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元不动声色地将身子挪开,玄冥默然了一会儿将手收了回去,道:“你即日起便赴第六城卞城领旨上任,本座封你为冥史部诫听司副司,前去督查卞城百官,若有异处直接向本座回禀。”
她先是猛然抬了头直视他,然后捏了一把自己手臂上的肉,声音有些颤的道:“诫听司副司?”
冥界朝政诸事按各项划分为十八个大部,十大阎王殿另作一类。冥史部为十八部之一,专事史事记载、君臣行事录述、督查百官等职。
冥史部下又分史录司、诫听司而司,诫听司专事督查之职。诫听司副司这个职位,乃是个四品的高职。若是没有个将近二十万岁的年纪资历在那儿,断断是坐不到这个位置的。
她在阎王殿里头做判官,按着她的身世她的资历来说实实在在称得上“平步青云”四个字,旁的判官最年轻的也有十四万岁,她这个堪堪满了三万岁的在旁人眼里还是个丫头片子的人,做到那判官位置上的头一个月里,便有各种鬼卒鬼吏逗她的趣儿开她的笑话。
他们没有什么恶意,原是十阎王殿里头的人大多是看着她长大的,如今与她共事自然生出些格外不同的滑稽感。
一个月之后那些人便消停了,这个原因很简单,孟元的事实际上办得很不错。
前头那些个判官大抵是判久了倦怠的缘故,每本簿子上每每总会判上一两个错的,隔月汇总的时候,只好着急忙慌地把那要么已经投了胎要么已经下了地狱的鬼重新拉回来审一审再判。
诸如此类的事儿不少,毕竟鬼魂的数量实在是太多,出上少许的岔子也是常事。
但经孟元手的却是一个都错不了。
许是她年轻的缘故,看东西时眼睛也清爽,簿子上一个个芝麻大点儿的小字看过去丝毫不错漏。刑律法令框框条条背得熟稔,绝没有在殿上当着鬼魂的面还去翻书找如何判的道理。这事儿听起来荒唐,实则已经成了见怪不怪的例行举动。
判官判不出的先翻一遍法令,再翻一遍卷宗,实在判不了的便交由阎王爷来判。如此一来审一个鬼魂便要耗去许多精力,十阎王殿又是各鬼的终审之处,上上下下的工作都不轻松。
孟元来了之后这状况好了许多,她判得快且合理,若有难判的也能当即就上报了十阎王,如此一来审判鬼魂的速度快了许多。
每每孟元当职的日子判下的鬼魂总比旁人多出一倍,于是众鬼卒鬼吏便也渐渐地信服她了,乃至于她的名声传扬至第十城内甚至是旁的城里去。她偶尔入城采买些东西,旁人总是笑嘻嘻地唤她一句“孟大人”或是“孟判官”。
她晓得自己判官能做得好,因为这个职其实不太需要多少的智慧,要的反倒是最简单的细心和记忆。但冥史部诫听司副司的位置,除了细心和记忆之外,智慧是最紧要的。
她晓得这个督查百官的位置有多难坐,即便不说这位置于她自己到底是利是弊,她是怕自己做不好那些事,到头来对她所辖之处的百姓有害无益。
她便又试探地问了一句道:“这职位是不是错了?冥史部诫听司副司可是个四品大员。我现在是十阎王殿里头的判官,若真要升是否该升个总判?这诫听司可算差得有十万八千里了。”
玄冥凝视了她一会儿,道:“本座没说错。你很喜欢当判官?”
孟元道:“判官是我力所能及的职,而且能做得好。但是这诫听司我并不熟识,副司的位置太高了,我感觉自己驾驭不了。”
玄冥了然地点了头:“从前你做过判官没有?”
孟元摇了摇头,他道:“那你为何怕自己做不好诫听司副司?”
孟元流露出一个略带幽怨的表情道:“可它们完全不是一种难度的。而且像我这般的资历,就算坐上了这个位置也很少有人信服我能做好。”
她的语气有些垂头丧气的滋味,玄冥伸出手来轻拍了两下她的肩:“到了地方,唯有孤臣才能任好诫听司的职,才能做好这般难做的事。若要求得所有人的信服,那么本座便不会让你任诫听一职。这个职位,本座相信你能任好。”
孟元余光中瞧见玄冥搭在她肩上的手,又见他的面上并无玩笑之意。
她沉默着想了一会儿,好歹是升官,若是真做不好到时候辞了这职再回十阎王殿当判官也无妨。于是道:“那好吧。”
玄冥满意地抽回了手,随即从袖中拿出一封信交给她。信封雪白无任何字迹,里头的纸像是有好几十张那般地厚。
玄冥道:“你此去卞城任诫听,要替本座做一件事,便是揪出六殿阎王及其党羽的错处。这封信上有已经得了的线索,届时卞城之中诫听司会有人助你。”
孟元捏着手上那厚厚的信封,惊道:“六阎王?”
她对这个阎王的印象极其深刻,这是毕昭郡主她爹,每每见着她的时候总高昂着脑袋拿一对鼻孔看她。当年她在天宫里犯了事儿的时候,便是这六阎王起头要将她发落到极寒之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