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我的德意志爱人(民国) > 第14章 陶德曼培训

第14章 陶德曼培训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盖尔尼德摇头注视着他说:“我目前不是党员。”

陶德曼挑挑眉毛又吸了一口啤酒说:“那很好!如果你能力超群,业务突出,要堤防他们哪天突然给你寄来一封入党批准函和徽章,那你就难以推辞了。”

“我想那样的事情不会发生。”盖尔尼德笑了,心想自己刚刚被处罚开除了党籍,并且纳粹党总部的指示是永不录用。

一个身材壮硕的穿着深褐色吊带长裙,有着绯红脸蛋儿的巴伐利亚啤酒女郎一手端着一个非常重的长椭圆盘子,里面是一份搭配着酸菜和酱料,烤的焦黄、香气扑鼻的猪肘子,另一手攥着四个大玻璃杯的啤酒。从他们小方桌前经过,却送到了另外一桌,两人侧目盯着这盘大餐,有点饥肠辘辘的感觉。但是谁都没有抱怨,这家店生意火爆,他们必须按照顺序依次等待。

“据您的预判,德意志和中国的关系不可能重归于好了么?”盖尔尼德低头喝了一大口黑啤酒,挑目问。

陶德曼那道深邃的目光温和地注视着前面的年轻的帝国海军军官,老外交官当然对这个俊美的男人去往上海的真实目的并不知情,只认为他出于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而想更多地了解中国,于是他认真的答复:“中国当权者未能洞悉我们敬爱的元首称霸世界的本质意图,国民政府还抱着不切实际的幻想,一厢情愿‘单相思’想挽回德中旧日之好。德意志考虑到远东的利益以及日本、意大利的亲密关系,不可避免的与中国站在对立的阵营。”陶德曼似乎陷入了回忆,“当年德意志外交部老外长牛赖特先生对德中关系十分重视,在他主管外交部期间,中德关系决不致发生什么问题,可自从那个倒卖葡萄酒的上台了,一切都变了……对不起,我有点啰嗦了。”

盖尔尼德低头不语,他知道陶德曼在牛赖特主导的外交部供职多年,他与牛赖特多有交集,牛赖特是位出身贵族传统而保守的政治外交家,因为与元首的战争意图相左而被迫辞去了外交部长职务,此后牛赖特又出任了波西米亚-摩拉维亚的总督,但很快又因为镇压反抗和恢复工业生产不利再次触怒元首,于是元首命令他以视察武装保安警察处的名义去波西米亚秘密督查牛赖特的工作,不出几日那个老家伙的权力很快就被他架空了。作为牛赖特的旧部,陶德曼对于里宾特洛普的不满也是溢于言表,心里异样的感觉让他忍不住为曾经的合作伙伴辩护了一句,“里宾特洛甫执行的是元首的旨意。”

“你说的没错,维护我们国家的利益是一切外交的根本出发点,中国没有能力成为德国的盟友,日本才是我们的有力助手,所以调停的失败是元首认为合适的时机,是时候甩掉中国了。早些年,中国政府曾经以我们德意志为榜样,包括知识界的知识分子和政界人士都把我们德意志的模式看做是救国救民的良药,元首的《我的奋斗》在那里非常流行,国民党的军政要员纷纷来德国考察,青年学生来德留学,寻找可供中国鉴借的模式以拯救他们的国家。我们德意志的军事顾问不仅帮助蒋公立下赫赫战功,而且参与指挥了淞沪抗战、长城抗战等,以日耳曼民族特有的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得到蒋公的极大赞赏,可惜蜜月期已经一去不返了,我们的军事顾问已经全部被勒令回国了,没有人敢违背元首的最高旨意。”

“人性是最复杂难懂,也是最难以复制的。”盖尔尼德说,“中国政府显然不明白,我们日耳曼人帮助掉入沼泽的朋友脱身的方式,是朝他开枪,让他自己拼尽力气努力爬上岸,而不是毫无原则的施舍爱心。”

“弗里德里希,你对中国似乎怀着别样的感情。现在上海是在德意志盟友日本的控制下,名义上属于汪公的国民政府,但那只是一个傀儡政府罢了。”

被善于观察的老大使看穿了内心,盖尔尼德故作轻松地笑笑不置可否,他深知日本在远东的胜利对于轴心国在欧洲的战略意义,但是私心又并不希望德意志与中国分处对立的阵营。

被善于观察的老大使看穿了内心,盖尔尼德故作轻松地笑笑不置可否,他深知日本在远东的胜利对于轴心国在欧洲的战略意义,但是私心又并不希望德意志与中国分处对立的阵营。他咽了一口啤酒,提起了一个有些敏感的话题,“那么陶德曼先生,关于德意志的盟友日本人您有什么看法,南京大屠杀发生的时候,您正在国民政府所在地南京。”

