拯救,她自己不大晓得,但是那些管辖邻里街坊的鬼吏们却是对她连连称赞,直向孟婆夸她热心肠,若是日后不在孟婆那里当差了,他们定当热烈地邀请她一起共事。
孟元有些高兴,旋即又有些沮丧。
在她不知道中元那一日发生的事儿之前,她的沮丧是正常的。
直至到了北阴殿后她才晓得,她降生在七月十五,这同那位中元地官赦罪大帝没有什么关系,反而同这位北阴大帝有着莫大的渊源。
但这都是后来了,前两万年里头,她同他没有见上面,过着自个儿的小日子。
这两万年来,起初壮志满怀的孟元,渐渐地明白了自己的平凡。
她不再纠结于自己是天上地下唯一一朵彼岸花这件事有多么稀奇,而是接受了她的使命就是在孟婆身边当个杂役,为前来转世的列位鬼魂端上一碗孟婆特调的迷魂汤。
看着他们从前世的痛苦、茫然、感怀之中逐渐趋于平静,再步履匆匆地投入下一世轮回。这件差事,孟元向来觉得有些残忍。喝完了迷魂汤,他们上一世的记忆就此消散了。
她常常觉得剥离鬼魂们的记忆是一件不大好的事情,这一世里历经过的种种,或欢喜、或哀痛,只因这小小一碗迷魂汤落肚,便好似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但看得久了,就麻木了。这是轮回必经之路,也是冥界的死规矩。
她从五百岁开始就干这个事儿,干了四千五百年之后终于认了命。
这份活不算劳累也不算轻松,只不过能糊口——虽然对于冥界之人来说,不吃饭不会有什么影响,饮食只是为了填口腹之欲。但还是需要休息、娱乐、出行、托人办事儿升职等,这同人界没什么两样。
换句话说,冥界也是靠钱过日子的。
为了能安安稳稳地过着她千百年如一日的日子,孟元又任劳任怨地干了一万五千年,有了自己的小房子,吃穿不愁,偶尔还能放个假出去逛上一逛,对她而言,这样平静的日子是很幸福的。
便是这样的平凡日子,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时间也悄然流逝了两万年之久。
在这两万年里,她从未见过他,除了夫子上课时偶尔会提及他的事迹,旁的却也听不到有关他的传言。
其一是因为尊神的事儿不好随便谈论,其二是因为他太过神秘,没人知道这种活了三十多万年的老神仙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
当然,大部分人也无缘能面见帝座,亲眼看上一看。
但是由此实实在在可以见得,玄冥并不是个慈祥和蔼、平易近人的人。
不过,无论他是个什么样的人,这同孟元没有丝毫的干系。
她只是冥界之中的碌碌众生,而他是居于最高位的冥界神主。
玄冥是个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事,对于孟元来说,没有任何紧要之处。只要在他的掌管下,冥界和平安定,她能过着自己的小日子,她便会发自内心地尊敬这一位冥界之主。
其余的事呢,譬如说帝座想什么、做什么,她也无暇去探究,毕竟他们二人离得太遥远了。而那位尊神又是个不面世的,恐怕这辈子见上一面都难。
这是孟元的想法,很朴实、很纯粹,就像所有的冥界百姓一样。
后来她在玄阴宫里头的时候,念到凡人的一句诗词,为之慨叹怅然了很久。
人生若只初相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要是她和他一直只是如初见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