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代号鸢]天边外 > 第1章 回忆1-2

第1章 回忆1-2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中常侍郭胜与何进是同郡之人,何太后及何进能有贵宠的地位,他帮了很大的忙,因此他亲近信赖何太后。郭胜与赵忠等人商议后,拒绝蹇硕的提议,还把蹇硕的信送给何进看。

何进便引诱诸常侍共同诛杀蹇硕,有人认为:“蹇硕是先帝所置,所曾倚仗之人,不能诛杀。”郭胜说:“何进是我所成就的,怎么会出问题呢?可以听任他。”

次日,何进指使黄门令逮捕蹇硕,将他下狱处死,并且把禁军全部置于自己指挥之下。

1.3 回忆2:董氏外戚被灭

刘辩虽然已经登基,董太皇太后仍然支持刘协,暗中为他造势。

一天,宫人说天上龙形白影飞入刘协的寝宫,变成灵金剑。灵金剑是高祖刘邦斩白蛇之剑,很快便有朝臣谏言,此事暗示刘辩要禅位刘协。垂帘听政的何太后命令广陵王与干吉解决灵金剑之事。

袁贵人则带着董太皇太后策划宫变的情报向何太后投诚,表明自己入宫实为家族所迫,怎想爱上了刘辩,愿弃暗投明,为太后所用,长伴陛下身边。

正愁如何反间,这肉就喂到了嘴边,何太后向袁贵人许诺皇后之位,并让她发毒誓永不背叛刘辩。

袁贵人没说的是,进宫前便从祖父袁隗那里得知了灵帝二位皇子的消息:大皇子辩年十九,然行为轻佻,为天子厌弃,由道人带大,缺乏帝王威仪。皇子协年八岁,自幼长于太后身边,灵气逼人,得天子喜爱。

袁氏虽然支持刘协,但袁画于刘协年纪差距太大,要操控刘协的婚姻也得另寻年纪相仿之人,且袁氏急需在内廷安插内应,便安排袁画做了刘辩的侧妃。

因此,袁画在见到刘辩之前,对他印象不算好,但谁也没想到,袁画会对刘辩一见钟情。

情不知所起,亦不问结果。

有了袁贵人的情报,何太后迅速安排,加上广陵王提前得到消息,在内廷宫门前揭破假宦官身份,外朝禁军拿下刺客,内廷内外一起阻止了宫变发生。董太皇太后被圈禁他宫,由其抚养的陈留王和天子同住嘉德殿。

自何太后临朝摄政后,董太皇太后的侄子骠骑将军董重就与何太后的哥哥大将军何进互争权力,宦官们依靠董重做为党援。董太皇太后每次想要干预国家政事,何太后都加以阻止。

董太皇太后忿恨地责骂道:“你现在气焰嚣张,是依仗你的哥哥何进!我如命令骠骑将军董重砍下何进的人头,只是举手之劳!”

何太后听到后,告诉何进。

如今董太皇太后被圈禁,何进与三公以及其弟车骑将军何苗等赶在董重有所行动前上奏说:“董太皇太后指使前中常侍夏恽、永乐太仆封谞等与州、郡官府相互勾结,垄断各地的珍宝财货,全部送进永乐宫。按照过去的惯例,藩国的王后不能留住在京城,请把她迁回河间国。”

何太后于是批准这一奏章。

不久后,何进派兵包围董重的府第,逮捕董重,免除他的职务,董重于是自杀而死。

董太皇太后因忧虑恐惧,突然发病而死,民间百姓都认为董太皇太后是被何氏杀害,议论纷纷。

实际上,董太皇太后死前见过的最后一个人是袁贵人——何太后令袁贵人以毒酒逼董太皇太后自杀。

何太后打算将董太皇太后棺柩送回河间与刘苌合葬于慎陵,袁画提起桓帝初年京都流传的童谣——车班班,入河间。河间姹女工数钱,以钱为室金为堂,石上慊慊舂黄粱。梁下有悬鼓,我欲击之丞卿怒。

如今,童谣被认为是预言董太皇太后结局的谶语。

袁贵人为何太后解释:“车班班,入河间”指去河间迎灵帝入继大统,“河间姹女工数钱,以钱为室金为堂”形容太皇太后的贪婪,“石上慊慊舂黄粱”说的是太皇太后的吝啬,她虽然聚敛钱财,却总嫌不够,以致让人舂黄粱当饭吃,“梁下有悬鼓,我欲击之丞卿怒”则谓先帝近墨者黑,在太皇太后言传身教之下也变得贪财,卖官鬻爵,天下正直之士击鼓控诉当朝丞卿。

何太后嘴上说着不在乎民间看法,心里却是很在意的,她也是百姓出身,最是了解一人一口唾沫也能淹死人。袁贵人先用童谣引出董太皇太后在民间名声并不好,暗示何太后人言可畏,进而提议以皇后规制操办太皇太后的丧仪以显示太后和皇帝的孝心及仁心,从而抚慰民心。

何太后应允,命袁贵人负责。

袁贵人又暗中命人在宫外抹除关于何太后和何氏的贬低的童谣,改为传唱褒扬的童谣,民间消息传到宫里,何太后很是高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