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红楼梦]王夫人重梦红楼,带着贾府洗心革面 > 第112章 第一百一十二章 旧时飞燕入寻常家

第112章 第一百一十二章 旧时飞燕入寻常家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贾敬这才娓娓道来,说是亲王似乎答应了礼部、兵部、户部三部尚书会在搬好亲王府后风光大办,这一听纳侧妃的好日子在三月,搬亲王府的日子迟迟不定,岂不闹了起来。

贾政似乎能品出些味道来,笑道:“看来敬兄提的金秋之日,十有八九能入殿下法眼。”

贾敬百思不得其解,问了几遍贾政都摇头不可明说,用过酒饭后,辞别家去。

第二日贾敬一呈上金秋之日,将此日说得天花乱坠的,监正半眼不瞅,只是扔进了那堆成山的帖子里,等待皇太孙过目。

果然不出所料,皇太孙对太近、太远的日子都不感兴趣,反倒对贾敬所提的金秋之日颇为认可,便说禀这个日子给圣上裁夺。

连带几日下来,监正对贾敬的眼光稍稍火热了些,时不时问些话,吓得贾敬在钦天监不敢乱说话,只顾着埋头苦干。

只是这搬亲王府的日子最终是否如皇太孙所愿,还是如亲王所愿,内里便不可得知。

唯一知晓便是,亲王还未搬离皇宫,圣上便命三位侧妃进行册封,虽是不似吏部尚书之女那般简陋入宫,却也比不上亲王妃当初十里红妆的壮观。

这日子过得极快,一眨眼便过了五月节——端午节。

就算是贾母对碧云、碧烟感情深重,万分不舍,亦在此日送出了府去,碧烟便是亲兄抬了小轿子接走,碧云却不知何人抬了走去。

虽然比起年前光景,贾府少了许多眼熟的大丫鬟们,却也多了很多活泼俏丽的小丫鬟们。正所谓是‘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只是还未及那富丽堂皇的荣国府街上,刘姥姥便张望着那热闹不已的闹市,一改先前畏畏缩缩的模样,此次从乡下入城来,心里头十分欢喜。

何来喜?一则是王狗儿承了周瑞的农地来种药材,如今干得火热,令她觉得奔头十足;二则是刘姥姥承了王夫人的恩情,得了那海上方不说,还帮磨了药丸给她女儿调理身子,果然不出十月生了个大白胖儿子,名板儿。

这狗儿知晓刘姥姥要上城里与贾府表白感激一番,便命她一同与周瑞问声好。

要说狗儿本该亲自送刘姥姥一同来才对,谁料这几日不是东家邀便是西家请的,忙得狗儿晕头转向的,便唤村里头一赶集的捎上刘姥姥来。

家里半大的青儿要照顾着刚生产的娘儿俩,亲家王成不爱攀亲富贵的,这次只得刘姥姥独身一人前来,带了几篮子自家染的红鸡蛋儿和印着喜字的饼糕儿。

刘姥姥见这赶着牛车的小子熟门熟路的,便攀问了起来,又从中递了一颗红鸡蛋道谢。

只见那闹市上响着敲锣打鼓声,刘姥姥看到密密麻麻的人群围着,却看不到什么景象,连忙问道:“小子,那头热闹什么?”

“姥姥你说那舞狮?”小子一眼便知什么情况,惹得刘姥姥惊道:“今又不是什么大节日,如何舞起狮子?”

小子笑道:“姥姥有所不知,这京里一新开张店的规矩便是敲锣打鼓、舞狮子,显得热闹啊!”

刘姥姥哟了一声,心嘟囔道:这京城便是拔一根毛都比我们乡里腰还粗啊。

小子见刘姥姥不常来城里,又承了红鸡蛋填肚子之情,不免热情介绍了起来:“这新开张的是个酒楼,唤莫言楼。姥姥日后肚子饿了,可上去吃一顿饱饭。”

“这唤什么楼的,一听就金贵!不知一顿吃多少钱哩。”刘姥姥也跟着开起玩笑来。

小子笑道:“也不金贵,银贵罢了。前两日试开业,便有人进去品尝,一道素炒菜便是五钱,一碟素包子便是一钱。”

惊得刘姥姥脱口而出:“这莫不是吃菜,怕是吃银钱吧?”

许是被刘姥姥的话笑到,小子噗呲一笑:“否则为何叫莫言楼,吃了这餐便说不出话来。”

“阿弥陀佛,这可是都是贵人们闲吃的。我们庄稼人一家子一年也就吃用二十两,若将这二十两拿来这楼吃,只怕十只手指都数得来。”刘姥姥细细掰着手指头数,不禁唬了一大跳。

小子指了指另外一出,一见那外头便是贵气逼人,笑道:“若是吃了饭来莫言轩喝茶,只怕姥姥二十两银钱,五只手指数得过来。”

又是莫言楼、又是莫言轩的,听得刘姥姥一头雾水,问道:“这莫不是一个东家开的吧?都是赚贵人钱的,又让贵人花了钱别说话的店。”

“大伙都猜是一个,可谁也说不准。原先是琉璃厂开了个莫言阁,那一开张便是火爆得很,除了我们这等乡下人不懂笔墨纸砚的,只怕京城里谁家用上写字读书的,都少不得去他家买。这年一过,便开了一家莫言轩茶馆,近日开了一家莫言楼酒楼。”小子一一说道。

“这东家怕是厉害极了。”刘姥姥这么一说,小子突然压低声音道:“如何不厉害,那可是皇商薛家耶。”

薛家?那可是连刘姥姥都听过的商人,说是只要有人来往的地方便有一处薛家的生意,不管是吃喝玩用、生老病死,通通都有薛家的一份子。

刘姥姥还在震惊时,荣国府的牌坊便出现在眼前,小子帮忙一同放下了东西便连忙离开,生怕荣国府门前的大爷们来赶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