南京大屠杀几个词让陶德曼的脸色陡然沉重了起来,他低头沉默了好一会儿,突然拿起杯子喝下一整杯的啤酒,似乎有什么话要喷涌而出,最后还是摇摇头,只字未提。

就算是陶德曼保持沉默,盖尔尼德也从德国驻华大使馆南京办事处政务秘书罗森, 办事处行政主管沙尔芬贝格以及南京国际安全区官员、西门子洋行经理拉贝那里获得了大量的胶片、照片、电文和笔录。就南京大屠杀这一事件而言,陶德曼本可以迎合希特勒的意旨,用职权要求其下属与日本方面合作,但他不断地将德意志外交官们对南京大屠杀的详细记述发往德国外交部,同时自己也作出不利于日本的总结和判断。

“我们日耳曼民族,如果说我们的民族性里欠缺点什么的话,在和这些东方民族打交道的过程中,在保持我们高贵独立姿态的同时,更多地释放一点善意的理解和尊重。”老外交家又把第二杯啤酒饮尽,“如今,什么都谈不上了,不但外交部不是那个外交部了,德意志也变了,秘密警察特务、盖世太保满大街在搜捕,搞得人人自危,出兵波兰,我们再也无法停止战争的车轮了。”

“您喝的太多了。”盖尔尼德环视左右,压低了声音说。这个酒馆必然被缪勒重点布控了,但愿那些习惯直线思维的家伙懂得区分谁是喝醉了牢骚满腹的老臣,谁是真正图谋不轨的敌对分子。他并没有时间和心情将一切都安排的井井有条之后再离开,这样非正常的突然“消失”,以往清晨人来人往、忙忙碌碌的保安局办公楼里一定是别样的寂静真空景象,想必各种揣测和流言四起。让他有些头疼的缪勒和施伦堡之间必将开始新一轮的争夺。海因里希总指挥在医院里留下那封信,就是决定不再见面了,关于谁来接替他的位置,也不需他再费心。

主菜终于上齐了,而客人已经尽兴醉倒,他摇摇头,今天必须要浪费这份烧烤大菜,他给女招待留下了餐费和小费,然后搀扶着喝醉的老人走出了啤酒馆。

汉堡的夜幕降临,这艘远洋轮船也将要起航,一个高大瘦削的深棕色卷发的男子最后登上了轮船,他穿着一件长及膝盖的黑色呢子大衣,灰色的围巾将他尖狭的下巴遮盖住了,露出一双深陷的忧郁的棕色眼睛,人们会认出这是一个小提琴家,因为他是如此洒脱具有艺术家的气质,唯一的行李,就是手中的小提琴箱。他头也不回地沿着阶梯登上轮船的甲板。

钢铁巨轮在大海上航行,那迎风招展的黑红相间的万字旗,让这艘远洋客船避免了水底“狼群”的突然袭击。高瘦俊美的德意志男子站在甲板上,迎风远眺那如火的冉冉升起的红日,经历了无数个日出又日落,他思考了很多。他之所以选择了远洋轮船而不是汉莎航空的远东航线,因为他想循着她曾经走过的每一步足迹,亲身去感悟她的每一分喜乐和悲伤,也是给自己更多的独处的思考空间。以往他疲于应付眼前案头的工作和上司瞬息万变的指令,狡猾政敌的倾轧,诡谲多变的局势,要求他有着闪电般的反应速度和处事效率,几乎没有时间去思考。陶德曼大使的话,算是一种清晰的反对的声音,他的耳朵里向来不缺乏这样敌对的声音,以往在保安局的设备室里听了几句录音之后,便迅速下命令手下,逮捕、刑讯或者处决他们。他第一次静下心来去倾听那些“保守、软弱”派的声音。老大使对于里宾特洛甫的牢骚痛骂,就像对他的迎头痛击一般,自己何尝不像里宾特洛甫那盲目迎合、投机钻营、激进浮躁又利欲熏心。当他权倾一时、如日中天,在他眼睛里紧盯着那权利的至高王座的时候,他心里没有什么道义和公理,只有利益和野心,而当他卸下包袱、退出争权夺势的角逐时,对于德意志和日耳曼民族的未来的忧虑却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他的脑海里。对于什么才是德意志的真正强大和光荣的定义,在他心里渐渐发生了转变。

别了,我的祖国德意志。

那遥远的异国,将以怎样的热情拥吻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