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宫问:出兵吗?
玄阴宫答:出兵与否关乎魔界,不在冥界。
天宫问:何时出兵?
玄阴宫答:同上。
天宫又问:需要援助吗?
玄阴宫答:不必。
玄阴宫的这几个回复亦在天界传得热闹,素来爱看戏的蔺沧摇着扇听着几个仙官奏报了此事,本抬了脚就想出天宫下冥界去,琢磨了一下后又将脚收回来。
正在用牡丹花汁子染指甲的霈安忙里抽空瞥了他一眼,问道:“殿下不去了?”
蔺沧合了扇坐回她身侧,笑道:“他怎么可能为了一个人动兵,此举是虚张声势。这三十万兵卒都能将魔界夷为平地,你说那魔君肯不肯交人?”
玄冥这一次的意思正如蔺沧所说的,就是虚张声势。
魔界自空智一事出后便全界戒严,任凭玄阴宫再三递了文书都如缩头乌龟一般地丝毫不见动静。
若放在从前玄冥或许还有耐心陪他拖上个万把年的,但如今他觉得此事处理得越快越好,一则是为了两生道择出的继任大帝,二则就是为了孟元。
他本想一心一意好好地照看她的做官生涯,等到最后鱼儿养大了便可上钩收网,不妨半道之中生出空智一事,实在让他始料未及。
他知道这件事不能拖得太久,若是拖上个三五万年的,莫说孟元还肯不肯回到玄阴宫来,便是她对他的那点儿轻易都要被磨没了。
况且还有个乐缨。
乐缨那小子在他看来是死心不改,蔺沧也大有煽点儿风点点儿火的意思,每隔一段时日来一封书信,言乐缨想来冥界游历修炼如何如何,望北阴大帝批准。
玄冥看过书信以后便将它丢到一堆没什么大用的公文上,都是底下那些官有事没事递上来向他问安说废话的,久而久之便被数量庞大的文书给淹没了。
但天宫那舅侄二人在此事上发挥了坚毅到底的决心,他一封不批,他们便又送一封上来。
公文里淹没了五封书信的时候,玄冥终于对送上来的第六封书信忍无可忍,批复了一句:冥界近日不安定,不可来。
这个不安定便是指要出兵一事,这事儿倒不是因被乐缨和蔺沧扰得烦了他才起的,而是他已经思索了有一会儿。魔界那里三番五次地闭口缄言,这般的应对玄冥并非没碰到过,他晓得如此一来唯有动兵才能让他们不装死人开口说话。
但凡人有一句话总结得好,上兵伐谋其次伐兵,冥界虽时刻不松懈练兵备战之道,但不到万不得已之时他绝不出兵。战争虽只是他们的几句话,但于普通百姓而言却是无以复加的重担。
他所要的就是让魔界惧一惧,乖乖地开了门让他把空智处理了。所以冥界及六界之中那些有关出兵以及精确到出兵三十万的传言,都是命人去市井之中传播起来的。
魔界的确信了。自然,信不信的也不由他们,若是他们不信,他倒不介意真的出一些兵。
印有魔尊宝印的文书即刻递上了玄阴宫,魔界的使臣在经一次谈判之后便允诺何时何处商谈空智一事。此次会谈魔界会由魔尊浮光亲自出面以表诚意,玄冥本欲让道明代他,听闻是扶光亲临之后便改了主意。
自这位小魔尊即位之后,他还没有同他打过照面。尽管是得了青岐的帮扶,但在如此小的年纪能听得进去这些话做得了这些事的,绝非平庸之辈。
他原以为这个小魔尊的位置朝不保夕,但事到如今他的魔尊之位还未被其他几个虎视眈眈的魔界大部夺了去,玄冥觉得,扶光实在不简单。
如今会一会,也是一桩好事。
冥魔二界交界的边际分为九节,二人会面之地定于第三节的一座山上,此山无名,惯称三节山。
三节山与别处交界之地不同,无冥魔二界各具的阴森幽深,反倒是个清净而似四洲之内普普通通的大小山川一般的地方。三节山阳坡向魔界,阴坡向冥界,以阴阳为分隔隔开二界。
山上古树参天,有一股清溪自魔界流向冥界。二人选在溪岸一处空地上相会。
底下的人简单地布置好了一应用具,玄冥到的时候,见到的却是一个孩子坐在桌前,瞧他的手甚至不够长及桌中央的茶壶。
他走了过去,二人的侍臣均分列在旁,距离恰好听不到二人的言语。玄冥离那桌椅还有三步的时候,扶光看向他笑道:“北阴大帝,幸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